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於好書,重點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本,而是有多少本能觸動你。
──莫頓.阿德勒(Morton J. Adler)
主要概念
策略思考是一項個人能力──這即為本書的核心。能幹的人能瞭解情勢並合理應對。這種人很精明:她會努力辨識幽微的相關資訊、發想出選項、以證據支撐其邏輯推演。她對於遵從常規、正統觀念和預測持懷疑態度。
作為能幹的策略思考者優勢顯而易見:你能為既有的組織做出貢獻、投入新領域、將自己推向成功。我會告訴創業家說:「策略思考將決定你是否能熬過起步的前幾年。」我告訴非營利和慈善組織的主管:「策略思考將決定你能帶來多大的影響、做多少好事。」我告訴中階管理人:「策略思考能讓你升遷!」當你展現你是能幹的策略思考者時,別人將以尊重和成長回報你。
所有人都想被視為能幹的人,若被貼上無能的標籤,會感到難堪。由於將人貼上「無能」的標籤多少是不留情面且無禮的,我建議最好用「平庸」作為「能幹」的對比。平庸的策略思考者在面對情勢時,會安於過度狹隘的理解、偏好簡單的問題和明顯的答案、依賴本能和直覺、願意接受第一個出現的合理解釋,並能容忍「我忙到沒空思考某事」這種藉口。
預期新的未來情境
好的個人策略思維是好的策略的導因,兩者關係直接密切。策略思考在質和量上的任何進步,都能使組織和其利益相關人受惠。
策略是個很重要的主題,它影響各類機構、投機事業、以及任何規模和取向的事業:大公司小公司、軍隊、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教會、學校、慈善組織,和新創公司。
風險處處皆是。我喜歡提醒大家risk的中文「危機」一詞,是由「危險」和「機會」所組合起來的。未來肯定會有別於今日;無論何時何地,策略思考者都要接受混亂的可能以及新興機會的裨益。
策略思考稀有珍貴
求職網站上有數以千計的工作都表明求職者必須能策略思考。組織顯然很看重能自主思考的人才,並期望他們成為第一線主管、高階經理、甚至董事會成員。
能幹的策略思考者是常規的例外──這就是他們很稀有的原因。組織發展的挑戰之一,是要意識到主流文化通常不鼓勵人們偏離常規。所有才有那句陳腔濫調:凸出的釘子會被槌。
你必須有策略地發想該如何發展並練習策略思考。有句話讓許多人感到心安:沒有人需要知道你在策略思考。你在盡日常責任的同時,可以研究情勢、預期未來,並發揮想像力。
有意義的學習
若要感受被書本觸動的喜悅,你必須真的去讀書。許多人都放任於日文「積?」的狀態──這字詞形容收集書,但不讀書的行為。一本能觸動你的書能挑戰並改變你的世界觀。有意義的學習的前提是,個體踏入某個情境中時,已經具備基本知識了。當學習者能在既有的知識上增添新知識,抑或是修改或辨清自身思緒的概念架構,她就等同在學習。
舉個例子。當你開車上路時,你會預期遇到阻礙,也會預測其他駕駛的意圖。這類的現實經驗給了你相關知識的基礎。本書將介紹策略思考的概念如敏銳度、期望和同理心,某些人可能會把它們視為孤立的抽象概念;有意義的學習純粹就是將你的基礎知識與新概念連結起來,建立起相關性。
回到開車的例子,回想你被某個駕駛超車或無禮對待時的感受。我希望你有克制住情緒,並把專注力放在安全、有禮的駕駛責任上。同樣地,策略思考者必須有能力迴避怒意以及其他會損害決策能力的心理狀態。
以下簡短列出其他現實生活中具策略思考形貌的概念:
• 你體驗過設計良好與設計差勁的建築、產品。
• 你曾表達對過度自信、衝動的人的懷疑。
• 你曾設立目標,也曾朝著別人設定的目標和目的努力。
• 你知道科學家和記者投入大量精力發掘新事實。
• 你曾應徵工作、申請升遷,也曾雇用和提拔他人。
• 你曾觀察別人玩遊戲和競爭,也曾經參與其中。
• 你曾在決策過程中評估情勢。
• 你讀過或聽過別人的預測。
• 你曾經下注和投資。
• 你參觀過博物館。
• 你知道一些故事。
以上這些都不完全算是策略思考,但都可作為策略思考行為的實用類比。
學習不全然只是汲取新知識,其中也包括排除誤解。有意義的學習者最大的挑戰,往往是要掃除曾經學習過、但並不成立的規則、工具,和假設。請留意關於「混淆目標設定與策略」的討論,其為一例。
請細細讀這本書,尋找與你切身相關的例子和問題,會有所回報的。你的個人能力和掌控力會提升,進而為人生的所有領域帶來好處。
本書用意
我有意讓本書達到實例與應用,以及原則與理論的平衡。我精簡每章的篇幅、盡量使用熟悉的詞彙和例子,並運用圖示闡述概念。
書名的「如何」兩字(譯註)並非是要承諾提供規範式、步驟式的方法。反之,我將透過架構和例子引導讀者,因為我明白,有意義的學習的應用與工具的使用是相輔相成的。(譯註:本書英文書名直譯是「如何策略思考」)
本書有兩部分。第一部題名為「策略思考的本質、目的、範疇」,共九章,它將透過實證,建構基本概念和原則。
第二部題名為「精通自我與人際掌握」,共四章,它將幫助你精進觀點及技能。其中討論的議題包含對自我與他人的信任、自信心、對自我想法和行為的調節、影響他人的方式、高品質的對談,以及領導的勇氣。
此書包含六個附錄,皆提供實用的補充資訊,包含統整的關鍵概念(如精微技巧和策略思考地標)清單。
關於作者,以及他的觀點
本著非正統思維的精神,我將用第一人稱書寫作者簡介。我書寫的本意是要勾動讀者,而非顯耀自己。希望讀者能在這種非傳統的方式中看到我真切的態度。
我十分有幸能在多種類型的機構中擔任員工及顧問,這些機構包含:快速成長的創業公司、家族企業、大型公司、政府機構、軍事機構、大學、非營利社團,以及專業組織。我曾與組織高層與第一線人員合作。
在我的專業職涯中,擔任解說者和教練是讓我最滿足的事。當學生應用所學為世界帶來正面的影響,那會令為人師的我們感到莫大的滿足。
所有影響我策略思考的事情中,在金融市場中頻繁參與選擇權交易(更確切地說,我參與的是買權和賣權的買賣)是其中一件較有趣的經驗。大多數的交易都有獲利,但有些沒有。我從中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思考習慣。
書籍簡介的慣例是會列出作者以往的出版作品。我確實也曾經出版過著作,而我從中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是,有洞見的文字反映了良好、有洞見的思考。若你想要精進策略思考能力,就要分享自己的點子:多書寫、多公開發言,並使用社群媒體。
作者�葛雷格.吉森斯(Greg Gith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