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黃金草原

黃金草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063019
馬蘇第
莫宗堅
網路與書出版
2021年12月01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7063019
  • 叢書系列:黃金之葉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4.8 x 20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黃金之葉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斷代史 > 中古史











    宇宙創世X山川地貌X奇珍異獸X 七海航遊



    百科全書式的歷史地理風物誌



    阿拉伯世界的希羅多德

    中世紀東方學經典巨作



      我很希望能寫歷史書,解釋世上萬事,

      或寫出與最好的智者或哲學家一致的水準,

      或寫世上存留的、值得讚賞的事,或是科學的消化所存。

      我們發現作家有兩種寫作方式,一種是寫成長篇,一種是寫成短篇:

      一種清晰,一種簡要。但是,我們發現,隨著時間增長,歷史記載增多了,

      記憶超過了理解與會意,這些都倚賴他們的能力去記憶。

      每個氣候區的居民,都無法完全理解當地的奇妙處。



      沒有一個追求科學的人,聽到當地人報告他們的地方狀況時,能夠不去用心思辨;

      他可以信任一個旅遊四方的人,一個終日思考的人,

      一個注意細節的人,以及收集各種趣聞的人。



      ================



      人受了很多情緒誤傷以及長期患病的影響,得了膽酸過多、胃痛及別的病症,

      這些都是由腸胃系統的不潔所引起,自然經常要排除之。

      動物並不會受罪,牠們立即排除那些使腸胃不適的物質,因為牠們受不了沒有秩序。



      古希臘的哲學家以及所有國家的聖人,都反對事物的每一項限制,

      因為他們知道那會產生多少害處。



      每個有觀察力的人都會發現他們的意見是對的,

      因為那是用經驗推導、理性證實的。

      道德家們因為不同的理由,找出差錯,實際上,這與他們毫無關係



      (阿拉伯史學之父——馬蘇第)



      《黃金草原》成書於十世紀,由阿拉伯傳奇史家馬蘇第以紀傳體形式編撰集成,記錄這位傳奇旅人縱橫萬里的民俗文化觀察所得,可謂古代歐亞大陸近東地區全方位的立體史地百科。作者足跡遍及亞非各地,歷波斯、巴比倫、印度、錫蘭、敘利亞、阿拉伯半島、高加索、馬來群島等地,遠抵中國海,內容包羅萬象,筆力磅?。從宇宙體系、創世神話、王族世家、宗教泛觀、陸海輿圖、動植花卉的大格局天地博覽,到鯨體珍物「龍涎香」、絕世神禽「海東青」乃至印度人身體保健的哲思妙想等細節出奇的萬物微觀;這本中世紀東方學傳說經典,象徵了阿拉伯歷史編纂學的巔峰,而作者馬蘇第也被尊為「阿拉伯的希羅多德」。

    ?


     





    中譯者前言

    英譯者前言

    ?

    第一章?原作者前言

    第二章?原書各章目錄

    第三章 創世紀?

    第四章?易卜拉欣及以後的先知

    第五章?以色列之分裂

    第六章?耶穌的後賢

    第七章?印度簡史,他們的宗教觀點,他們王國的來源

    第八章?七大氣候區與水晶球的次序

    第九章 地球簡論?

    第十章 印度洋?

    第十一章 潮水的漲落?

    第十二章 地中海?

    第十三章 黑海?

    第十四章 裏海?

    第十五章 中華帝國?

    第十六章?阿比西尼亞海

    第十七章 高加索





    中譯者前言



      猶憶七十年前,先父教導我讀古文,包括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有「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蘇轍之文是也。司馬遷寫出千古奇書《史記》,令我讀起來?腸蕩氣。我一直相信旅遊的重要性。



      旅遊對發展文化的重要性



      古希臘時期,旅遊的範圍很廣泛。西元前五世紀,希臘人去埃及與兩河流域旅遊與經商,大開眼界。當時,巴比倫人聚累二千年的天文觀測,研究日月蝕,他們已發現,日蝕必在新月,月蝕必在滿月,他們進一步發現日月蝕是日月地三者位置造成的,以及月光是反射日光。在西元前三世紀時,希臘的Aristarchos of Samos寫下了「月光是反射日光」的科學結論。中國西元前四世紀的屈原在《天問》中還一頭霧水地問「夜光(即月光)何德,死而復育?」到了西元前一世紀的《周髀》 下卷二,才有「故日兆(照)月,月光乃出,故成明月」。當然,這種說法很突兀,沒有科學推理。又,西元一世紀寫成的《漢書藝文志》並沒有提到《周髀》,可能它成書更早。值得注意的是它成書在張騫通西域之後。當時西域有印度人。西元前十六世紀的《梨俱吠陀》(Rig Veda)已有幾處記載月光是太陽的賜與。也可能《周髀》是抄襲的。又如畢氏定理,西元前十八世紀,巴比倫人留下32個數例,適合兩數平方的和等於第三數的平方,如「3,4,5」、「5,12,13」等等。非常可能巴比倫人早知畢氏定理。希臘的許多哲理,都是從巴比倫等東方國家傳入,這已成定論,這正是本書英譯者提倡的理論(見本書的〈英譯者序言〉)。 日本大化革新時,去唐代旅遊與學習。日本人從不足十萬人的城,第一次見到百萬人口的大都市長安。日本人的靈魂大為激盪,開始全方位學習唐代一切,文字、數學、禮儀、飲食等等。到了十九世紀的「黑船事件」,日本人又開始旅遊、學習歐美,鑄造成今日的日本文化。中國歷史的漢唐盛世,也與旅遊分不開。漢朝時張騫通西域,中國人的眼界始大,才知道域外別有天地。橘子、玫瑰、絲綢及瓷器西去,珍珠、葡萄、黃瓜及玻璃東來。到了唐朝時,玄奘、義淨、杜環遊印度、中東,中國人才看到了萬里之外的繁華。樂器大量從國外進口,例如,鑼從西域來,揚琴從伊朗來,鼓從南方來,笛從北方來。中國的國樂隊大半是外國樂器。明代鄭和下西洋,繼承了唐代的遠志。可惜後世實行海禁。對於外界,中國人又閉目塞耳,不聞不問。



      馬蘇第的遊歷



      後來讀書,知道Al-Masudi其人,是歷史學大家,著作甚豐,一般稱為「阿拉伯人的希羅多德」,我們也可以稱他為「阿拉伯人的太史公」。他比太史公司馬遷的旅程還廣。西元896年出生於巴格達,在西元915/916年,他十九、二十歲,遊覽未羅國(Basra)、波斯城(Persepolis)及印度的坎貝(Cambay )海灣,以及身毒的穆斯林國家莫爾潭、門書瑞。他自稱去過錫蘭國及中國,可是他記載的故事,如錫蘭王的葬禮出自《蘇萊曼東遊記》,似乎不合情理,關於中國之事,可能是耳食之談,難以相信,因此他的這段行程也可疑。在西元916/917年,他訪問東非的黑人國(今Zanzibar),從甕蠻國(Oman,今阿曼國)去了那兒,又回到甕蠻國。西元921/922年,他訪問敘利亞北部的Aleppo,可能他先去了裏海的南岸。他提過,去了波斯的其他省份,以及亞塞拜然,可是沒有提具體日期。他去紅海、葉門及葉門東部的日期也不明。925年,他去了巴格達及Tikrit;926年,他在巴勒斯坦;928年,他回到伊拉克。他的後半生,多半生活在埃及的福斯塔,他第一次去那兒是942年。接著在943年,他訪問安條克。946年,他訪問大馬士革。然後他旅行到上埃及,直到Nubia(黑人國)。956年,他六十歲,在埃及開羅過世。他一生寫了三十二部書,僅有兩部傳世,《黃金草原》及《警告書》(Book of Admonition and Revision)。



      Masudi 對宗教持開明的態度。本書英譯者認為他融會了伊斯蘭各派。後世有人認為他是什葉派(Shia),反對傳統遜尼派(Sunni)。



      先行者的紀錄



      兩河流域的古代人出波斯灣以後,首先與印度河流域做貿易,向右轉就去了紅海,連絡了埃及與東非。古代最重要的國際貿易圈是印度洋北部的貿易。西元一世紀,另一本重要的貿易書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是羅馬人用希臘文寫的,描述羅馬佔領埃及後,加入這個國際貿易圈。從紅海出發,經非洲東岸轉到阿拉伯半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西海岸、錫蘭、印度東海岸,也聽聞中國,稱為Thin(印度古梵文用支那Sina 托勒密用Thinae,以前羅馬人稱中國為「絲國」,這些是西方人開始稱呼中國為 China)。這個國際貿易圈不停向東擴展,東漢時,已接上中國,羅馬使臣已訪問中國。朝廷也租借外國船隻,出海尋找海外的「黃支國」,就像《漢書》所說:「蠻夷賈船,轉送致之。」到了南北朝時,梁書 的《王僧儒傳》已有「海舶每歲數至」的記載。中國原來已有一些航海業。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桴」是木棧,乘具很簡陋。漢朝有樓船將軍,攻打朝鮮,那也是近海海戰。到了唐代阿拉伯人、伊朗人大批來到中國,製作遠洋船隻的龍骨法也傳入中國,唐人也乘中國船隻加入國際貿易圈。這時最重要的作品是唐代怛邏斯中國戰俘杜環的《經行記》(762年),唐德宗丞相賈耽的《皇華四達記》(801年)及《蘇萊曼東遊記》(851年)。明代初年,鄭和下西洋是中國遠航的盛事。可惜到了明末,為了避免海盜,中國嚴申海禁。中國保持了驕傲的孤立。傳留至今的《蘇萊曼東遊記》(原著者佚名,劉半農、劉小蕙父女譯),此書前幾頁不見了,不知作者之名。一開始就寫「如帆」,接著描寫鯨魚,可能前頁也是描寫鯨魚。書中有人名蘇萊曼,後人妄加作者署名蘇萊曼,不可相信。此書提到唐朝人用衛生紙,以為不如伊斯蘭教徒沖洗之法。又,八十歲以上的唐朝老人得「老人年金」,作者稀奇沒聽過。古人寫著很短,後人續書。此書下半部續書的作者Abu Zayd 也不知上半部作者之名。全本以《印度與中國見聞錄》為名行於世,有 法、日、英的譯本。不僅此書的上半部開場很破碎,此書後半部的結束也很突兀。說到印度的貴婦人出場見大眾,就完了。此書續書的原文出版日期不明確,與本書原文約略同時。 那書雖然不長,但與本書雷同之處不少。Masudi 引用別人文章或觀點時,經常點明出處。例如,本書引用 Abu Zayd 之兩處,皆標明。又如,他引用別人說亞歷山大大帝出生於耶穌之後,此處點明是誰說的,後文不同意此說。又如,本書作者與 Abu Zayd 都說太平洋與地中海相通,但是怎麼個通法是大大不同,Abu Zayd 認為太平洋通過北冰洋,經過裏海、黑海與地中海相通。Masudi 認為太平洋通過北冰洋,大西洋與地中海相通,而裏海是孤立的,哪個海都不通。當然,Masudi 是對的。



      還有Ibn Fadlan的《伏爾加河的使命》。他們於西元 921 年,奉阿拔斯黑衣大食王朝之命,出使伏爾加河的保加利亞。出使路程是裏海之東的突厥人地區。當時,伏爾加河的保加利亞王改宗伊斯蘭教。此書記載沿途及伏爾加河的保加利亞風土,本書僅略提突厥人地區,細談裏海之西的高加索地區,兩書相涉不多。其關於俄羅斯人的風俗,可與本書參照。另一本書值得參考的是 Ebn Haukal 的 The Oriental Geography。此書僅涉及伊斯蘭教區及偶爾一點它鄰區的地理。成書略早於本書。與本書旨趣不同。本書在947年成書。1841年 Aloys Sprenger 翻譯第一冊成英文本, 2021年由中譯者據英文本翻譯成中文本。



      本書的重要性



      Masudi 的行程如上述,但是他旅行的動機不明。可能是他讀書之餘的好奇心所引發的。他有敏銳的觀察力,又善於談話,廣聽人言。以此記錄各方事實,十有九中。他行遍四方,見過世面,不會愚不可及地對別人有偏見。他的各種意見,頗有可取。本書作者博識多能,遠超那個時代的中、歐學者。例如,他證明太平洋通過北極海與大西洋相通,天下眾海,除裏海是孤立的之外,皆連成一水。如此這般,可知作者的卓見。在西元十世紀時,舊世界的各大文明區,可以分成五大塊:1)中東、北非及中亞 2)歐洲 3)南亞的印度、印尼及中南半島 4)東亞的中、日、韓 5)南部非洲的黑人國。很明顯地,第一塊的人類文明開發最早,又居天下之中,與其餘四塊均有聯繫。其他四塊各據一角之地。他的書也是如此,立足於第一塊土地,兼及其餘。本書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英譯者簡介



      本書的英譯者Aloys Sprenger(1813-1893)是奧地利東方學家,1843 年從英國轉赴印度加爾各答,任德理學院院長,研究阿拉伯、印度及伊朗文化,成果豐碩,著作名世。1857 年赴德國,在波昂大學東方語言系任教授,1881年轉任海德堡大學。遺物文稿存於柏林省立圖書館。英譯者寫了一篇很長的〈前言〉,這本中譯書全載。此文頗可觀,足見東方學者的功力。他認為希臘、羅馬的歐洲文化,源出於中東及印度的東方文明,自成一家之言,現已成學界通論。不足之處是他僅譯了本書的第一冊。但是,一百八十年來,英文本並無增譯,僅有英譯者所譯的第一冊而已。似乎有什麼玄機。其餘各冊有法文的部分譯文,目前僅有研究阿拔斯朝者引用。



      中譯本簡介



      本書是第十世紀的重要文獻。當然,作者不知道後世對過去歷史的研究,遠超過當世的知識,也不可能知道未來歷史的發展。中譯者以註譯的方式,補充這兩點,以便於讀者檢視。另外,作者有欠於科學的理解,例如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等等,譯者也用註譯的方式,加以補充解釋。例如兩河、尼羅河及印度河都是南北向,由於地球自轉,他們都會做東西向移動,這點會影響歷史進程。例如,兩河文明、尼羅河與印度河文明的荒廢與轉移,亞歷山大城的缺水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托勒密的九層天球模型,這是一種地心論。比較有意義的是計算日月五星的位置。他們用的是七曜的週期,推算它們的位置。雖然推算過程不明,結果不準確,但是遠近的次序是不錯的。他用月繞地的週期、日繞地的週期即地繞日的週期,五星週期即五星繞日週期,以週期推算距離。請注意,除了月球以外,這些週期都是繞日週期。所謂位置,其實是對日距離。所以得出的太陽系模型只要把地-月與太陽對換,就與日心論的哥白尼模型幾乎相同。所以托勒密模型用了一千多年。近代計算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是用克卜勒的第三定律。從此也可得出週期越長、距離越遠。天象影響人事,主要在於曆法,巴比倫人及印度人用陰曆,埃及人用陽曆,中國人用陰陽合曆。本書作者在第十六章,解釋季、候風時用陽曆,與當世阿拉伯人習用的陰曆不合。我們用一簡短的註解,討論曆法的演變。潮汐現象一直很引人爭議。本書有一章關於古今爭論。本書出版一百年後,中國宋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裡提出:「予常考其(潮汐)行節,每至月正臨子(月在地球背面)、 午(月在地面頂上),則潮生,候之萬萬無差。」這個定律是對的。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沒有物理學的解釋。我們在註解裡,用牛頓的萬有引力,及月球與地球成為一個旋轉的共同體,月球與地球都繞著共同重心旋轉,解釋每日二次漲潮的原因。還有一個問題,是地名的古今中外之不同,容易引起誤解。亟需補充中文文獻,與西方原文融成一體,始有世界的意義。對於英文地名、人名,如讀者對其中已有唯一的譯名,已耳熟能詳,則不妨遵照慣例。中文譯者考慮讀者英文能力,不願生造中文名詞,浪費讀者心力,而有時一個英文有多個中譯,因此有時會保持英文名詞不譯,或重複寫在中譯名之後。譯者學識有限,失誤遺漏之處必多,希望讀者不吝指正。在本書中的第三章〈創世紀〉、第四章〈易卜拉欣(即亞伯拉罕)及以後的先知〉、第五章〈素萊曼王(即索羅門王) 之子羅波安為王,以及他的後王。以後先知們的簡史〉(我們縮短為〈以色列之分裂〉),到第六章〈在爾撒(即耶穌)與穆罕默德之間的時間的人物〉(我們縮短為〈耶穌之後賢〉)都是關於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一脈相承的宗教傳說。當然,猶太教不可能起自開天闢地,有些歷史學家最早追溯到西元前六世紀 Sargon II 俘虜北以色列人到米地國,或新巴比倫帝國時,猶太人始完成猶太教。如今基督教人口佔全球人口的 31%,伊斯蘭教人口佔全球人口的 24%,一共 55%。即過半的全球人口。這樣的宗教傳說值得我們了解。可惜各宗教用的名詞不同,我們須特別小心。在附圖部分,我們把英文譯為中文。但是,有一個問題,在原圖上,第五海「kundranj sea」被擱在第六海「占婆海」(sanf sea)與印尼之間,而本書認為印尼大王是第六海的主人。所以第五海的位置可能錯了。書上說第五海是一個淺海,我們把它放在今天的暹邏灣,比較合理。我的兒子莫承平 (Alex Moh)應用他的電腦技術替我進行了換入英譯中及移動圖文的工作。原著的每一章都很長,為了醒目起見,我加了些小節的題目。我翻譯這本書的目的,是把異國的靈禽奇獸,移入中國的 動物園,供中國人欣賞,能有益於讀者,是所祈也。中譯者不懂阿拉伯文,對別的阿拉伯作者所崇拜此書的文辭優美,連霧裡看花都做不到。本書從英譯本再譯,隔了兩層。願讀者諒之。本書能出版,特別感謝大塊出版社郝明義先生及江灝先生的支持,以及我的朋友黃武雄教授的鼓勵。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