{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如此美好:王靖惇劇本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981224
王靖惇
莎妹工作室
2022年2月25日
133.00 元
HK$ 113.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981224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藝術設計
>
戲劇
>
各類戲劇
>
其他戲劇
同
類
書
推
薦
安平追想曲:王友輝劇作選輯
從孔子到豐子愷:中國歷史劇本集
如此美好:王靖惇劇本集
如此美好:王靖惇劇本集
王記食譜:料理莎士比亞
內
容
簡
介
從2011到2020,劇場編導演王靖惇在這九年間從自身生命經驗發想,陸續創作出《屋簷下》、《台北詩人》、《想像的孩子》及《如此美好》四齣剖析家庭核心的動人劇作,並多次搬演上舞台,獲得觀眾熱烈迴響。《如此美好:王靖惇劇本集》將多年創作集結成書,並收錄創作源起,窺見劇作家將生命故事創作轉化為劇本、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屋簷下》
一場大水,使家中長女生死未卜、行蹤成謎
父親過度悲傷而崩潰失智
原本安穩的家庭從此分崩離析
久未返家的姐弟,各自帶著秘密返鄉過節
為了解開這一道複雜難解的家庭習題
母親重新揭開屋簷下隱藏已久的真相
《台北詩人》
而若干年後,我們也要在人們的哭聲裡
笑著趕赴離開塵世的第一道光
我們出生時不帶來什麼,死時什麼也不帶走
至於身後的榮辱褒貶,我們什麼也聽不到
—王添源
如果在向世界道別前,可以重溫生命中重要的時刻,你,帶走甚麼樣的風景?一生文字為伍的詩人,在病床上簽下離婚協議書後,感到疲憊不堪,只想沉沉睡去。那裡,他遇見了自己的十七歲,青春正盛的年紀,卻在家族分崩離析的命運中茫然失措。再一次,面對從未老去的高中麻吉、守護著家的青春大姊、一心要復興家業的的弟弟和決心離婚的妻子,家庭的碎片是否能在這一段最後的旅程中彌補?用歡笑和淚水堆砌的生命詩篇最終章,「給你我所能給的,並且等待你的拒絕,流淚,是我想你時唯一的自由」。
《想像的孩子》
一對痛失愛子的中年夫妻,渴望在最後一顆卵子消失前生回孩子;
一位事業發達、享受單身的大齡剩女,嚮往懷孕生子獨立成家;
一對合法成家的男男「夫夫」,冀望一個共同擁有兩人血緣的小孩。
一場詭異的慶生party上,突然現身的男子宣稱自己是他們所有人期待的「理想小孩」,
但遊戲規則是,只能有一個小孩被生下來。
在與時間競爭的生子條件下,他們想出了一個計畫,
……一個可以生出同時具有五個人血緣小孩的瘋狂計畫!
《如此美好》
故事從在候機室等待兒子一同出發旅行的父親開始。這是父親期待已久的父子旅行,父親原先期待與兒子可以一同在機場的貴賓室用餐,但兒子卻遲遲沒有現身。父親想起了過去兒子還在念幼稚園時的第一杯咖啡,接著我們窺見父親在妻子過世後,他如何排遣一天的生活,去豐原吃早餐、去看醫生、去電影院、去以前常和妻子去的山上喝咖啡,甚至和樓上的新住客交朋友,父親努力地在只剩下自己的生活裡,用力地活著,盡可能地讓自己「遠離寂寞」,不讓自己的寂寞影響到在遠方的兒子。最終,父親是否能實現與兒子一同旅行的心願?
?
目
錄
首部曲:《屋簷下》
2011首演資訊
2014重演資訊
?
二部曲:《台北詩人》
2013首演資訊
2014/2015重演資訊
?
三部曲:《想像的孩子》
2015首演資訊
2017新生版演出資訊
2021/2022演出資訊
?
四部曲:《如此美好》
2020首演資訊
2022重演資訊
?
故事前的故事:我最愛你了,呵呵!
《屋簷下》
?
故事前的故事:給你,其實一行就夠了
《台北詩人》
附錄:王添源十四行詩九首
《我夢見一個人佇在我面頭前 互J兮情詩》
《我的一生都在忘記》
《童年記憶》
《風雪》
《我們沈默仰望》
《我記得所有我記得的事》
《我從不存在的戀人》
《給你》三部曲之一
《死亡》
?
故事前的故事: ……96、97、98、99、100
《想像的孩子》
?
故事前的故事:看著你皮膚上的皺摺,為何我卻覺得如此美好?
《如此美好》
序
推薦序?? ?
為靖惇寫的序 ?
林鶴宜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家」都是沈重的話題……吧?!
關於我們如何得到「家」的滋養和庇護,成長於此。相對不可避免的,也關於我們如何逃脫「家」的摧殘,幸存於世。
血肉之軀的我們,需要一個叫做「家」的地方周全,從物質開始。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從這裡得到的「愛」,讓我們成為一個有能力去「愛」的人。「愛」是精神層面最珍貴的灌溉,我們對美好的憧憬,對自身的喜愛和信心,對自我完成的渴望,甚至自我療癒的能力,都來自於最初、那個「家」給予我們的愛。無奈的是,所有的愛,在奔向我們的崎嶇路途上,注定充滿了這樣和那樣的,不可思議,無以名狀,不足為外人道的扭曲。而這些,最終造就了我們。
《屋簷下》、《台北詩人》和《想像的孩子》構成了靖惇的成名作「家庭三部曲」,《如此美好》則是一個驚嘆號。
這四個劇本描寫的都是家庭,看似瑣碎,卻有著千鈞之重。那千鈞之重,來自於裡頭的深情。因為那是一個我們可以無悔付出一切,唯一永恆不敗的價值,我們的家,和家人。
我的時間常常花在「努力專心致志」上,因而很少為了幫人寫序,重新仔細閱讀全部作品。靖惇的劇本有一股魔力,它能讓讀者�觀眾的情緒,完全跟隨劇情起伏跌宕。這樣的魔力其實來自於極其縝密的布局,透過嚴謹的結構,將情緒一點一點堆疊起來,直到至高點,最重的東西才被拋出來,成為那有力的一擊。那一擊,正來自看似糾結、磨難,卻也恆久堅定的家的力量。
最鮮明的例子也許是《台北詩人》。病危臨終的王暝,一直以埋首寫詩,來逃避自己的抑鬱,最終導致妻子堅持在他病危前辦好離婚手續。編劇設計了一個身分不明的男子(我理解為王暝的理性自我和命運),陪伴病床上的王暝,穿越到一個個關鍵時刻,跟最親愛的人道別。分別是:好友哲翔高中時意外死亡的前一刻(王暝被認作列車長)、大姐年輕時被討債的時刻(王暝被認作討債人),弟弟王道被「復興家業」折磨到需要看心理醫師的時刻(王暝被認作心理醫師),大姐跟男友分手的時刻(王暝被認作男友)。對於妻子小君,則神來一筆,以年輕時的王暝,來到中年的小君跟前,訴說自己的「初衷」。
最後一場戲,心電儀已然變成一個長音,王暝對著守護在病房中被「嚇醒」的小君,問道:「記得我為妳寫的第一首詩嗎?」、「記得我怎麼向妳求婚的嗎?」、「我記得所有我記得的事。」雖然,人生如此無奈,重來一次,小君仍然堅持選擇離婚。詩人王暝為小君獻上最後一首詩。小君說:「一路好走」。
《屋簷下》、《想像的孩子》同樣擁有縝密的布局。《屋簷下》的開場是一個破敗的屋子裡,等待孩子們中秋節返家的失智父親,和努力撐持的母親。孩子們一一返家,包含已經死去的大姐淑宜的魂。第二場,孩子們想隱瞞的失業的秘密,以及弟弟身為同志的秘密一一被發現了。第三場,更可怕的秘密被揭露。第四場,來日無多的母親,為孩子們做了最後「必要的」安排。她平靜的說:「觀音媽,你若是欲牽伊走,現在是時候了。」故事以剝洋蔥的方式,將真相一層層揭開,如同破敗的家一樣陰暗的精神狀態,因為有母親堅?的付出,有望劃下終點。《想像的孩子》第一場戲,「想像的孩子」就出現了,接下來分別誘引出失去愛子的適存和可襄、同志夫妻的台生和哲翔、單身不婚的如倩,對擁有一個孩子的強烈渴望,彷彿那變成他們活著的意義和希望。而只有一個孩子會被生出來!在各方人馬想方設法失控爭奪之後,他們冷靜下來,坦然面對沒有孩子,仍然有望美好的未來。
《如此美好》通篇由一個父親的嘮叨組成。首先,父親來到機場,飛機不斷delay,父親試圖打電話給約好卻未出現的兒子,兒子則全程住在一個和父親隔絕的透明水箱(房間)中,一次次錯過電話。父親開始叨唸平時等待和接送兒子,甚至共餐的種種。我們從叨唸中得知母親過世後,父親每天儀式性的孤單行程。接著發現他原來身處療養院,病得不輕。最後父親獨自登上飛機,飛往母親所在之處,等待兒子加入三人的旅行。水箱裡的水隨著父親的狀況而噴湧,兒子在之中載浮載沈。父親離開時,水箱裡下起了大雨。
在我們分析這四部劇作的情節架構安排時,很容易發現其中的創意關鍵在於「時間」。而所謂的「時間」,其實直接就是人物情感延伸而出的存在。這種以「情感」建構「敘事時間」的「魔幻」、「類意識流」手法,也許正是靖惇的戲總是能牢牢抓緊我們神經的鑰匙。《台北詩人》王暝回到一生中幾個讓他牽掛的時刻,說出內心最想說的話;《想像的孩子》中的孩子,直接就是劇中眾人的渴望和各自的辯證;《如此美好》正就是父親臨終前混亂而強烈的意識流動;《屋簷下》看似採取寫實的直線敘事,卻也常常「恍神」,插入夢魘般的情境。
「家庭三部曲」裡,女性的?性特別令人印象深刻。她們巨大的愛,毫無疑問是支持整個家,存活和延續的力量。當家庭面臨崩塌之際,她們的堅守,扛起了一切。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不止《台北詩人》的大姐,《屋簷下》的母親,連《想像的孩子》中的可襄,也具備同樣令人動容的力量。「母親」的身影,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的一塊。那身影是如此熟悉,因此,當它襲捲而來,我們完全無法抵擋那如潮水般的感染力。
戲裡的生存場景,活脫脫就是「當下」最真實的處境。包括我們必須面對的種種困境,種種不可自拔,當然,也包括我們的愛和失落。這也是靖惇劇作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在向我們訴說家庭故事的同時,為我們揭露了時代的和社會的大脈絡,它跟我們幾乎是沒有距離的。
除此之外,我發現靖惇喜歡在戲一開場、收尾或嚴肅時刻的前或後,玩一些俏皮話,宛如演員的「?接球」。《台北詩人》一開始,王瞑就先和男子(自己)來上一段。《屋簷下》的母親,也常常以創造性的髒話玩這種?接球。《想像的孩子》更是透過可襄和如倩都想跟同志的哲翔「做人」,大玩特玩。這些俏皮話的效果顯然非常之好,看戲的我,常常必須耐心等待這樣的?接球結束──等觀眾笑完,我知道在那之後,必然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會被丟出來。
我自以為看過靖惇大部分的編、導、演作品,上網一查,才知道有許多我錯過了。靖惇唸大學的那當兒,「臉盲症」的我還沒有放棄記下全班學生姓名的努力,我覺得能在第一時間喊出學生的名字,真是太帥了。每年我都跟助教要一張新生照片剪貼表,雖然這些照片都是他們高中時期拍的嫩照,跟眼前形象根本判若二人,卻仍然很有「啟發性」。然而,我總是把同班的三個男生搞混,他們是王靖惇、徐宏愷和陳文政。
「這三個那麼不像,怎麼能搞混?!」很多人發出這樣的驚嘆。
現在我也這麼覺得,哈哈哈。隨著這些年他們各自的努力和成果累積,都各自打下了一片天,他們長得也完全不一樣了。
靖惇飛簷走壁,削?如泥的「劇場武功」是怎麼練成的,我不知道。時光飛逝,看到靖惇,感覺仍然是他唸書時的樣子。那個真誠的,少數很堅定知道自己想追求什麼的孩子。真高興他這麼努力,寫出這麼多好作品!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如此美好:王靖惇劇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