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論中止犯之己意判斷──從失敗未遂到己意學說」作者王天一博士是我在成大法律系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生,也是本系畢業的第一位刑法學博士。2014年天一從中國大陸來台後第一次跟我在研究室見面,並請我擔任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雖然大陸學生對於台灣以及德國刑法學體系、理論一般不是很熟悉,但我深刻感受到天一對於追求學問的熱情與執著,而且以從事刑法學研究為志業的堅定,簽下指導同意書後,從此就開始我們五年多指導、學習、共同探索刑法學的日子。
由於天一的生涯規劃是將來要從事刑法教學研究,所以我建議他要勤學德文,切實掌握刑法德文文獻,以奠定未來從事刑法學研究的深厚基礎。指導期間,天一的勤奮學習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當課堂結束或聚餐飯後,他都會拿出一本陳舊的小筆記本,針對他閱讀德文文獻不理解的句子、法律概念或法律制度來請教我,有些問題我當場回答他,若我自己也不確定答案,便回去查閱文獻後下次回答,教學相長,我自己也受益匪淺。天一在成大讀書期間,幾乎都是一早到校在博士生研究室內學習直到深夜,你到研究室總能找到他,在當代的法律系學生之中,已經很難看到如此認真學習、研究的人了。天一努力學習德文研究德國刑法之外,又跟同學組成德國刑法讀書會,並指導學弟妹研讀德文文獻,這在當時大大提升了成大法研所同學閱讀德文文獻的能力,也讓我指導其他碩士生的負擔減輕不少。
指導期間我雖然知道天一對於德文以及德國刑法文獻已有高度的掌握,但直到他陸續交給我每一章的論文初稿,我仍不免眼睛一亮,為之驚艷。整本論文引用之文獻既深又廣,關於德國的實務見解,除了德國聯邦最高法院以外,對於過去的帝國法院花體字判決,他也做了很詳細的整理與分析。我當時心想,一個原本完全不會德文而且不熟習台灣、德國刑法的學生,靠著勤奮與執著竟然真的可以寫出一本百分之百符合台灣及德國刑法學研究方法格式及實質標準的博士論文。後來在博士論文口試時,這本論文果然也得到其他幾位參與口試的國內優秀刑法學者之高度讚許。
天一從本系博士班畢業後,回到他的大學母校遼寧大學法學院任教,雖然因此無法增加一位優秀的年輕刑法學者來共同耕耘台灣刑法學園地,但想到他能將台灣以至德國數百年的刑法學體系及理論在大陸刑法學界加以推廣,在刑法學的中文世界中共同努力,還是非常欣慰。
這本論文的主題是中止犯的己意判斷,文中除了對中止犯的基礎加以闡述之外,關於失敗未遂與中止己意這兩個困難的問題,作者做了非常詳盡的理論分析與德國實務見解評論,可說是台灣中文文獻中對相關問題進行最深入探討之論著,在此無需我多言,讀者研讀後自能體會。
?
王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