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民法總則

民法總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6002
葉啟洲
元照出版
2021年9月01日
187.00  元
HK$ 168.3  






ISBN:9789575116002
  • 叢書系列:民事實體法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7 x 23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民事實體法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民法











      ◎民法總則是民法五編之中,民法學習者最早接觸,但也最難理解的一個單元。原因在於它使用了許多的高度抽象的概念,而且它的解釋適用,都不可避免地會與債編、物權編及身分法產生連結,對初學者增加了吸收上的難度。



      ◎本書之撰寫,是以初學民法者為主要對象,各章節均編寫案例,與基礎理論搭配說明,以輔助讀者理解高度抽象的民法概念與基本原理。



      ◎本書蒐集整理重要判決見解,俾便讀者得以掌握民法學理在實際案例上的運用成果。


     







    使用說明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民法的意義�1

    第一項 民法為一般性之私法�2

    第二項 民法為實體法�4

    第二節 民法的法源�4

    第一項 「法源」的意義�4

    第二項 民法的法源�5

    第三節 民法典的結構與立法原則�20

    第一項 民法之形式結構�21

    第二項 民法之立法原則�23

    第四節 民法之效力�26

    第一項 時間上效力�26

    第二項 人與地的效力�33

    第五節 民法的適用、解釋與補充�34

    第一項 法律適用�34

    第二項 法律的「準用」�41

    第三項 法律漏洞的補充�41

    第六節 法律行為基本概念與分類�50

    第一項 單獨行為、契約行為與共同行為�51

    第二項 債權行為、物權行為、準物權行為�53

    第三項 負擔行為、處分行為�54

    第七節 權利體系�58

    第一項 意 義�59

    第二項 權利的分類�59



    第二章 權利主體(一)——自然人及其各項法律上的能力

    第一節 權利能力�65

    第一項 意 義�66

    第二項 開始與結束�66

    第二節 行為能力�69

    第一項 意 義�70

    第二項 完全行為能力人�71

    第三項 無行為能力人�73

    第四項 限制行為能力人�76

    第三節 責任能力�88

    第一項 侵權責任能力�88

    第二項 債務不履行責任能力�89

    第四節 人格權之保護�89

    第一項 人格權的內涵�90

    第二項 人格權的保護機制�93

    第三項 姓名權之保護�99

    第五節 住所與居所�100

    第一項 意 義�100

    第二項 要件與種類�100

    第三項 居 所�101

    第六節 死亡宣告�102

    第一項 死亡宣告之意義�102

    第二項 死亡宣告之要件�103

    第三項 死亡宣告的效力�106

    第四項 失蹤人復歸的法律關係處理�107



    第三章 權利主體(二)——法人及其各項法律上之能力

    第一節 法人本質論與法人能力的關連�111

    第一項 法人否認說與法人擬制說�112

    第二項 法人實在說�112

    第二節 法人之成立、監督、消滅與其機關�122

    第一項 法人之成立與消滅�122

    第二項 法人之機關�125

    第三節 社團法人�126

    第一項 意 義�126

    第二項 種 類�126

    第三項 社團的設立�127

    第四項 總會之召集與決議�128

    第五項 社 員�132

    第六項 無權利能力社團�133

    第四節 財團法人�136

    第一項 意 義�136

    第二項 種 類�137

    第三項 財團的設立�139

    第四項 財團之運作與監督�141

    第五項 財團之消滅�143

    第五節 特別法上的法人�144

    第一項 祭祀公業�144

    第二項 學校法人�146

    第三項 寺 廟�146

    第六節 外國法人�147



    第四章 權利客體——物

    第一節 權利客體之概念�149

    第一項 各種權利的客體�150

    第二項 「物」在民法總則中的地位�152

    第二節 物�153

    第一項 物之基本概念�154

    第二項 物之分類�157



    第五章 權利變動論(一)——法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

    第一節 概 論�167

    第一項 權利變動之事由�168

    第二項 「法律行為」在權利變動原因中的地位�173

    第二節 法律行為之成立要件�173

    第一項 概 說�174

    第二項 當事人�175

    第三項 標 的�176

    第四項 意思表示�176

    第五項 特別成立要件�195

    第三節 法律行為之生效要件�204

    第一項 當事人須有行為能力與意思能力�204

    第二項 標的須適法、可能、妥當�205

    第三項 意思表示須健全(內外一致且自由)�235

    第四項 約定之特別生效要件�273

    第五項 處分行為之特別生效要件──處分權�291

    第六項 代理行為之特別生效要件──代理權�318

    第七項 法律行為欠缺生效要件時的法律效果�318



    第六章 權利變動論(二)——代理

    第一節 概 說�333

    第一項 代理之意義�334

    第二項 代理與其他類似概念�335

    第二節 代理制度的適用範圍�337

    第三節 顯名代理與隱名代理�339

    第四節 代理權之發生�340

    第一項 法律規定�340

    第二項 授權行為�340

    第五節 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之限制──利益衝突之避免�345

    第一項 禁止自己與雙方代理之原則�346

    第二項 適法的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347

    第六節 代理行為之效果�349

    第一項 有權代理�350

    第二項 無權代理�355



    第七章 期日與期間

    第一節 概 說�375

    第二節 期日的意義與展延�375

    第一項 期日的意義�375

    第二項 期日的展延�376

    第三節 期間的意義與計算�376

    第一項 期間的意義�376

    第二項 期間的計算�377



    第八章 消滅時效

    第一節 消滅時效之意義與理論基礎�384

    第二節 消滅時效與除斥期間的差異�385

    第一項 意義與適用客體�385

    第二項 期間長短與計算�386

    第三項 期間屆滿之法律效果�387

    第三節 消滅時效之客體�387

    第一項 債權之請求權�387

    第二項 物權之請求權�387

    第三項 基於人格權所生之請求權�392

    第四項 基於身分權所生之請求權�394

    第四節 消滅時效之期間�395

    第一項 時效期間之性質�396

    第二項 一般時效期間�396

    第三項 短期時效期間�396

    第四項 時效期間之計算�403

    第五節 時效中斷�406

    第一項 時效中斷的意義�406

    第二項 時效中斷的事由�407

    第三項 時效中斷後之效果�414

    第四項 時效中斷與「時效停止進行」之差異�416

    第六節 消滅時效之不完成�418

    第一項 時效不完成的意義�419

    第二項 時效不完成的事由�419

    第七節 時效完成之效果�423

    第一項 抗辯權之發生�424

    第二項 對從權利之效力�427



    第九章 權利之行使

    第一節 行使權利及履行義務之原則�429

    第一項 禁止違反公共利益的權利行使�430

    第二項 禁止權利濫用�433

    第三項 誠信原則�441

    第二節 權利之自力救濟�453

    第一項 正當防衛�454

    第二項 緊急避難�457

    第三項 自助行為�459



    索 引�465









      在諸多師長、前輩的鉅作面前,要再寫一本民法總則的書籍,其實需要無比的勇氣。筆者濫竽民法總則的教學多年,偶爾興起把講義編寫成書的念頭,但一讀到前輩們的大作,總是很快地就打退堂鼓。今年付諸行動把它完成,一方面是藉此留下教學思考的紀錄,履行幾年前對自己的承諾;另一方面希望能把這個高度抽象的科目與初學者之間的距離,再拉近一點點。為此,本書在各章節盡量編寫基礎案例,並在理論及法條解說之後,套用到相關案例做簡短說明,以協助讀者理解其運用方式。



      本書初稿完成於COVID-19三級警戒期間,這個病毒徹底改變了我們原本的生活方式,但也讓我在原本繁忙的教學研究事務中,可以騰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家人以及寫作本書。在暑假期間倉促成書,自知這是一本不成熟的著作,疏漏之處必然很多,尚請前輩、學界同行及實務界的先進海涵與指正。



      在學習民法的路上,受教於諸多師長的指導,例如曾世雄老師在民法總則的啟蒙;邱聰智老師在債法的醍醐灌頂;林秀雄老師開啟我身分法與財產法的不同思維;詹森林老師扎實的判決研究與保護消費者的堅持;王澤鑑老師在比較民法以及德國法釋義學的深刻啟發;Hohloch教授悠遊於債法、身分法與國際私法的宏觀視野。諸位師長都是我景仰和學習的典範,謹致上無限的感謝!



      本書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編輯校對作業而問世,必須感謝 元照出版公司編輯部同仁極有效率的編務工作,以及李家徹律師、 林怡彤律師、金家豪律師、吳承軒律師和葉恬甯同學犧牲假日細心校對。



      疫情警戒下的寫作期間,先母因病辭世,謹以不捨與想念之情,將本書獻給 先母陳秀鳳女士,感謝她的生養之恩。願她在天上一切安好,不再受病痛折磨。


    葉啟洲

    2021年8月於木柵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