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描繪一幅山水相連的箏樂地圖
彈箏論樂大半生,不知不覺行到了閩客潮這片山水相連的音聲景緻裡。十多年前我走進了潮州箏樂的研究論域,現在回想起來,似乎那時就注定了要在這閩南粵東之境踏查拾樂。對於潮州音律的研究是這幅箏樂地圖的開卷之首,吸引我目光的是潮汕平原的昇平之樂,在我浸淫潮州箏樂的同時,深刻體會了潮州人精緻細膩的音樂文化。
接下來的幾年是一連串對客家箏樂、閩南箏樂的學習和挖掘。循著前輩的箏聲樂音,我興致高昂地寫了一些專篇文章,研究了許多樂曲的形態、結構與特點。先是潮州《寒鴉戲水》、《柳青娘》,而後是客家《出水蓮》、《崖山哀》,當我近幾年聽到閩南的《迎賓客》、《小揚州》、《柳葉金》、《普庵咒》、《百家春》等各式小曲,與客潮二派的箏曲竟是梗概相同、細節互異時,終於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原來我以為山水有別的各家各派,其實是峰峰相連、水域無隔的。閩客潮箏樂正符合音樂學論述中的離散與混同,充滿著音樂混雜和流動的現象;這的確讓我感到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於是,我想,是時候提出閩客潮箏樂小曲的綜論了。
閩南、粵東地區閩客潮三個民系社會各自流傳著古樂合奏、廣東漢樂及潮州音樂等地方樂種,閩南箏樂、客家箏樂、潮州箏樂流播其間,立基於民間樂種而獨立發展,三者淵源相似、型態相近,內容卻又聽起來不完全相同。箏樂領域中,大曲多是正經八板,形式工整;小曲樣式則活潑多樣,短長不一。本書研究閩客潮箏樂小曲的形質樣貌與流變現狀,探討跨域的箏樂人文交流及其所衍生的區域音樂特點。文中對於眾多閩客潮箏樂小曲進行探勘梳理,展開版本間的交相比較與探討,藉以還原屬於南方箏樂互涉和流變的軌跡,更進一步深入關於淵流、因果和脈絡的討論。
閩客潮民系在歷史、地理、人文背景方面的綿密關係,凸顯了地緣與音樂形態的相關性,形成音樂形態學和樂種學上的豐富樂例。樂曲內容的流動與流變,形同而質異,凸顯了閩客潮箏樂文本的互文性及變異性。多年的田野經驗告訴我,這些互文關係和縱橫交錯的文本內容,是樂種的長期積澱,並非短時間的養成,要真能挖掘音樂流變的實像,還要將音樂置於閩客潮多元文化中去思考。
回顧研究工作的足履痕跡,樂社裡的人文聲景歷歷在目,管弦絲竹音猶在耳,田野老師所給予的樂音濡染數算不盡。我在閩客潮的箏樂音聲中進行著描述與解釋,彈琴復論樂,不亦樂乎。還記得林毛根老師領著我拜訪潮州樂社,解答潮州音樂和音律的問題,指引我深入理解了潮州箏樂的「一音三韻」。我在古箏領域裡的重要導師—饒寧新老師,對我的影響甚為深鉅,本書在付梓之際,草稿上還有先生審讀眉批的痕跡。先生的客家箏曲典雅抒情,樂音轉折用韻之細、著力之深,我經常在課堂上屏氣凝神仔細描摹,課後品味再三流連神往。饒老師領我進入客家音樂領域,經歷過一段深刻難忘的廣東大埔漢樂之旅,親自見證客家人們對傳統音樂的熱愛與執著,這是長久以來推動著我的為學動力。
總結這段寫作的時光,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箏樂前輩和誼友們。還記得閩南箏家陳茂錦教授在他書齋裡侃侃而談、不吝賜教,提攜之情溢於言表。李家箏傳人李煌兄提供的口述歷史和珍貴資料,讓我獲益匪淺、深受啟發。張家箏傳人張阿林、沈育娥、張家祥翻開家譜傾囊相授,執著傳承令人欽佩。在本書完稿之際,高百堅老師秉著謹慎為學的態度,提出擲地有聲的學術見解,魚雁往返字裡行間流露儒者風範。筆者在此隆重申謝。對於長期鼓勵我的先師前輩、學界好友和研究助理們,我內心充滿感謝,這本著作的完成離不開他們的鼓勵和參與。在眾人的幫助之下,筆者雖知刻苦用功、勤勉爬梳,然因個人才疏學淺,書中不免尚存譾漏謬誤之處,祈請讀者先進不吝指正。
閩客潮箏樂資產是一代代箏人積累的智慧,也是珍貴的民間藝術寶庫。小曲的數量之多、範圍之廣,文化積澱之深,難以一言以蔽之。本文論說只能關注一隅,無法竟攬全貌。但願這對於箏樂小曲研究的小小開端,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學者願意在箏學領域持續耕耘,建構更多閩客潮箏樂文論,為這閩南、粵東的箏樂文化敘說更多的精彩音聲,持續描繪這幅山水相連的箏樂地圖。
謹此為序。
?
張儷瓊
2021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