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詩羽雲裳
詩羽雲裳拂鳳毛。幾回東海釣金鼇。
銀河擬訪瓊花客,風雨迷離逐浪高。
江天廖廓
江天寥廓閱鴻濛。幽樹洪荒入剡中。
溪水澄藍芳草碧,橫塘風露挹仙風。
詩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早年讀詩學詩,十分隨意。後來在學校工作,很多時候也會講詩改詩,甚至參與公開活動,評詩論詩。因此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上,也就構成個人的詩意空間,既是興趣,也是生活。
詩是一種精煉的語言,言簡意賅,方便迅捷,三言兩語就可以表達當下的感覺,容易獲得很大的滿足感,引發共鳴。詩也是一種彈性的語言,通過形象表達出來,豐富想像,有時還可以帶出言外之意,感人更深了。讀者明白的,人間有情,同氣連枝,拈花微笑;讀者不理解的,有時勉強不來,不妨留下一些懸想空間,以待後緣了。很多時候,詩也是最寂寞的行業,只能享受孤獨自處,在天人交感中,散落於荒原之外。有時詩中深藏另一個的自我,彼此面對,交流訊息,相互認知,以至於不期而遇,通過詩的語言,凝固於時空之中。
《詩意空間》詩文合璧,構成短篇小品,以感性為主,唯美是尚,或者可以謂之「現代詩話」、「學詩心得」。本書分為兩輯:上輯《詩羽雲裳》,詩中的日子雲淡風輕,詩的羽毛翱翔於雲霄天際,雲想衣裳花想容,畫眉深淺,濃妝淡抹,描畫入時,自然顯出雍容的貴氣,智慧與美貌並重。用諧聲字來說,「詩語雲常」,也就換成了當代的食字遊戲,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切風平浪靜,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好像甚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詩羽雲裳》編織詩網,也是個人的「詩路歷程」,化成追憶的文本。下輯《江天寥廓》,換另一個名字也可以謂之「詩學多途」,時而參讀前輩高人的作品,吸納聲情意境;或者通過詩友的交流互動,深化生活體驗;有時更從學生的習作中,感受創意思維。詩學並沒有任何途轍可循,我們只能走一條自我的路。在寥廓的江天中守候,流淌著四時雲影,尋覓相遇的喜悅。
過去曾在《文匯報》寫過「詩詞漫步」的專欄,由1994年1月1 日至1997年10月30日,歷時三年零十個月,閱得1077篇,統計483737字。後來按內容加以整理,編為「詩詞漫步」、「滄海樓高」、「香江詩話」、「濠海風雲」、「粵海芳華」、「海納百川」、「神州光燦」、「清懷說詩」、「古典詩情」、「詞與生活」、「現代新詩」、「古今歌曲」十二單元,歷覽當代港澳、臺海、大陸及海外作品,包括古典詩詞、新詩、流行歌曲等。後來忙於其他工作,也就擱置下來,未作理會。現在重新選錄若干篇章,輕裝上道,略加補充訂正,基本的改動不大,依舊保存二十多年前的情懷心態,並非今日之我。上輯《詩羽雲裳》錄114篇,下輯《江天寥廓》輯115篇,共選229篇。本書只是一些零碎的雜感,缺乏體系可言,想到就寫,點到即止。詩路悠長,風絮飄飛,雪泥鴻爪,迥立蒼茫,?為一集,竟然也能鑄成新穎的感覺,構成個人的城巿詩觀,以及在詩意空間裏流淌過的記認。
黃坤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