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一個人的療癒(暢銷45年經典版):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一個人的療癒(暢銷45年經典版):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庫存=3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6267041000
約翰.詹姆斯,羅素.傅里曼
林錦慧
大是文化
2021年11月29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6267041000
  • 叢書系列:Think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Think


  •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心靈成長故事

















    暢銷45年經典版,中文版累積印量突破10萬本

    幫助全球數百萬人的最佳療癒經典

     

      人,之所以快樂,並非刻意忘記失落,而是學會了療癒自己。



      即使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也會有感到失落的時候,

      當自己或是別人感到失落時,我們最常說這六種話︰



      1. 「不要難過了」、「不哭了,乖」

      2. 「下一個對象會更好」、「再買個新的給你」

      3. 獨自傷心:「讓他一個人靜一靜」

      4. 時間會治癒一切:「過一段時間就會好」

      5. 為別人堅強起來:「你該為了○○而振作」

      6. 保持忙碌:「讓自己有事做」



      你知道嗎?這些方法全是錯的!如何安慰別人?請看本書第四章。

      不過你更該明白:療癒過程中,有人肯理解最好,

      但能陪自己走完全程的,只有自己。



      一生中我們一定會遇到:分手、被劈腿、離婚;家人、好友、乃至於寵物過世;

      空巢期──家人因求學、工作離家;

      無法再信任某人、失業、失去安全感、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家暴);

      入學或畢業、退休、戒菸酒、生病、財務狀況(變好或變壞)、打官司……。



      然而,我們幾乎都在用前述的錯誤方法來處理「失落」的心情。

      這些方法沒有真正解決那段失落,只是轉移了。

      如果沒有讓一段關係真正「了結」,心裡頭的空洞依然會在那裡,

      這就導致了失落傷心多年未解。

      了結,不是遺忘,因為你不可能遺忘,而是要在身體上、情緒上和精神上,

      把「失落」發生當時來不及表示的,做個結束。



      因此,你應該學會正確的「一個人的療癒」方法,

      你可以一個人進行,也可以找個伴(太親暱的朋友反而不好),

      但你必須一個人進行療癒的部分包括:



      一、拿出紙筆,誠實而詳細回顧你感到失落的幾件事,

      大多數人會找出三到四段「未了結的」關係。



      二、挑出一段最痛或一直無法化解的情緒,

      回想你跟這個人之間曾發生過、一起做過哪些事情,至少要回想起10件。

      每一段關係都有好有壞,你不能只想起壞的,

      也得寫下好的,至少要寫兩件正面的回憶。



      三、所有你感到「失落」的情緒,

      你覺得該做而沒做、或是可以做更多、更好的事情,不外乎你想要──

      •道歉。

      •原諒(原諒的意思不是寬恕,而是「我不再恨了」)。

      •把你的重要情緒表白出來。



      你不能站在對方面前要求原諒、也不能跑去跟人家說「我原諒你」,

      這都會形成一種侵犯;

      你要寫一封信、一封療癒的信,長短都可以,但不要超過三頁……別寄出去,

      而是對著夥伴、對著誰或對著什麼紀念物品唸出來。

     

      為什麼這麼做會產生「療癒」的效果?可以讓你產生幸福感?



      兩位作者以過來人的經驗,加上實務的心理分析,可以告訴你最完整的答案。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實際走過一遍,單是看兩位作者如何療癒自己,

      你在過程中就已經開始釋懷了。



    推薦者?? ?



      諮商心理師、作家�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暨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助理教授�李素芬

    ?


     





    推薦序一 生活會令你受傷,但你也因此懂了療癒�蘇絢慧

    推薦序二 不僅是「一個人」的療癒,而是一個「人」的療癒�李素芬

    前言 獻給每位想自我療癒的人

    ?

    1部 著手跟自己的心碎告別

    第1章 傷心,我們常輕忽和誤解

    第2章 沒有「走不出來」這回事

    第3章 越常用的安慰話,越讓人失落

    第4章 謝謝你,聽我說

    第5章 寫給藏起失落、假裝沒事的你

    ?

    2部 開始,走出失落

    第6章 遭遇是別人造成,難過是自己造成

    第7章 情緒充分釋放,情節可以保留

    第8章 承認自己怎樣逃避過

    第9章 翻找我過去的失落記憶

    ?

    3部 五項行動,解開失落的痛

    第10章 現在,說出讓你最痛的那件事

    第11章 回想喜怒哀樂,回想未完成

    第12章 寫一封沒有地址的信

    第13章 生活也得丟掉一些、留著一些

    ?

    4部 如何面對其他生命中的陷落

    第14章 解開關係的優先順序

    第15章 填補這些失落,你可以找到幸福

    ?

    結語 採取行動,一個人的療癒就會成功

    致謝

    ?





    前言



    獻給每位想自我療癒的人




      會有這樣的人嗎?一大早眼睛睜開,對自己說:「傷心,真是個好點子,我要拿來當成我這輩子的志業。」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但筆者(約翰與羅素)就是在「傷心療癒協會」(Grief Recovery Institute)工作。當然,這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我們得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這個協會,還有這本書。



      1977年,約翰失去了他剛出世的孩子,椎心之痛帶領他進入「療癒」這個領域,後來他找到了克服傷心的方法,也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原來的太陽能生意。認識他的人聽說了他的故事,紛紛介紹許多與喪失摯愛之痛搏鬥的朋友來找他。沒多久,約翰花在幫助這群傷心人的時間,幾乎跟花在生意上的時間一樣多,而前者帶給他更大的成就感。他終於明白,「療癒」是他的天職,傷心療癒協會因此誕生。



      羅素走上「療癒」這條路的理由和約翰不同,是起因於二度離婚與破產的雙重打擊。要不是朋友拖他去聽約翰的療癒講座,他根本沒想過自己的狀況可以跟「傷心」畫上等號。羅素因此領悟到,他有個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排解痛徹心扉的感受。聽完講座隔天,他現身「傷心療癒協會」,自願擔任志工。21年後的今天,他一直是協會重要成員。



      傷心療癒協會成立的目標,也是協會一直遵循的首要原則,就是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協助最多人脫離傷心。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辦講座、開設療癒課程(Outreach Programs)。課程內容還不夠完美,但從我們獲得的迴響可以看出,很多人需要更多協助。於是,我們自費出《一個人的療癒》第一版,用來滿足這樣的需求。第一版的暢銷也意味著,如果有主流出版社願意與我們合作,或許可以擴大我們的觸角範圍、幫助更多傷心的人。



      1988年,哈潑柯林斯出版社(Harper Collins,當時的名稱是Harper & Row)同意出版這本書的修訂二版,因此讓更多傷心的人獲得協助,療癒自己的失落(loss)。我們的合作模式非常成功。



      雖然我們無法精確算出到底有多少人因為本書得到幫助,不過保守估計受惠人數可能超過百萬。我們很感謝過去所有對這本書有貢獻的人。特別要感謝數千位傷心的人,他們透過電話、信件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還要謝謝忠實讀者的意見回饋和指教,讓我們得以在新版本做修正。此外,我們也要向數千位認同這項工作的專業人士致意,你們的建議和鼓勵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從1988年的版本推出之後,來到2008年,這20年中,我們陪伴了數百萬傷心的人,也學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幫助他們面對傷心、解決問題。我們很高興能夠把這二十多年來的經驗,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達給大家,也就是你現在手中的《一個人的療癒》,本書的第四部就是全新增加的內容。全新修訂版仍然不改我們的初衷:「有了正確的資訊、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可以在遭遇重大失落的情況下,獲得療癒。」



      我們曾在各種你想像得到的機構開課、擔任顧問,包括大專院校、醫院、酒精與毒品勒戒中心、殯儀館與葬儀公司,還有各種社福、宗教、哲學團體,足跡遍及美國和加拿大。從學術的角度來看,這份名單或許充滿濃濃知識味、很了不起,但從學術角度看療癒,卻會完全與情感無關。



      前面提過,我們之所以投入療傷事業,並不是為了知識上的追尋,而是因為心碎。每位翻開這本書的人,都是曾經心碎或正逢心碎。你已經知道自己心碎,但你可能更想知道:「我該怎麼辦?」你可以從這本書裡頭找到答案。書裡所提出的療傷概念與方法可說是項突破,可以協助傷心的人成功療癒失落。



      大多數專業人士是從概念、理智的角度,來討論傷心這回事,這個方法通常是可以讓傷心的人深入了解傷心,但對真正療傷卻幾乎沒有什麼幫助。這本書則是完全把重點放在:如何從死亡、離婚等失落所導致的痛苦情緒中療癒。



      如果你正努力想從尚未化解的傷心中掙脫出來,這本書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帶領你結束傷痛。我們知道,療癒不是一段輕鬆的旅程,你的失落可能已令你的心扉緊閉。如果你願意,我們願意陪著你一起行動,讓你再度敞開心扉。你可能會畏懼踏出療癒的第一步,也可能在這過程中會感到害怕不安,但請不要忘了,有成千上萬人已經加入我們的行列、使用了我們的方法,你大可拋下憂慮,一起開始踏上療癒的旅程。



      祝你一路好運。



    推薦序



    生活會令你受傷,但你也因此懂了療癒

    諮商心理師、作家�蘇絢慧




      人生的過程,我們總難免受傷。打從我們出生開始,離開了母體,便歷經一連串的生活挑戰,行走是挑戰,學習是挑戰,生存本身就是挑戰。



      每個人都有他既定的命運安排(那些不可改變的),也有他獨特的機會安排(那些他可以選擇及改變的際遇)。但無論如何,失落及心傷,卻是我們必經的人生經歷,也是成長的代價,沒有人能避開。



      當我們在生命的歷程受傷、失落、挫折……之後,究竟該如何療傷?又該如何才能再重拾力量,為自己的人生再次起步?



      療傷的困難之一,在於「傷心」和「失落」,很難「被懂」。因為人們(包括自己)總是想要跳過處理過程,直接進入「解決」的目的。外在的訊息,總是催逼的或強迫的,要失落者立刻沒事、立刻堅強、立刻勇敢,或者該為了其他人的觀感,趕緊將自己放置在「正常軌道」裡,不要混亂及失序。



      所以,療癒,其實適合自己一個人。



      一個人好好的陪自己整理;一個人將心中那些悲傷情節好好回看;一個人好好面對及道別,無論是好的壞的經歷,一個人學會坦承、學會接納及原諒生命的過程。



      療癒,其實是自己與自己的事,無關於外在的人的態度、反應、評價,也不在於那個人到底原不原諒、懂或不懂、關注或不關注。



      當你越希望被懂、被關注,越會因為不被懂、不被關注,而忿忿難平,又激烈的期待及要求被懂、被關注,療癒將離你越來越遠。



      因為,你認為的療傷,必須取決於「外在」的回應及對待,而不是從內心,真正和這些失落、傷痛、遺憾、怨恨……和解。內心,仍如此抗拒痛苦的發生,期望著他人(重要人物)能為這份痛苦,表達歉意、懊悔、悲痛、不捨……。



      然而,他(們)並沒有出現、沒回應、沒有任何歉疚的表現。彷彿這份悲痛失落,是「我一個人的事」,那種委屈和不公平的挫折感,使你內心翻攪,時而狂怒、時而低落憂鬱。在惡性的情緒痛苦循環下,你與自己的關係,都無法修復,又如何談及療癒呢?



      《一個人的療癒》是一本我非常鍾愛的療傷書。自出版中文譯本以來,我不斷的介紹、推薦,也鼓勵人們透過書本的引導,好好練習療癒自己。這本書陪伴許多人走過療傷的歷程,也陪伴了我。如今,本書改版,能受邀專文推薦,自然是義不容辭,誠心所願。



      當你使用這本書時,我以過來人的身分建議,盡可能的用你的心(情感)和書中的文字連結、對話,去感受自己、體察自己。



      書中有一些練習,需要你的實作。需要在你一個人時,靜下心來,完成這當中所需要重整(書寫)的功課。越誠實的走過這一趟,你越能接納真實的自己。



      療癒,是修復內在的自己,所以憶起過往的事,重點不在於「那個人」、「那些人」到底做了什麼,而是你能不再妖魔化或神化任何人,才能如實的面對自己。否則,也是偏頗及失誤的看待自己。



      如果,有適合的人(不要是太親暱的家人、朋友)願意靜靜的陪伴你,同感於你的歷程(不需想幫你解決情緒),請他做個見證者就好,看著你走過、看著你經歷、看著你領悟、看著你安放,不打擾你,或催逼你,能有這樣的人陪伴,當然是好。但是,若沒有適合的人,就讓自己一個人,如實的進行。有時候,一個人反而安心,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真實的力量。



      常常有人問我,究竟怎樣的狀態,可以知道自己「療癒」了呢?其實這個答案,可以由自己來定義,你認為你療癒了,那麼沒有人可以質疑你。然而,如果對你而言,很難單靠自己的力量,就確信自己「療癒」的話,或許這本書的觀點—「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會是一個參考。



      而我對「療癒」的觀點是:療癒,不僅讓我們不介意再提起過往的那些傷痛或失落,也讓我們不再需要刻意提起那些傷痛及失落。我們接納生命發生的如是,不再想盡辦法否認及推拒,也不再刻意討取同情及撫慰。我們和自己之間,和平而不興起討伐,不因那些失落或傷痛,想隱藏或毀滅自己,也不再追討這世界的補償。這樣的過程,不是無奈及無助的認命,而是再怎麼苦痛的遭逢,都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不再與自己為敵。



      但願這本書也能陪伴你,領悟屬於自己的「療癒」。



    不僅是「一個人」的療癒,而是一個「人」的療癒

    諮商心理師、暨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助理教授�李素芬




      《一個人的療癒》,當時,是這個書名吸引了我。因為,我以為這是一本寫著一個人自己就可以進行療癒的書,而我常覺得,如果自己就可以進行療癒,那是多麼珍貴的一個禮物。但細細讀完後,我發現這不僅是「一個人」的療癒,而是一本寫著一個「人」如何療癒的書。是一個面對失落悲傷的「人」,諸多有關失落的覺察、探索以及自我療癒的操作指引。



      書中很多的療癒行動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做的功課,然而本書作者也鼓勵做完功課之後,如果可以的話,找到一個適合的人或團體說出來或者表達出來。



      我有些預期外的驚喜,因為這無疑在驗證「完形治療學派」中所提,自我支持與環境支持要能保持平衡的概念。



      在失落傷心時,我們常接收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回應與安慰,例如本書提及不要難過、下一個會更好,或者堅強、撐下去、讓時間撫平傷痛等話語。



      然而,這些並無法療癒我們的傷痛,只是阻止了我們去咀嚼與消化傷痛。正如作者所說「傷心的人想要被聽到,需要被聽到」,我想要傳達的是,傷心與失落需要被允許,需要有一個空間可以被接受與包容。



      本書的主軸,在我看來是一趟「未竟事宜」的處理歷程。不管是回想失落史、畫出想了結的關係圖、寫療癒完成信等,這裡頭包含著覺察與敘說,是一個抵達與離開的情緒處理過程。



      我所稱的未竟事宜,處理過程涵蓋作者提出療癒的五大行動,包含確實覺察到未了結之情緒、為自己未了結之情緒負起責任、找出關係中未說出口的療癒關鍵話語、寫或說出沒有說出口的話,最後則是與未說出口的話及痛苦說再見等行動。未竟情緒的覺察與告白,是自我療癒的重要歷程。



      在此版第四部分「如何面對生命中的陷落」,作者將各式各樣、大大小小、有形無形的失落經驗,如對人、對物、對上帝、對健康甚或信任或安全感等失落,都運用本書的療癒行動過程來加以舉例或說明,使得本書對一個「人」的失落療癒貢獻更顯豐厚與寬廣。



      另外順道一提。在我的諮商實務經驗中,常覺得原諒或寬恕不容易。作者表示,原諒是「不要再一味的希望能有個不同或更好的昨天」,這句話讓我一再玩味,深思許久,也讓我對原諒有了一個新的觀點。



      這本書不僅是「一個人」的療癒,而是一個「人」的療癒!希望閱讀本書的你,有機會在此書中找到自我療癒的方式,減少心理上的苦。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