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05257
金芝惠
丁睿俐
台灣廣廈
2022年1月21日
110.00  元
HK$ 93.5  






ISBN:9789861305257
  • 叢書系列:新手媽咪特訓班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手媽咪特訓班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專文導讀,親子教育家李崇建、親職教育專欄作家陳安儀誠摯推薦!

      ★第一本!薩提爾模式解讀情緒×非暴力溝通對話案例×26個實際生活情境分析。

      ★《一流媽媽的怒火說明書》全新封面版,讓妳一秒從「吼媽」變「優雅媽媽」。




      ?在本書中,妳將會學到:

      不嚇唬、不恐嚇孩子的「有效管教」。

      讓孩子乖乖聽話、內心不受傷的「說話方式」。

      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展開親子間的「高品質對話」。

      如何療癒媽媽的內心,平復怒氣的「修復練習」。



      為什麼明明知道孩子不是故意的,卻忍不住對他破口大罵?

      為什麼上一秒吼了孩子,下一秒心裡就充滿愧疚?

      每個媽媽都是第一次當媽媽,在妳心累的時候,是時候改變教養方式了!

      讓輔導過無數崩潰父母的育兒專家,告訴妳怎麼用「對的方法」生氣,

      守護跟孩子間親密關係的幸福時光!

     

      ?日常生活中,妳是不是經常向孩子說這些話?


      ˙你再這樣,以後就不帶你來賣場了!(脅迫)

      ˙警察叔叔會來把你抓走喔!(警告)

      ˙你弟弟又乖又聽話,你當哥哥的怎麼都不懂事?(與人比較)

      ˙你往哪裡亂丟?不知道這樣很危險嗎?還不快撿回來放好!(追問)

      ˙這裡的玩具你弄壞了就要賠錢,快道歉!(指示和命令)



      父母明明是希望孩子能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下次不要再犯。

      但是這些「比較、強求、脅迫、指示和命令」,

      反而會激發孩子心裡覺得「丟臉、自責、害怕」等負面情緒,

      就算孩子在當下乖乖地順從,也不是因為認同父母講的話,

      只是討厭讓大人「更生氣」罷了。



      ?換句話說,孩子就會對妳敞開心扉!

      ˙我好擔心你喔!希望你以後可以不一樣,你覺得呢?(被愛、受尊重)

      ˙你也努力想做好,這次沒做到很難過吧?需要媽媽幫什麼忙?(被信任和鼓勵)

      ˙我們一起找方法吧!一定有好辦法的。(被支持)



      教導者的「觀點」,比教導的「方法」更重要。

      只要把「反正孩子講也講不聽」的想法,

      改變為「他會這麼做,背後一定都有原因」的思考,

      彼此將心門打開,親子之間的良性對話才會就此展開。



      本書作者擔任育兒諮詢專家11年,最擅長用溫暖有趣又充滿智慧的話,給家長們有效的解決方法。她徹底推翻「生氣就是不好」的傳統觀念,帶領爸媽一起接納自己和孩子的生氣情緒,教你在做出自己後悔的「反應」前如何踩煞車,用理性釐清生氣背後真正的需求,真正解決親子間引發衝突的問題點。



    本書4大特色



      特色1.破除迷思!修正你對「怒氣」的錯誤解讀,讓「生氣情緒」發揮正向功能


      生氣是人非常自然的一種心理狀態,但會傷害親子關係的並不是生氣情緒,而是情緒之後的「行為」。如果選擇無視自己的怒氣,負面情緒只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最後在被觸發的瞬間炸裂。作者告訴你如何用積極正向的方式表達,透過「生氣」真正解決雙方的需求。



      特色2.教學全面!從生氣前預防、生氣中應對到生氣後挽救,任何階段都能不失控

      告訴當生氣情緒開始萌芽時,如何有效預防理智斷線;要是已經呈現暴走狀態,趕快用小訣竅迅速讓理智回籠;即使怒氣已經像颱風過境,留下難以收拾的殘局,作者也提出如何與孩子應對的方法,迅速修復親子關係。



      特色3.權威作者!結合教育心理專家理論及11年親身育兒輔導經驗,兼具理論與實際

      作者結合薩提爾的「冰山理論」、馬歇爾的「非暴力溝通法」以及第一線處理家庭情緒問題的多年經驗,將專業理論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精準分析家庭裡的親子互動,解決每個媽媽的教養困境。



      特色4.貼近需求!深入剖析26個家庭的實際個案,讓你也能逐步找出你需要的解決方案

      作者舉出26個實例,從跟孩子間的衝突,到教養觀念不同造成的拉鋸戰,帶著讀者一起找出每個問題的癥結點。例如:當孩子講不聽時,先釐清並認同他的需求,提出折衷辦法,就能創造雙贏。從前輩們的經驗之中,找出最佳解決方法。



    好評推薦



      各界專家誠摯推薦

      「這本書的舉例很具體,是看完馬上可以拿來實用的那一種,而且稍稍修改裡面的字句就能應用,看得出來作者的經驗相當豐富,所以相當精準地回應了教養的困境。而且非常難得的是,作者使用了多種方式來分析家庭裡的互動,幫助媽媽更了解自己。」──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很容易發怒中失控;事實上,我們也需要進一步學習『生氣的情緒』,在適當的發怒中也讓孩子感受到『愛』,的確是管教上很重要的一點。孩子不能夠只有嚴厲的管教,而沒有溫暖的懷抱。孩子需要雙親清楚樹立的界線,也需要雙親柔軟貼心的體諒。」──親職教育專欄作家�陳安儀



      (依字首筆畫排序)



      韓國網路書店YES24讀者感動好評!

      「所有不想讓孩子受傷的爸爸媽媽們,都一定要來看這本書!」──yes2424



      「作者說沒有父母不生氣,但每個父母都需要懂得正確的調節與表現方式,不讓生氣情緒蔓延到孩子或家人身上。」──angelos22



      「還好我遇見了這本書,拯救我脫離育兒地獄,真的太感謝了!」──T mom


     





    專文導讀? 自己的怒火由自己負責(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作者序? 了解「生氣情緒」,就能了解心情



    第一章? 誤會大了!「生氣」跟我們想得不一樣

    我常生孩子的氣,我是個壞媽媽 → 你當然可以生氣,生氣並沒有錯

    為什麼我每天都動不動就生氣 → 其實媽媽們會生氣都是有原因的

    我本來好好的,卻莫名其妙開始生氣 → 生氣只是假情緒,背後的真實情緒不是它

    我討厭發脾氣,但他總是惹我生氣 → 別讓其他人為你的情緒負責

    老公看不起我,真的讓我超火大 → 會生氣都是因為「解讀」出了問題



    第二章? 生氣是好事!重點在於怎麼表達

    我覺得自己快被氣瘋了怎麼辦? → 發洩出來很痛快,但殘局好難收拾

    我每次生氣都會說出讓自己後悔的話? → 開口之前,記得先把自己的生氣狀況「復盤」

    我好像老是在威脅、恐嚇孩子? → 其實孩子的需求也跟父母的需求一樣重要

    我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都不敢管教孩子? → 想維護自尊心,更需要適度地生氣、管教

    我又發飆了,好擔心孩子是不是受傷了…… → 真心的道歉,能融化孩子的心

    老公都只顧自己,真的好討厭! → 適度表達是必要的,別讓家人踩到自己的底線



    第三章? 家有暴龍小孩怎麼辦?

    孩子常常生氣暴怒,怎麼會這樣? → 有先天和後天兩種原因

    孩子生起氣來完全無視我,讓我超火大 → 其實孩子的生氣情緒跟媽媽沒關係

    孩子不開心、鬧脾氣,全都要體諒嗎? → 要包容到什麼程度,媽媽可以自己選擇

    孩子的心真讓人難以捉摸 → 遊刃有餘地在能力所及範圍內盡力就好

    孩子一生氣就大叫、摔東西,講都講不聽 → 讓孩子能夠主動反省自己並負起責任



    第四章? 生氣居然可以預防?

    很累的時候就更想生氣 → 比起事後處理,更重要的是事先預防

    我不知道我自己在想什麼 → 用生氣日記觀察自己的心

    對的就是對的,這也要吵我就會生氣 → 先檢視一下,那真的是「對的」?

    每次看到我媽的生活都快窒息了 → 她的生活是她的,你的生活是你的

    老公越看越討厭,吵架也解決不了問題 → 別只要求對方,而忘了他存在的價值



    第五章? 生氣時就這麼做!正確發火實戰演練

    講了五六次也講不聽,讓我好爆炸 → 具體地要求孩子採取行動

    孩子什麼都怪媽媽,讓我生氣又委屈 → 告訴孩子現實的界限範圍

    為什麼我都只想對二寶生氣? → 因為孩子跟自己太像或太不像了

    兒子常亂發脾氣又有攻擊性,該怎麼辦? → 有問題的是孩子的行為,不是孩子

    六歲小孩還有分離焦慮症,我真的好累 → 越想消除不安,不安就會變得越大



    結語? 現在這一刻的選擇,會改變明天的未來

    *附錄1? 情緒清單

    *附錄2? 願望清單



    ?





    專文導讀?? ??? ??? ??? ??? ??? ?????? ?



    自己的怒火由自己負責




      「明明自己在這世界上最愛的就是孩子,卻忍不住口氣很衝地罵了他,是不是覺得這樣的自己令人討厭?已經下定決心不要再發脾氣,又馬上被氣得破功時,是不是覺得自己不可理喻?火冒三丈怒吼完之後,是不是又擔心孩子受傷而滿心愧疚、深深自責?看見隔壁媽媽遇到各種棘手狀況也不生氣,還可以輕聲細語對孩子解釋,是不是很羨慕?」



      光是作者在序文的這一段說法,我猜就打中了許多媽媽的心。因為媽媽被要求為家庭背負的有形無形責任很多,像是又希望孩子安樂,又期待孩子成熟獨立,相反的力量在心頭糾結拉扯是日常。越是在乎,就越是敏感,也越是起落得劇烈!



      而在跟孩子互動的同時,常能勾引起我們童年的回憶——最是脆弱依賴的人生時刻。我們莫名的情緒因此而翻湧,正等待我們好好探究。又或者,我們其實也知道,工作上的不順心,婚姻上的委屈,常會遷怒到孩子身上,或者被孩子引爆。怒氣不完全跟孩子有關,卻由孩子承受。所以媽媽自責有理,卻又常不知道從何調整起。



      作者以「生氣」這個情緒為出發點,由此延伸探索我們的內在世界。重點不在不生氣,而是走向我們的身心安頓,並且跟孩子保持適當的親密。這本書的架構,從社會文化乃至於個人生理層次,把生氣的脈絡理得清晰。大至權力相互傾軋所營造的負面環境,小至媽媽的體力耗竭,都可能是生氣的遠因或近因。



      「人如果在無意識中帶有羞恥感及不安感,就會怕自己軟弱的樣子招來輕視或責備,而不希望被人察覺。然後為了消除並隱藏這種自己覺得幼稚的情緒,就會演變成生氣。只要一生氣,對話的焦點就能轉到對方身上, 不用再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還可以透過生氣釋放出『問題在你身上,不是我』的訊息,讓自己更占上風。」



      這段細膩的覺察,把生氣的重要「好處」講得清楚。生氣常作為一種切割的動作,好像只要一生氣,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要改變。因此,生氣也可以是一種逃避,逃避面對更深層的自己。為了帶領讀者更細膩地抓住自己生氣的起伏轉折,作者使用了幫助生氣分級的方式。用這種方式把自己的生氣梳理一遍,能讓自己重新從身體感受開始,而不是習慣性地告訴自己「我很生氣」,然後又在極短時間內以反射性的方式發洩怒氣。



      別小看這種簡單的練習,長期為生氣分級,可以讓自己更敏感於容易生氣的情境,便於事先預防。在怒氣還沒開始前就先行預防,相對於等到怒氣已經發生了,才要讓自己消氣,兩者相較起來,事先預防所耗損的時間精力成本,小得多了!然後,能更快感受自己的生氣,好處多多。生氣當下就懂得離開現場,暫時停止,小事就不會發展成大事,讓大家更頭痛,對身體健康也有正面影響。



      「…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其實很正常,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不只是孩子,所有人都一樣,每個人都會為了滿足自己冰山中的期待及需求而行動,孩子並沒有義務要滿足媽媽的需求。媽媽的情緒和需求是媽媽自己的責任,不該因為孩子沒有照著我們的要求做就罵他。與其責備,不如配合孩子能做到的水準,明確表達出我們的期待…」



      這本書的舉例很具體,是看完馬上可以拿來實用的那一種,而且稍稍修改裡面的字句就能應用,看得出來作者的經驗相當豐富,所以相當精準地回應了教養的困境。而且非常難得的是,作者使用了多種方式來分析家庭裡的互動,幫助媽媽更了解自己。以上面這一段文字來說,作者使用了美國家庭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著名的冰山理論,從行為、應對姿態、觀點(認知)、感受,可以一層一層追溯到渴望、期待、自我。



      而且作者心胸具有相當的開放性,不會認為孩子就理所當然要滿足大人的要求,願意尊重孩子的獨立性。這樣的價值觀能公開在韓國進行討論,我相當佩服作者。



      「如果把生氣情緒用來發掘媽媽本身的需求,而不是用來責備孩子犯的錯,那麼每次的生氣反而都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在作者的引領之下,生氣反而是我們成長的媒介。生氣就像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得要注意照顧自己。我自己的說法是,要常回到身體裡,去覺察或休養,尤其是情緒跟健康的關係密切,這也是我認為要照顧自己很好的切入點。不過,作者的講法,更是具體好執行。



      「緩和怒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仔細觀察身體的變化,當場感受看看原本處於靜止狀態的臉、手腳、胸口和頭出現了什麼改變…」



      一邊套用不同理論解析生氣的成因,一邊順手就能給出大大小小實用的建議。看這本書,就像尋寶遊戲,常常不經意在字裡行間,有那種像挖到寶的驚喜。



      「生氣跟發脾氣不一樣,生氣是一種情緒,我們沒辦法選擇,但發脾氣是一種行動,屬於可以選擇的範圍。」



      像這一句就可以當金句使用,除了簡潔明瞭,而且又很有實質內涵。對我來說,作者不只是理論與實務兼具,還有不錯的文字能力。



      既然發脾氣是一種行動,那麼,有效地溝通我們的情緒,也是作者著力甚深的部分。因此看這本書,可以學到如何自我肯定地表達,這基本上就是設立人際界線的關鍵。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不只適用「媽媽」這個角色,各種角色扮演都可以參考。只是說,作者常以家庭情境舉例,所以內容稍稍修正,在職場、針對各種關係,這本書都能應用。



      畢竟人難免生氣,但好好發脾氣,則需要學習。我已經等不及要跟各位朋友分享這麼好的內容,期待這本書早日上市,嘉惠眾人。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其 他 著 作
    1. 一流媽媽的怒火說明書:孩子不受傷、自己不懊悔!35萬家長信賴的育兒專家,教你如何表達生氣的情緒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