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整形外科楊沂勳醫師的偏鄉隨筆:楊沂勳醫師的偏鄉隨筆

整形外科楊沂勳醫師的偏鄉隨筆:楊沂勳醫師的偏鄉隨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762075
楊沂勳
博客思
2021年10月01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0762075
  • 叢書系列:現代散文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現代散文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作者:台灣最南邊的整形外科醫師



      我支援過澎湖外島的山地離島醫療(IDS),像是鳥嶼、望安、吉貝或是七美。在看過外島的醫療後,我覺得其實2021年的台灣,已經沒有偏鄉可言。在外島那裡,才是真正的偏鄉。不過,台灣確實還有醫療資源匱乏,或不便的地區。因緣際會,我來到了這裡。我成為了全台灣最南的整形外科醫師。



      在醫院裡,主要從事整形重建的部分。同時間,我也服務於群英整形外科診所,從事醫學美容。我很希望整形外科醫師,可以兼具醫學美容和重建的部分。不用選擇,也不需要偏廢,這也應該是我們的模樣。無奈大環境下,我們只是小孩子,我們被迫選擇。



      乘願而來,隨緣而去。我在屏東枋寮醫院服務了四年。這是我在這裡的日記,請讓我娓娓道來,字字都是寫真、是紀實,是散文、也是我心底的故事。 ?

    ?


     





    推薦序 生命是一連串累積的過程 曾盈娟 4



    第一篇 偏鄉醫療 9

    一、從都市到偏鄉,第一週 11

    二、偏鄉醫療的日常 15

    三、被病痛折磨的身軀,和上帝捎來的天使 19

    四、屏南公路上的守護 24

    五、顯微手術救回了一隻腿 29

    六、也許一期一會 32

    七、廢文 36

    八、不要問別人為你做什麼,要問你為別人做了什麼? 39

    九、尹太志,何許人也?  43

    ?

    第二篇 我所看到,我所知道 47

    一、還在學  49

    二、巨輪演進,時代的眼淚  54

    三、離開義大前,寫給師長的一封信  58

    四、醫學中心輪訓記  64

    五、我是整形醫師,我只能做醫美?  86

    六、菁英主義教育造就社會的失意  91

    七、何為無效醫療?  96

    八、再走近一點,你會知道我在幫你  103

    九、天道酬勤  111

    十、你的苦,到底是不是苦?  117

    十一、孩子,這不是我要給你的  122

    十二、心流  128

    ?

    第三篇 那些觸動人的故事 135

    一、一日,在六龜育幼院 137

    二、走過幽谷 142

    三、對,我就是背骨囝仔! 152

    四、最後一次的見面 158

    五、爸爸,對不起 164

    六、褲子越洗越短 170

    七、寄生上流 175

    ?

    第四篇 我最愛的家人們 181

    一、給孩子的一封信 183

    二、爸爸一直都在這裡 202

    三、第一個孩子 210

    四、我是康斯坦丁醫生 219

    五、給孩子們的家書 224

    ?

    第五篇 關於愛情 229

    一、情書,一封未寄出的 231

    二、妳忙得開心,我就開心 239

    三、告訴我,你是不是在靠北  244





    推薦序



    生命是一連串累積的過程




      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每當接收到一批新的孩子,看著他們各具特色的面貌、天差地遠的個性,我總會好奇:「當初在嬰兒室揮動小手的嬰孩們,是怎樣的家庭,造成這些孩子成長面向各有不同呢?」



      後來,常常在親自家訪、電訪、精密自編的家庭調查表中,得到了答案。



      即使家庭背景不同,「教育」尚能啟發孩子不同面向的學習,我的任務,就是在短短幾年中,確實作到因材施教,務必讓他們具備英語能力、開闊胸襟,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努力。



      所有教學目標中,「恆毅力Grit」( 註1) 最難傳授,通常得經由各式活動,多次訓練,才能讓孩子真正體會到擁有恆毅力的好處,我發現,天生具備此項能力的人,少之又少。



      怎樣才算有恆毅力?明明在醫學中心裡過得舒適的生活,卻想接受挑戰、協助偏鄉地區醫院創建前所未有的整形外科,這絕對不是一般人會做的決定。



      放棄都市內方便的交通,每日五點四十五起床,汽車、火車、機車,輪番上陣,每日一百四十公里以上的通勤,計以千日,這不是恆毅心是什麼?甚至,在這距離與時間都長的通勤生活中,持續想辦法優化,小到連可能可以,少走幾公尺、省下幾秒鐘,去找到一個新的收費亭,也都躍躍欲試,從大而小的進化,也從小而大的優化,楊醫師自己樂在其中。解鎖成功之後的成就感,已非小確幸可以形容,而是對自己生活的改善、愈臻完美。



      愈臻完美,但何時止於至善?對擁有「恆毅力」的學習者來說,似乎沒有這一天,每一天都是新的練習與進步。



      我想到賽門.西奈克的著作「無限賽局」,裡面提到,有一群人和百年企業,他的目標不是和別人競爭奪得第一,而是持續在跟自己競爭,讓每個今天的自己,都比昨天更好,後續而能開創出真正的「無限賽局」!



      我問到楊醫師為什麼能夠如此、願意如此,他謙虛說從前也懞懞懂懂,直到「高二時候,見到一群住宿的同學,玩得瘋狂、但唸書也同樣瘋狂!」,讓他跟父母說想搬出去住,全面為自己負責,楊醫師的原生家庭,一樣充滿了自由的氣氛,在這氣氛之下,年輕的生命提出想望,是真正「想為自己認真」的行為。



      後續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一起,成績提升、快樂提升,生活中充滿正向回饋,讀書時產生心流(Mindflow)( 註2), 這是第一次改變的契機。



      大學到了醫學系,人才更是濟濟,楊醫師的定位在哪裡?



      強記醫學名詞的同時,面對的是無止盡的考試,楊醫師初期只求自己一定要順利畢業,尚未到達學習上的心流境界,直到大五接觸了臨床,發現自己擅長解釋、口頭報告,與病人真誠互動,這是第二次改變,至此,一位醫者的行醫之旅,正式展開。



      「生命,是一連串累積的過程」。以教育觀點來看,人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絕非國小時某課習作字體寫太歪、國中第五冊現在完成式句型沒學好,而是人如何看待「學習」這件事,如何正面看待每日的眾多挑戰,最後具備成長型思維,與每日生活的艱難一起練習、一起進步。



      如果拿鄧寧克魯格效應( 註3),跟楊醫師說:「朋友啊,我看你已經到達開悟之坡,已經是大師囉,可以放輕鬆了喔∼」我想,楊醫師一定會回我:「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然後,繼續虛心的,往更精進的地方持續追尋。



      僅以此文,將此書推薦給正在人生追逐中的每一個你。



      試著感受一下,全台灣最南端的熱血整外醫師,對生命的熱忱!

    ?
    Forest Academy 森學院 創辦人 曾盈娟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