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歲月凝視:潘元石的藝術之路

歲月凝視:潘元石的藝術之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04625
潘元石手
蔚藍文化
2021年12月09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5504625
  • 叢書系列:文化藝術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化藝術


  •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家傳記











      潘元石在藝文界不僅是藝術家,也曾是美術老師、

      臺南美術研究會理事長、奇美博物館館長。

      在這多元身分下,潘元石始終保持著深耕臺南在地藝術教育的熱忱。




      潘元石在南師嚴格的規律生活中,接受藝術技能的培育。任教臺南盲啞學校時,為了讓特殊障礙生將來能和一般人過著正常幸福的生活,他努力培育其自信心,且加強特殊才能的提昇。

      

      其後受摯友何壽川、張杏如夫婦的邀請,擔任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資料館館長,共同為學前兒童的教育打拼。任職四年後,再應臺南市長林文雄之邀,開創臺南市文化基金會的新天地。其間應南美會陳英傑會長的禮聘,接任會長,繼續推動南美會會務。



      最後,受奇美實業許文龍創辦人之託,花費三十年之精力,策劃完成許創辦人的美夢,在臺南市仁德區都會公園裡,建造了全臺首屈一指的奇美博物館。



    名人推薦



      ★黃偉哲(臺南市長)

      ★葉澤山(臺南市文化局長)

      ★林智信(藝術家)

      ★許文龍(奇美實業創辦人)

      ★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研究者)——共同推薦



      「潘老師的一生作為,幾乎是臺南近代文化史的縮影。」——蕭瓊瑞教授


     





    市長序 文化領航 作育菁莪

    局長序 闃闃其聲,巍巍其行

    推薦序 不負使命的元石賢弟 (文/ 許文龍)

    推薦序 我的南師同窗好友—潘元石 (文/ 林智信)

    推薦序 藝文元祖.其石如磐(文/ 蕭瓊瑞)

    自 序



    第一章 童年生活



    第二章 中學生活

    附:賀120 週年校慶,憶母校臺南師範學校



    第三章 盲啞學校教師生涯

    附:追記臺南啟聰學校教員生活



    第四章 信誼基金會時代

    附:追記信誼學前教育資料館



    第五章 臺南市文化基金會時代

    附:追記臺南市文化基金會



    第六章 「南美會」與我

    附:追記「南美會」



    第七章 奇美文化基金會與我

    附:追記奇美博物館



    第八章 成立臺灣藏書票協會

    附:追記臺灣藏書票協會的創立



    終章 府城的古蹟、古屋和民俗作品



    附錄 潘元石年表

    編後記 (文/ 張良澤)

    編後記 (文/ 潘青林)





    ?





    自序



      我生於1936 年(民國25 年,昭和11 年)2 月28 日,是土產土長的正港府城囝仔。每當生日來臨,想起臺灣發生慘重228 事件,很多臺灣精英的人士,有醫生、畫家、學者教授、大學學生等被槍殺,死傷無數,內心無限的哀痛嘆息,就一個人窩在家裡,對外更不談慶生之事,頂多接受家人送來小蛋糕或餐點在家享用,而默默渡過悲傷的日子。



      這份稿件是我今年2 月初,因脊椎骨嚴重彎曲而接受第三次開刀治療,在家靜養,躺在床上115 天,所幸感謝天主所賜的恩典而能起床走動,體重從本來的97 公斤,遞減成80 公斤,減輕身心的負擔;接著又右眼接受白內障開刀,兩眼視力僅剩0.4,每天站在門口前,凝視庭院裡種植的綠色盎然黑松樹良久;雙耳又患了嚴重重聽,所幸腦筋還蠻清楚,而能夠逐字撰稿而成。經女兒潘青林(現任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系主任),百忙中花費許多寶貴時間和心血校稿審核,感謝青林替父親做了一件大好代誌。



      個人這樣預想,像這類屬於個人性的回憶錄,是不會有人要看的,頂多親友、學生翻閱一下。除非像張忠謀、許文龍、辜振甫、余光中、林懷民等大企業家或大文豪、舞蹈家這種名人。但從另一個角度立場,這份回憶錄裡面所談論敘述的,絕大部分跟臺南市各界藝文活動發展有關,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做為臺南美術發展史料上,有許多寶貴第一手的文獻資料的記錄,所以仍有參閱的價值,值得出版留存。



      我的童年過著多采多姿、有喜有悲的生活。七歲時家遷居住在萬福庵附近,到米街觀看雕版印刷的樂趣;讀附小與同學建立友好的情誼,課外到林百貨坐流籠上五樓,看撈小金魚的樂趣,真是快樂無比。後來因戰爭府城被轟炸,而到鄉下避難,過著鄉下純樸與大自然為伍的愜意生活;戰後搬回臺南入進學國小就學。由於搬家五次,讀了五個國小,造成嚴重失學的狀況。



      初中在南英高職正式接受正規教育,對人格的塑造、品格的提升、強健體魄的訓練,特長的發揮,起了一定的作用。感謝南英給我這個機會,啟迪我人生開始的腳步。在南英百年校慶中,撰寫了一篇〈賀百年校慶—憶南英高職〉紀念文稿在報紙上刊登,以示感念與敬賀之意。



      在南師時期,因為將來要為人師,接受嚴格的軍事化的規律生活,認真課業的研讀,並接受藝術技術的培育訓練。



      到臺南盲啞學校服務,身為特殊教育教員的一份子,為了這一群特殊聽覺障礙生將來能和一般人過著正常幸福的生活和培育其自信心,加強特殊才能的提昇,花費了我正當年輕、風華,充滿希望的二十五年精華寶貴的生命,融入其生活範疇裡,直到退休為止。我如果有幸再降人間,下輩子仍想要繼續擔任這份有意義而神聖的工作。



      後來接受摯友何壽川、張杏如夫婦的好意,共同為學前兒童的教育打拼,接受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資料館館長一職。任職四年後,再接受臺南市長林文雄的邀約,共同開創臺南市文化基金會的新天地,為臺南市的藝文發展盡些薄力。其間應南美會陳英傑會長的禮聘,擔任會長之職,繼續推動南美會會務,遂能重新回到南美會大家族,與會員們共同享受藝術創作之樂趣。最後再應奇美實業公司許文龍創辦人之託,花費三十餘年之時間,策劃完成許創辦人的夢,在臺南市仁德區都會公園裡建築一座美輪美奐的奇美博物館。這座歐風式的新景點,已引起全臺灣民眾的矚目,而攜家帶眷踴躍到館參觀欣賞,絡繹不絕而流連忘返。感謝許創辦人給我參與建館的神聖工程,身感與有榮焉而告退。



      在文末值得一提的是,我所熱愛的藏書票藝術創作。應日本名文學家、臺灣藏書票開拓者的吾師西川滿臨終前囑咐,繼續推展臺灣藏書票創作風氣,給愛書人藏用。於是催生「臺灣藏書票協會」的成立,為提倡提昇藝文界對藏書票的認識與創作風氣,從國外聘請著名的專家來臺開講習會八次,另帶領會員到國外參加國際藏書票大會六次。



      拓展視野,與國外同道交流,增進友誼,吸取新體驗,而充實自己的內涵。至於鼓勵「賀年卡」的製作與郵寄,也是我一直在推展的工作。



      個人一生所從事的工作,以開創性的工作居多,特別感受到責任之重大。



      感謝我的兄弟黃森灥老師特地精塑一枚紀念出版藏書票貼用。我的學弟前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張良澤參與校對工作。最後則是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兄的臨門一腳,使得本書順利出版,實三生有幸焉。



      人生有涯,因緣無限;千言萬語道不盡感恩之意,拙筆鈍思聊誌一生之痕跡。謹申悃悃之謝忱。


    2021 年2 月28 日(滿85 歲)于 臺南(華欣居)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