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藝術不是你想的那樣
「藝術不只是媚態與美貌。」——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
▎藝術家的國度
韓國是一個充斥著許多藝術家的國度,到處都有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學院,每年有大量的學生攻讀藝術。不僅如此,還存在各種藝術研究所、藝術研究院、藝術中學,數不清的藝術補習班、藝術培訓中心、藝術家教老師,以及各大百貨商場、報社、中央或地方機關所開設的藝術學院、藝術講座、藝術教室……等。
每年、每個季節,有無數的人在這些地方攻讀藝術、期滿畢業。其中,不少人從此冠上藝術家的頭銜,橫行於社會,在大街小巷裡開設藝術教室或補習班,使得許多孩子從幼年起便經常日夜奔波地接受各種樂器指導或訓練。
韓國是一個沒有閱讀風氣的國家,然而,出書的人倒是不計其數;地方政府建設了大量的表演場館,多數時間卻是閒置的,自稱音樂家、聲樂家、作曲家的人倒是滿街跑;很多人的畫作或詩作並不令人驚豔,在名片上卻自稱畫家、詩人、作家。每個人都說自己是藝術家。那麼,韓國是一個藝術大國嗎?社會裡真的充滿藝術與美嗎?
很多人以為自己懂的是藝術,實際上,卻是別的東西。自認為是藝術家的人不斷地增加,真正的藝術家卻愈發少見。不少音樂家只瞭解音樂,畫家只瞭解繪畫,舞蹈家只瞭解舞蹈。一個會彈鋼琴的人只是懂得如何敲打琴鍵罷了,對於作曲家的思想或曲目的時代精神卻往往一問三不知。這時,他所掌握的並不是藝術,只是技術罷了。
要學會演奏一項樂器,必須花費相當長的時間。每天至少要練習十小時,持續十年以上,把歲月都傾注於一項樂器,才能成就一名樂器演奏家。那麼,如果一名鋼琴演奏家終於達到能夠將貝多芬的奏鳴曲演奏得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就是藝術家了嗎?實在難說!
▎失去方向的藝術
在古希臘,一個人可以同時是詩人、音樂家、哲學家,甚至身兼科學家、政治家,偶爾又擔任建築師或醫師。當時的文化核心為古希臘悲劇,但舞台上的古希臘悲劇所蘊含的並不只是戲劇,還同時包含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
舞台下的觀眾也會全副身心都浸淫在那樣的藝術當中。不僅運用感知,也運用大腦與心靈,全方位地吸收。觀眾都具備足夠的素養,能夠談論音樂與詩句,也能談論歷史與政治。這對他們而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像今日,在音樂會裡只談論音樂,在美術館裡只談論美術。
隨著音樂、美術、戲劇、文學的發展,不知從何時起,人類為了方便而將藝術切割為不同領域,各領域的專家也開始各行其是。即,劇本由劇作家負責;音樂由作曲家負責;舞台設計由畫家負責;演技由演員負責。於是,各領域在技術層面上發展得更為精細;另一方面,卻逐漸遺忘了藝術原本的目標。
這些遺忘目標的人開始競相追求更美、更刺激、更技巧性的事物。雖然有人會說,「細分領域」是讓各個領域產生進步的必要過程;但問題是,有無數的人一旦失去方向,就再也不知道要回頭了。
他們不再去思考藝術當初之所以細分領域的原因。就像人們為了找到自己的路,與同伴分道揚鑣後,便不再思考如何破鏡重圓。
如今,許多藝術家不都是這樣?他們忘了尋找最終的出口,從此迷失、安處於深井之中,只因他們在二流的藝術模仿者之間享有名聲、受到追捧,嘗過金錢、權力與名聲所帶來的甜頭。
除了藝術家以外,享受藝術的人——藝術欣賞者也淪落到相同的境地。基於同樣的原因,藝術欣賞者也錯誤地以為藝術只需用來享受或作為慰藉,甚至出現一股風潮,將「享受藝術」視為值得炫耀或自豪的事情。華格納(Richard Wagner)說過:「細分藝術領域,會使藝術更加商業化,終至墮落。」
我們認識很多得獎的鋼琴家、著名的聲樂家、國際級的舞蹈家、畫作昂貴的畫家,卻說不出他們的藝術所要傳達的是什麼、當時的社會為何需要那樣的訊息、我們應該尊敬其中的哪個部分、他們又為何被視為社會中具有特殊價值的存在。
社會中,有許多技巧高超的小提琴家、嗓音美妙的聲樂家、家喻戶曉的建築師、事業有成的攝影師,但他們的藝術真的提升了我們的精神層次嗎?這個社會的藝術如此蓬勃、藝術家如此之多,但這樣的藝術是否讓我們的內在產生了改變?
要找到能夠點醒我們、提高人們的思想、清楚反映社會現狀的藝術家是很困難的。唯有遇見這樣的人時,我才會稱他為「藝術家」,並且鄭重地向他脫帽致敬。
▎藝術不是你想的那樣
那麼,藝術究竟為何而存在?每個人都在談論音樂、電影、文學、戲劇,也說自己懂得欣賞繪畫。
但那些藝術都是一樣的,詳細的技術層面並不是重點;它們的形式雖有不同,內容卻如出一轍;傳達方式即使各異,訴說的內容卻毫無差別。只要仔細研究那些不同形式的藝術,會發現它們的主題都很雷同,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因此,唯有那些偉大的藝術家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一再呼籲、經歷時間考驗的主題,才是對人類而言最重要的主題。
偉大的藝術家所關心的主題即「人類與社會」,尤其是缺乏溫暖的社會群體與陰暗無光的社會角落。為黑暗之處帶來光芒、為被孤立者賦予勇氣,才是真正的藝術。
藝術之所以存在,並非只是為了替那些安居於陽光之下的人搔搔癢處、拍拍肩而已,更不是為了讓有錢有閒的人打發時間,作為某種用來向他人炫耀的高級嗜好以凸顯自己的高尚、滿足一己的虛榮。
▎為弱者發聲的藝術
從以前開始——特別是自貝多芬時代以來的兩百五十年,藝術大多都聚焦於弱者、邊緣人及少數族群。但社會大眾傾向認為「聆聽歌劇或古典音樂會」屬於貴族文化的一環,是展現出自身優越感的行為。
雖然我們無法否認有那樣的意味存在,但藝術在壯觀的歌劇院或豪華的音樂廳裡上演,不代表它所訴說的內容也一樣地華美。很多人沒發現,過去三個世紀以來,大部分的藝術所關心的對象都是社會裡被遺忘的群體,許多文學、戲劇、音樂、歌劇、繪畫的主角都是弱者。
弱者的心中也存在著希望與夢想,也總有一些話想對社會吶喊,卻無力做到;他們的聲音太小,很難被聽見;就算被聽見,也往往得不到社會的回應。然而,不是所有的弱者都天生注定成為弱者,很多弱者是社會的無知及偏見、人類的貪婪、偽善的體制、宗教與權貴利己主義下的犧牲品。
藝術可以作為弱者的慰藉,但不應該用來討好強者,而應該用來點醒那些無法意識到這個社會裡存在錯誤的人們。藝術不應該為那些每天過得心滿意足、沒有意識到這個社會裡存在錯誤的人們帶來喜樂,而是應該帶來痛苦,以喚醒他們的良知。如同卡夫卡所言,真正的藝術應該「如同一把利斧,破開人們心中的寒冰」。
領導法軍對抗英軍入侵的聖女貞德並非手持刀槍,而是揮舞軍旗,以鼓舞士兵。軍旗是聖女貞德的象徵,單單一名手持軍旗的少女所呼喊的口號就足以號召廣大的農民與士兵起身擊退敵軍。從這個角度來看,托爾斯泰、雨果、貝多芬、威爾第都是他們那個時代與自身家園的聖女貞德。
藝術只依靠言語來向社會傳遞訊息,但那些言語的力量更甚於刀槍。因此,人們不稱其為「吶喊」,而是「藝術」。
弱者因為缺乏力量,沒有能力替自己發聲,社會也很少給他們機會,為自己辯駁或主張權利。
因此,藝術家應該替弱者發聲,這是藝術家的使命。世上每一名藝術家都可以成為聖女貞德,也應該成為聖女貞德。
▎橫向式綜觀
本書綜合了我長期以來的講課內容。以往,我的著作主要是針對個別的藝術作品來進行書寫;但這次,我將改變視角,綜觀多部作品所涵納的主題,進行全新的詮釋。如果說,以往是針對個別作品進行縱向式敘述,這一次,便是針對多部作品展開橫向式綜觀。
各位將會看見,某些特定主題是如何在不同的藝術領域裡反覆出現,以及如何在形式與視角上有所變化,進而發現不同藝術作品之間的許多共通點。各位也將認識「藝術」長期以來所關心的主題為何,以及藝術家針對那些主題有何想法且說了什麼。
前面說過,藝術一開始並未細分領域。因此,本書亦不是以藝術領域作為章節區分,而是由各個藝術領域的多部名作之中挑選出重要的共通主題,並依照各個主題以進行書寫。
由於歌劇所傳達的訊息十分明確且具有寫實性,本書有相當多的內容是以歌劇為敘述主線,再進一步論及音樂、文學、電影等,穿梭於不同的藝術領域之間。此外,本書不會只是關注藝術作品,也會談到比作品本身更戲劇化的藝術家的真實人生,或是超前時代的藝術家的偉大思想。
本書以此一稍長的前言作為開頭,下接一篇簡介少數族群的序文,再依照不同主題所構成的章節,詳加敘述。
▎藝術:人類最後的希望
本書的內容有時會令你深感共鳴,有時也會令你全身顫慄。書中某些殘酷的指責可能令你感到不悅,甚至憤而棄書也說不定。
但是,我希望各位能夠直面這段過程,因為那些指責反映了弱者的處境與藝術家的真實想法。即便那些指責有違你的想法,也不代表你就是對的、他們是錯的,而是你與他們之間存在著差異。若你能夠承認那些差異,那就是真正的藝術與藝術家所希望達成的事情。
直面令你感到不悅的事物,雖然會感到痛苦,但過程中的傷痛將使你成長。有了痛苦,才有理解;有了理解,才有憐憫;有了憐憫,才懂得愛。人人都懂得愛,社會才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健全發展。這才是藝術真正的目標與功能。
本書所提及的每個藝術作品都向各位敞開了大門。期待各位有朝一日再次細細品味其中的故事,直接傾聽那些偉大的藝術家所說過的話語。如此,你我才能一起成為更好的生命。
改變世界的不是刀槍,亦非權錢,而是聖女貞德所持的軍旗——藝術,唯有藝術才能夠引導每個生命與整個社會登上正義之巔。或許,在這個腐敗而渾沌的時代裡,藝術就是人類最後的希望。
朴鍾澔,二?一六年秋,寫於風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