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24個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故事:野孩子、女巫獵殺到巴甫洛夫的狗,揭開隱藏在實驗背後的細節與真相

24個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故事:野孩子、女巫獵殺到巴甫洛夫的狗,揭開隱藏在實驗背後的細節與真相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4894345
約翰•霍根
林金源
漫遊者文化
2021年4月07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4894345
  • 叢書系列:verso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erso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 概論

















      市面上心理學書籍百百種,早已成為你再不懂就落伍的顯學。

      但是,你知道心理學是怎麼發展成今日的樣貌嗎?




      這本書來自心理系課堂上那些讓學生反應最為熱烈的話題。在美國聖若望大學擁有數十年教學經驗的霍根博士,深深知道一個好的故事,才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那些歷史上沒有記載的實驗後續、案例發展、心理學家種種怪癖,以及陰錯陽差的事件小插曲,才是改變心理學發展的最大關鍵!



      有別於市面上硬梆梆的「心理學概論」,這本書摒棄枯燥乏味的片段式知識,或是主題式的論述,特地以說故事的手法,耙梳心理學從草創時期到成熟期的當代多元樣貌,完整揭露心理學一直以來關注的焦點與主題。全書共分三個部分:前科學時代的「萌芽期」、百花齊放的「早期心理學」,以及多元樣貌的「當代心理學」。從麻州女巫懸案、頭上有洞的男人,講到羅克夏墨漬測驗和佛洛伊德美國行,以及挑戰當代價值的同性戀研究,介紹心理學史重要的大師學者、研究實驗、理論案例和歷史大事件,無一遺漏。



      最特別的是,這本書採紀實手法寫成。每一則故事,都用不同的角度去探究一門實驗或一個事件,包括背景、成形、發展到結果,以及當時所引起的迴響和後代的效應,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完整呈現整體性脈絡。不但提供讀者反思和批判的思考空間,讀起來更有如一場欲罷不能的推理探案,每次咀嚼都有新鮮的收穫和滋味。



      無論是心理學家的背景養成、稀奇古怪的研究路線、不為人知的實驗挫敗,駭人聽聞的歷史懸案……這些真實發生的故事不斷提醒我們,心理學是如何窮究複雜又難以捉摸的「人心」,讓我們對情緒、思維、意識、感官與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部「隱藏版」的心理學發展史,不僅適合心理系學生作為課堂討論的參考,更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一般大眾閱讀。



      如果你曾經好奇這個神奇的學科,是如何在短短百年間一路發展到今天,對時代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對人類的認知產生了長遠的衝擊,那麼,讀完這本書,你會豁然開朗。



    本書特色



      1.以紀實手法詳細交代事件的始末


      智力測驗讓我們迷信有天賦的高智商天才都會成功!但是,當天才長大之後……?

      在森林裡發現的野孩子,有一天進入了人類社會,如何度過漫長的一生?

      小小賽倫村牽連甚廣的女巫獵殺事件,背後複雜的社會心理因素是什麼?



      2.精彩的心理學家性格特寫

      總是嫌棄心理學不夠科學,骨子裡卻是個浪漫主義者的巴甫洛夫

      人際關係苦手、幾乎得罪了所有的同儕,卻將心理學應用到各個領域的德國心理學家雨果

      性格保守又精明世故的佛洛伊德,這輩子唯一一次應邀到美國演講,發生了哪些趣事?



      3.異想天開的實驗對後代的影響和意義

      鐵路工頭一場意外的人生悲劇,證明了大腦跟性格的相關性。

      黑猩猩學會打手語,代表動物也能培養語言能力嗎?

      二戰之後為了因應健康問題而產生的「飢餓研究」,為什麼此後再也無法複製?



      4.心理學關注的主題及脈絡

      解夢和催眠有科學根據嗎?最早的心理治療運用了哪些原理?

      學習是人類的本能,但是,連害怕都可以學習嗎?

      詭異的「墨漬測驗」為什麼能投射內心的希望與恐懼?



      5.客觀報導正反評價,保留思考與討論的空間

      教嬰兒學會害怕,或是操控、欺騙實驗對象,是否符合「實驗倫理」?

      動物實驗是否違反了動物權?以人類思考為框架的動物實驗,可信度有多高?

      一個被懷疑偽造數據、引發軒然大波的實驗,是否完全不具意義?



    名人推薦



      周麗芳(國立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高中圖書館主任)——有趣推薦


     





    序言



    PART. 1 前科學時代的萌芽期心理學

    第1個故事 塞倫村的女巫

    第2個故事 亞維宏的野男孩

    第3個故事 頭上有洞的男人



    PART. 2 推陳出新的早期心理學

    第4個故事 催眠與歇斯底里

    第5個故事 神秘案例安娜•歐

    第6個故事 神奇寶馬——聰明漢斯

    第7個故事 探險家、優生學家和非正統心理學家

    第8個故事 男人和狗

    第9個故事 聲名狼藉的墨漬測驗

    第10個故事 兒童之家

    第11個故事 佛洛伊德唯一的美國行

    第12個故事 左右為難的應用心理學先驅

    第13個故事 追求學術地位的女性拓荒者

    第14個故事 黛博拉及她的糟糕家族

    第15個故事 教孩子學會害怕

    第16個故事 當天才長大



    PART. 3 多元樣貌的當代心理學

    第17個故事 明尼蘇達飢餓研究

    第18個故事 心理學史上最怪異事件

    第19個故事 跟動物說話

    第20個故事 從洋娃娃到最高法院

    第21個故事 挑戰同性戀的社會規範

    第22個故事 愛的禮讚

    第23個故事 驚世駭俗的社會心理實驗

    第24個故事 凱蒂•吉諾維斯謀殺案

    附錄:本書探討主題



    ?





    作者序



      在我整個職涯中,我一直擔任大學教授,大半時間都在教授心理學史的課程。儘管這門課程的內容受到教綱的規範,但只要跟課程相關,我擁有離題探討更多深入話題的自由。這本書中有一部分,就是這些離題的討論。



      市面上固然有許多很棒的心理學教科書,但它們讀起來令人氣餒。因為這些書籍在介紹有趣的人物或背景環境時,往往只是匆匆交代過去,緊接著進入個別專題的論述,言簡意賅。然而,我想要知道更多細節。



      其實,這種簡略的寫法很正常,因為寫教材的作者被要求在相對短的篇幅中,涵括極為大量的材料,但是,這樣從一個主題快速切換到另一個主題的寫法,往往遺漏掉某些東西。也就是說,以概略方式呈現的資訊,難免忽略了複雜和豐富的細節。此外,即便是講到心理研究者的這個部分,也鮮少分配到有份量的篇幅。當然,許多涉及心理學史的文本往往願意稍微著墨於研究者的背景資料,但即便如此,也多半來自於傳統的材料。



      本書以從容的步調瀏覽心理學歷史上的二十四個主題。事實上,我無意拼湊起一部完整的歷史,書中收錄的篇章,多半出自我個人主觀的選擇,這些選擇,來自於我長久的教學生涯中,有太多有趣的主題引發了我課堂上學生的關注。



      舉例來說,書裡開篇的第一個故事,就出自於我在課堂上的討論。那是關於一六九二年發生在麻薩諸塞州塞倫村的「獵巫事件」。這些女巫的故事從來不曾出現在多數的心理學文本,但某一天,我上課時提到了這個議題,沒想到,我的學生竟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他們興致盎然的踴躍討論,讓我沒辦法匆匆帶過或捨棄不談。此後,我的課堂開始出現討論的聲音。



      不過,並非所有主題都是這樣挑選來的。菲尼亞斯•蓋奇(Phineas Gage)的事蹟在教科書裡經常出現,但是,他發生意外之後的傳奇人生究竟遭遇了哪些事情?他是如何度過還算漫長的一生?這些細節幾乎找不到資料。我對他的故事著迷不已,還特地前往佛蒙特州的卡文迪什去參觀這起事故的發生地。那次的參訪,讓我更覺得這個故事是有血有肉的,遠不如一般教材記載的刻板無味。



      書裡關於「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的故事也是一樣。小艾伯特幾乎是所有教科書裡會出現的要角,但同樣的,這個故事豐富的發展、包括當時引起的批評,或是一大堆驗證艾伯特身份的努力,這些後續的發展和迷人的轉折,通常只能在專業期刊裡讀到。



      書裡的某些篇章具有爭議性。例如,著名的英國心理學家伯特(Cyril Burt)在死後被指控欺騙、偽造實驗數據,他的貢獻也在多數心理學史的記述中被無情的抹滅,然而,後來的學者卻認為,儘管他這個人性格有些怪癖,但並非前人描述的萬惡之徒。  又例如,史丹利•米爾格蘭(Stanley Milgram)的研究從他五十多年前首度發表便引來質疑的聲浪,即便到了今天,仍然帶出心裡學領域關於研究欺騙,以及研究對象可能受到傷害的倫理問題。



      有時候,這本書只是想以更完整的面向,敘述一個人們所熟悉的故事,例如巴甫洛夫的奮鬥歷程;而某些時候,我刻意釐清一個故事被述說的方式。而在更多時候,某些篇章的選擇是為了凸顯那些被忽略的細節,這些細節的流失導致整個故事的價值和趣味都被低估了!我傾向於以傳記體的方式寫作,我希望這種寫作方式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一部更為靈活鮮明的歷史。



      這本書的撰寫也考慮到近年來讀者對於心理學歷史的關切。舉例來說,在早期心理學概論的出版品中,關於女性對心理學的貢獻這方面的論述,實在非常有限,甚至絕口不提。的確,在心理學的早期歷史中,女性的貢獻無法與男性等量齊觀,但這不代表她們應該被忽略。事實上,她們的缺席可能正是將她們含括在內的最有力理由,而這個理由,也適用於其他代表性不足的族群。



      在我們還是學生時,我們經常被教導「科學」是一門客觀學問,它發生於某些抽象層面,在平常人類日常碰觸不到的地方。近來這種想法已經轉變,大多數的科學家會盡其所能在研究中保持客觀,然而,科學家畢竟也是人,他們存在著自己的看法和偏見,而這一切都可能影響到他們的研究方法,以及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一旦更理解這些研究者的特質,我們或許就能更理解科學本身。



      撰寫這本書時,我心中預設的讀者是剛入門的心理系學生,甚至是心理學領域的外行人。閱讀這本書不需要具備科學和心理學的特定知識,同時,書裡沒有任何內容被草率地簡化了,以致於遺漏了重要的部分,或者刻意迴避某些爭議。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能按照書中的篇章順序來理解,固然是有好處的,但是書裡每一個故事都可以獨立存在。如同這類書籍想達成的目的,我希望這些故事能引領讀者去找尋更多與那個主題有關的資料。



      最後我想說,一部心理學的歷史,就是嘗試瞭解人類處境的歷史,其中充滿了錯誤、死胡同和偶爾出現的勝利曙光。正因如此,我發現心理學的歷史是由許多我所知道最迷人的故事所構成,而我衷心期待,本書的讀者也會發現,心理學的故事是如此豐富而有趣。

                        
    本書作者約翰•霍根,紐約州柏油鎮




    其 他 著 作
    1. 科學之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