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自帶幸福的體質:心理諮商師的72場知心對話,養成情緒自處、情感自主的快樂體質

自帶幸福的體質:心理諮商師的72場知心對話,養成情緒自處、情感自主的快樂體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062668
青音
高寶
2021年10月27日
107.00  元
HK$ 85.6  






ISBN:9789865062668
  • 叢書系列:高寶文學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4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高寶文學


  • 心理勵志 > 情緒/壓力











    活得快樂的人不只是運氣好,而是懂得管理情緒與人際關係,從日常中培養幸福的體質!

    中央電視台特約心理專家青音,用心理學、社會學引領你活出自信、自在的自愛人生!



      ★百萬公眾號創始人,廣播節目收聽人次突破4億!

      ★獨創愛奇藝心理脫口節目,點播、評論破億!

      ★獲頒「播音主持金話筒」特別提名獎、主持人獎

      ★第一位李開復投資的中國主持人  

      ★數千讀者100%真心好評




      你是不是也總是害怕受傷、與人相處挫折連連,感到自己與快樂無緣?

      心理諮商師的核心精神「我重要」、「我值得」、「我可以」,

      帶你從心開始重塑體質,在情緒與人際關係中找回安全感與幸福感!



      *



      你是否曾感覺滿腔情緒就快爆發,生活中每件事都脫離掌控?

      其實,你可以從焦慮、憂鬱、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泥沼裡解脫,

      你需要的,是重塑自己的「幸福體質」。



      你的生活過得快不快樂,取決於你與自己的關係,以及你與他人的關係。

      身處不自在的人際關係、用批判責難的眼光看待自己,都會讓你的「幸福體質」後天失調,容易陷入負能量的惡循環之中。

      你不必時時開心,但你可以保持情緒穩定,不被負面情緒拉入深淵。

      你不必人見人愛,但你可以維持正向互動,不被有毒關係傷害身心。

      你的不幸福、不如意、不成功,都能透過改變思維反轉。



      心理諮商師青音擁有超過十年的經歷,曾與百萬讀者對話,梳理出10種我們在人際關係與內在情緒中最常遇到的困境,用72個心理學方案帶你練習肯定自我、掌控情緒、管理關係,把「幸福體質」打造得更加堅韌有力,找到對自己的肯定感、生活的價值感與人生的幸福感。



      【心理諮商師教你這樣養成幸福體質】

      避開人際關係的陷阱

      化解焦慮和錯失恐懼

      找回確定感和可控感

      學習良性互動與溝通

      與原生家庭和解

      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

      提升生活的行動力

      經營正向的親密關係

      管理負面情緒



      【讓你自帶幸福體質的思維習慣】

      真正能傷害你的,從來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對事情的看法。

      請接受那些你不能改變的,去改變那些你能改變的──這才叫真正的自我接納。

      修通自戀,你需要讓心裡的小判官閉嘴,你要愛上自己真實的樣子。

      愛只有向內求,也就是學會好好愛自己,我們才懂得愛與被愛的藝術。

      不越界,不逾矩,是對自我的保護,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能夠品味獨處的美好,在我看來,是人生中最好的一件事。

      過度的付出不是愛,是恨,更是索取,看起來是在給,其實是在要!

      好的婚姻、好的關係就像跳雙人舞,你進的時候我退,我退的時候你進。



    真誠推薦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序�什麼樣的人,自帶幸福體質?

    ?

    第一章? 警惕人際交往思維裡這些陷阱

    弱勢控制:總想把別人變成自己手中的「提線木偶」

    真正讓你受苦的,是受害者情結

    自我設限就是一種習得性無助

    高度敏感有好處嗎?

    好籬笆造就好鄰居:你注意邊界感了嗎?

    ?

    第二章 為什麼有些事怕什麼來什麼

    害怕一輩子孤獨下去

    熱鬧是別人的,我什麼都沒有

    幾乎所有的失去,都是從害怕失去開始

    不再擁有這段關係,就是人生的失敗?

    ?

    第三章 人際關係中的安全感就是確定感和可控感

    大多數女人要的愛,其實是被愛?

    有時候你看似在為關係努力,其實是在破壞甚至毀滅關係

    你之所以這麼獨立,也許是缺乏安全感

    我們幾乎一生都在苦苦追尋控制感

    控制感給人帶來安全感、確定感和自尊感

    多和「失控」做朋友,這也是一種自我療癒

    ?

    第四章 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互動的結果

    越是不安,越想控制

    過度的付出不是愛,是恨,更是索取

    有時候,拯救關係的好方式是讓渡權力

    自我攻擊久了,可能會憂鬱

    刀子嘴的人內心一定是柔軟、善良的嗎?

    「溝而不通」到底是誰的問題?

    好好說話的人可愛,我們有話好好說!

    真正傷害你的,是你對事情的看法

    ?

    第五章 你現在的不如意,和原生家庭有關嗎?

    父母真的皆禍害?

    過度捲入型:原生家庭的事都是我的事

    過度逃離型:我再也不要回那個家

    沒有誰不渴望被看見、被呵護,即便是無趣的媽媽

    與母親和解——懂得呵護她的「少女心」

    女兒送給母親好的禮物是教會她愛自己

    父親在家庭中的樣子,藏著孩子的未來

    無條件的愛與信任,是父親能給女兒的充足的養分

    父親的身影裡,透著女兒未來伴侶的輪廓

    改變不了父母,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

    第六章 誠實面對自己的能力所及

    壓抑的不只是慾望,還有生命的活力

    性格是天生的,人格是可塑的

    性格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並不是絕對的

    內向的你,真的需要改變嗎?

    改變能改變的,接納那些不能改變的

    生活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吧

    ?

    第七章 行動力強的人才好命

    不焦慮的生活就是: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心流狀態是可控、值得追尋的幸福感

    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更容易獲得心流體驗

    人有「外貌」,也有「內貌」

    行動力強的人才好命!

    好的人生,從來都是敢於走出舒適圈

    有一種教養叫——不含敵意的堅決

    ?

    第八章 如何擁有完美的親密關係

    好的婚姻、好的關係,不是某一個人的事

    他們變成今天這樣,一定有你的一份功勞

    「雙人舞效應」雖好,但並非人人適用

    人生啊,有時候要做引領者,有時候要做追隨者

    無論向前一步還是後退一步,都是智慧

    你愛不愛自己,你的性愛知道

    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地觸碰過了?

    「性人格」越健全,性生活越放鬆

    ?

    第九章? 過度期待的背後,隱藏著不滿意、不相信、不接納

    父母的過度期待是孩子人生中沉重的枷鎖

    過度期待不是真正的愛,無法給人帶來快樂

    小心,焦慮是會遺傳的!

    過度擔心型媽媽: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堪重負

    情感失焦型媽媽:孩子總感覺不到被愛

    哀傷型媽媽造就的是焦慮型孩子

    真正的信任,不是你看到了才相信

    人生從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有的人整天忙來忙去,心卻越忙越空

    我們不僅要出發,更要懂得為什麼出發

    ?

    第十章? 做好情緒管理,是一個人好的修養

    讓情緒消失的好方法是,承認它、接納它

    對待情緒,放鬆、臣服、接納,才能隨遇而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級,你在哪一級?

    別讓自己成為別人轉嫁焦慮的「代罪羔羊」

    活得精彩的女人,都懂得取悅自己

    女人容易情緒化,還真不是故意的

    長期過度壓抑自己,怎能不情緒化呢?

    管理好情緒,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序言



    什麼樣的人,自帶幸福體質?




      我常常想,要走多遠的路,要經歷多少人,一個女孩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個女人呢?



      開始面對這個問題的那一年我十一歲,隔壁家的一位非常年輕漂亮的阿姨,突然間失去了最愛她的父親。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的天很藍,在灑滿陽光的樓梯間裡,俏麗的阿姨碰見背著小書包的我,她蹲下來,我以為她會像往常一樣遞給我糖果,可是那天,她只是摸摸我的小羊角辮,又拍拍我的小書包,最後把視線停留在我胸前的粉色蝴蝶結上。她眼神熱切地看著我,一字一頓地跟我說:「乖,真羡慕你,你知道嗎?阿姨再也不能做小女孩了,因為我沒有爸爸了。」她的聲音輕柔而顫抖。



      從一個女孩成長為一個女人的過程是很疼痛的──



      有的女孩是因為一個男人成長為一個女人;有的女孩是因為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女人;有的女孩是因為生命中的一個重大改變或者是重大喪失,成長為一個女人;而我,是因為一檔節目成長為一個女人。



      「嗨,你好,我是青音,你是哪一位呢?今天過得好嗎?」



      這句話我說了十六年。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檔節目《面向中國》有近四億的聽眾,我曾經每晚在電波裡陪伴大家進行情感心理疏導,這檔聞名中國的夜間廣播節目,我做了十六年。



      我曾經在二○一○年獲得「全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的特別提名獎,二○一一年獲得「全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主持人獎,兩次獲得這個廣播主持界的最高獎項,是聽眾對我職業生涯的肯定。



      為了做好節目,我跟心理學打了十二年交道,先後參加了「家庭治療學派心理治療師·中國和德國聯合培訓專案」(中德班三期)和「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精神分析師培訓專案」,在CCTV《購時尚》、《心理訪談》、遼寧衛視《複合天使》、旅遊衛視《音樂心旅程》等節目中擔任心理點評嘉賓和特邀主持人,我在網路上有近千萬粉絲,我叫他們「音符」。



      二○一五年我成為著名投資人李開復先生在中國投資的第一位主持人,那年冬至的晚上,我的一篇公眾號文章〈再見中央台,再見廣播〉,紅遍了全國媒體人的網路社群,從那之後,我投身創業大軍,成了一名女性CEO。



      從此,我的驕傲不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焦慮……



      曾經有過連續二十天的時間裡,我幾乎沒有深度睡眠的經歷,作為一名心理諮商師我很清楚,超過兩個星期以上失眠,就碰得上憂鬱症的診斷標準了。也曾經有很多次,我在投資人的辦公室裡被直接說哭,投資人失望地看著焦慮憔悴的我說:「你這樣像一個女創業者嗎?」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像樣的女創業者呢?!沒有人給我答案。



      「女漢子」這個詞很流行,但是創業以後的我沒有經歷這個階段,我從「女子」直接跳到了「漢子」,我拍著桌子跟人吵架,帶團隊不順利發起脾氣來青筋暴突……作為一個女人,這個樣子是我想要的嗎?



      那段時間裡,混亂、失眠、焦慮、憂鬱、糾結、自我否定、自我懷疑,所有的壞情緒一起湧了上來。



      後來有一個傢伙一把把我從負能量的泥淖中打撈了出來,這個傢伙叫──幸福體質。



      幸運的是,我是個自帶「幸福體質」的女人,我想這首先得益於我的原生家庭,我有一對非常恩愛而且懂得如何愛我的開明的父母,他們都是下過鄉的知識青年,而且互為知音,我的名字「青音」就是他們相愛的見證。更重要的是,多年來堅持學習心理學和運用心理學,讓我把我的「幸福體質」打造得更加堅韌有力。



      那如果「幸福體質」先天不足,又後天失調可怎麼辦?



      比如沒有夠好的原生家庭,從小有非常強烈的愛的匱乏感,長大以後又在一次次對他人索取愛的過程中心酸和心碎,那麼我們該如何從心開始,重塑自己的「幸福體質」呢?



      在這本書裡,我會告訴你一些方法。



      在開始閱讀前,請先將以下三個關鍵字牢牢記在心裡:



      幸福體質關鍵字一:我重要



      記得多年前作家畢淑敏有一篇散文叫〈我很重要〉,當年我在節目裡讀給聽眾的時候讀得心潮澎湃,鼻尖冒汗。但事實上女孩子們從小到大,大部分人都是生長在「我不重要」的語言環境裡──



      有很多的媽媽說:「你是女孩,早晚是要嫁人的,讀什麼名校,你沒你哥哥(你弟弟)重要。」



      有很多的爸爸說:「你跟你媽一樣,頭髮長見識短!」



      還有很多的老師會說:「這位女同學,你怎麼這麼爭強好勝呢!」



      你是女孩,別那麼愛出風頭,你不重要。



      你是女孩,別那麼多想法和主張,你不重要。



      你是女孩,受點委屈忍著就得了,你不重要……



      我有一個閨密告訴我,她從小就是家裡聲音最微弱的孩子,聲音微弱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弟弟跟她鬧著玩,一把把她推倒在了沙發上,一顆釘子扎進了她的小腿裡,可是當時她看爸爸媽媽好像在吵架,於是就一聲不敢吭地那麼坐著,忍著,等著,直到汩汩的鮮血流了一地。



      成年後的她,在戀愛中總是遇到不珍惜她的渣男,後來她患上了憂鬱症,也時常伴隨恐慌發作。



      從「我不重要」到「我很重要」,我們究竟該怎麼做呢?



      1.?? ?與原生家庭和解



      原生家庭現在是一個特別熱門的概念,但它其實不是心理學當中一個非常完整的理論體系。原生家庭理論跟心理學的結合最早可以追溯到佛洛伊德的時代,佛洛伊德將其歸結為:我們成年之後所有的人格缺陷,都跟我們不愉快的童年經歷有關。美國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卡倫·荷妮則直接歸納了來自父母的幾大「基本罪惡」,包括「冷漠」、「不守承諾」、「偏愛」、「羞辱」等,這些將對孩子產生嚴重的傷害和深刻的影響。



      心理學家弗里曼認為,人從家庭的經歷中,不可能沒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也就是說,沒有絕對完美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不足,將成為一個人後續人生的索求和追逐。比如,來自沒有安全感的家庭的人,往往會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作為一名心理學工作者,我還是深信雖然原生家庭對人有深刻的影響,但原生家庭只是人生成長的「有限責任公司」,有一段話是我在我的節目裡解決原生家庭的案例時會反覆強調的:「你的原生家庭,就是你的命運,但它也只能影響你的前半生;你後半生的命運,應該是成長,是愛。而心理學對人最大的意義,便是陪你成長,陪你學習愛。」



      如果一個成年人不能做到與原生家庭和解,那他其實還未真正長大。



      但和解不是和好,和解不是握手言歡,不是說父母曾經那樣地傷害了你,你就原諒他吧──你可能真的做不到,也很少有人會做到。



      所謂和解其實是承擔,你長大了,你不再把你所有的人生不幸福、不快樂、不如意、不成功,所有一切的責任全部丟給父母,丟給原生家庭。你可以從此放下怨恨,重新審視自己的父母,重新用平和的視角去看待他們,明白他們童年時也是沒有被好好愛過的孩子,而父母在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和糾葛的時候,也會幼稚糊塗得像個不懂事的孩子,他們其實也不會愛。當你明白了這一點,其實你就已經邁出了與原生家庭和解的第一步,然後承擔起自我成長的責任,把自己從怨懟的情緒裡拔出來,並且相信自己有能力讓自己活得更好。



      2.?? ?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在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很時髦的詞叫作「自我接納」。有太多人提過自我接納,可是你知道怎麼做才能真正自我接納嗎?



      你可以將「自我接納」的心理過程分為兩步:



      第一步,接受那些你不能改變的。



      比如,我的身高是我不能改變的;我的智商天賦是我不能改變的;我的原生家庭是我不能改變的;過去已經發生的那些糟糕、傷心的事情,是我不能改變的……那麼,我不要再跟它較勁了,我決定放過我自己。



      第二步:去改變那些你能改變的。



      我的身高是不能改變的,但是我可以穿上高跟鞋,我可以學會穿衣搭配、揚長避短,我可以挺胸收腹,讓自己看起來很有精氣神;我的智商天賦是我不能改變的,但我可以學習情緒管理、學習提升情商、學習自我成長、加強自我修煉;我的原生家庭是我不能改變的,但是我可以透過學習心理學知識,學會觀照和反思自己,學會從心理上重新養育自己,做自己的內在父母,不把原生家庭的羈絆和陰影帶到我的新生家庭裡,影響到我的孩子。過去已經發生的那些令我傷心的事情已經不能改變了,但是我可以從過去的事情中吸取經驗教訓,親手去創造未來更加幸福的人生。



      所以,請接受那些你不能改變的,去改變那些你能改變的──這才叫真正的自我接納。



      幸福體質關鍵字二:我值得



      你值得擁有──這幾乎成了一個被商家用爛的廣告語,將大大小小的節日全都變成了購物狂歡節。



      「女人嘛,就該對自己好一點。」這話是不是非常耳熟?



      可是女性這種「我值得」的心理配得感,僅僅表現在買大牌包包、買貴婦乳霜和買名貴衣飾上嗎?



      當你走到一台車前,會不會多停留幾秒鐘,等著身後跟你一起的男士幫你拉開車門,然後你優雅地說句「謝謝」?



      當你在飯局上,有人為你倒酒,你敢不敢不失禮貌地拒絕,說「謝謝,我不喝酒」?



      當有人稱讚你這件衣服真好看時,你是會大方地回應「謝謝哦,你今天這件也不錯」,還是會很局促不安地說「啊……啊……是嗎……有嗎……淘寶買的……很便宜」?讚美是人際關係中的玫瑰,可是你收到玫瑰時卻彷彿被刺扎了一樣慌亂無措,這是為什麼呢?



      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你能不能勇敢地用你的語言、氣勢和態度回擊對方:「我是好女人,但我不好欺負」?



      以上這些,你都是在告訴這世界:我是女人,我值得!



      為自己賦能,提升配得感,告訴自己我值得,你也需要做好兩件事:



      第一件事:修通你的自戀。



      自戀不是愛自己,自戀是在心裡永遠有一個更完美的自己作為想象和參照,於是不停挑剔現實中的自己,心裡永遠不得自在。所以,自戀恰恰是對自己的不愛!自戀的人時時刻刻在心裡有一個小判官,不停評判自己,也不斷評判別人。所以,那些對別人挑剔、抱怨、刻薄的人,其實她最嫌惡的是自己,也因此會對自己有著相當嚴苛的各種條條框框。因為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於是潛意識裡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溫柔對待,也不會充滿溫柔地對待他人。即便有時表現為溫和順從,但實質上過度的付出本身就是過度的索取。



      修通自戀,你需要讓心裡的小判官閉嘴,你要愛上自己真實的樣子。



      第二件事:提升感受力和享受力。



      看美景不只是為了發文,吃美食不只是為了自拍, 生活裡一切的美好是留給你靜心享用而非秀炫曬,少一點要秀給別人看的較勁,多一些樸素、寧靜、沉實的感受放在心裡,你要能讓自己沉浸在生活裡,認真感受一下春天對櫻花做了什麼……



      你要學會享受,享受一盞茶的氣韻,享受一隻燭的香氳,享受一個春暖的清晨、一個夏涼的暗夜、一個秋日的下午、一個初雪的午後。



      擁有感受力和享受力的前提是──有一顆不會被焦慮情緒裹挾的心。



      幸福體質關鍵字三:我可以



      你有沒有認真想過,這輩子打算賺到多少錢?一百萬?一千萬?



      還是你常常覺得:「我是個女人,我不可以有太大的野心?」



      如果你一直缺少行動和改變的力量,就請把你的財富夢想寫下來,掛在臥室的牆上──你覺得自己可以,你才真的可以。



      在心理上修通跟金錢的關係,也是女性自我賦能和自我成長的必經之路。



      金錢是存在於這世間來回流動的能量,你不努力提升能力去抓住它,它就會流動到別人那裡。



      賺錢是一條以金錢為座標的自我成長之旅,相較於男性,女性尤其需要這方面的成長。



      ──這些都是我在創業之後悟出的道理。



      而你要抓住金錢的能量,讓它來幫助你完成好好照顧家人的願望,幫助你在人世間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和人生豐盛的體驗,你就需要先不斷暗示自己──我可以。



      目標感+成就感=自信



      記好上面這個公式,以後別再找人問「我要怎麼做才能有自信」這種小女孩一般的問題了──行動力強的女人才最好命!



      「地球上一切的美麗源於太陽,地球上一切的美好源於人」。



      這是俄羅斯詩人普里什文的詩句,我在想,其實可以加一句:地球上一切的美麗源於太陽,地球上一切的美好源於人,地球上一切的美好源於我們女人。



      我重要──我值得──我可以。



      衷心祝願你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能獲得內心真正的豐盈和自在──請你有節制地愛他人,無條件地愛自己!因為愛比愛情更深厚。



      願你自帶幸福體質,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青音

    二○一九年十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