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焦慮是你的隱性天賦:倫敦大學心理諮商博士帶你看清負面情緒的強大力量

焦慮是你的隱性天賦:倫敦大學心理諮商博士帶你看清負面情緒的強大力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37876
尹依依
圓神
2021年10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1337876
  • 叢書系列:勵志書系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0.8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勵志書系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那個在嘈雜路上戴著耳機的你,

    那個在地鐵上盡量保持直視而避免和陌生人對視的你,

    那個動不動想要把自己藏起來的你,

    那個寧願傳訊息也不願打電話的你,

    那個寧願被當作沒禮貌也不願意主動打招呼的你……

    其實你內心的能量,可以撬動地球!——摘自內文



      生活的外在有各種困難,造成我們內在的各種軟弱,使我們焦慮。既然焦慮無法避免,何不讓我們思考看看如何利用焦慮的力量,使它成為我們隱形的天賦,但我們把人生路走得更遠、更順暢?



      本書作者身為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心理諮商博士,臨床經驗豐富。她剖析真實個案,揭示善用焦慮能強化人的預判力、專注力和執行力,使人身心更強健。書中還用簡單的量表,協助掌握個體焦慮的狀況,真實面對自己的情緒,主動地去思考解決問題。



      或許每一次的成長都伴隨著挑戰和痛苦,但是我們可以逆轉,將所有的負面情緒,轉換成屬於自己的強大能量!



    本書特色



      ★焦慮的另一面,是超強的預判力、專注力和執行力!



      ★一萬小時臨床經驗,陪伴你與焦慮握手言和!倫敦私人診所心理諮商師教你,管理今日的焦慮,化為明日成就的動力!

    ?


     





    序言 所有的掙扎都值得被看見



    Chapter 1每種情緒的強大力量

    焦慮是一種被嚴重低估的能量

    憂鬱症:心靈感冒可治療

    真實比完美「美」多了

    當你放棄對安全感的追求,就真的踏實了

    如何安放「玻璃心」?

    如何跳出「我是受害者」的惡性循環?

    逆商:超越困難的能力

    走出傷害只需要這四步

    感謝那些不曾殺死你的經歷

    讓犯過的錯誤為我所用



    Chapter 2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情緒是讀懂人心的密碼

    內向性格不需要被改正

    很自卑,怎麼辦?

    自戀的B面可能是自卑

    自憐:我真倒楣,我渴望被拯救

    別把脆弱當成弱點

    對立性思維會讓我們墮入深淵

    期待是怨恨的源頭

    女性有野心是個缺點嗎?

    老去帶來的,不只有焦慮



    Chapter 3重拾邊界感,做回真實的自己

    邊界感:健康關係的前提

    為什麼愛會令我窒息?

    越內疚,越疏離

    濫好人:為什麼付出的總是我?

    Yes or No,隱藏著我們內心的恐懼

    無法抑制的控制欲

    妳和母親的關係,決定妳和世界的關係

    那些結婚前我希望自己知道的事

    當女人成為母親

    如果有人問你「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

    死亡教會我們的事

    ?





    序言



    所有的掙扎都值得被看見




      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這麼多年,我常常會問自己:人生為什麼如此艱難?每一天,當我目睹病人的痛苦,當我面臨各種挑戰時,就會想,這個世界真的有所謂的幸福嗎?我們終其一生,經歷那麼多苦難,究竟有什麼意義?苦難到底教會了我們怎樣的道理?



      很多人說心理諮商師是在吸收世界的全部負能量,事實恰恰相反。雖然我診治過許多遭遇坎坷和面臨困惑的個案,但是,但凡決定來接受諮商的,都是在掙扎中努力尋找出路的人,那種向上的力量特別寶貴。我們與命運之間的搏鬥和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痛苦,會造就現在和未來更堅強、更豐滿的自己。痛苦中才能看見最真實的人性。只有經歷過痛苦,才會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做為一名心理諮商師,我一直相信,我的工作是陪伴個案走上尋找自我價值和生活勇氣的旅程,使他們能夠面對生活的真相,能夠有勇氣、有擔當、有樂趣地去過自己的閃亮人生。



      「心理諮商有用嗎?」這是我從事心理諮商工作以來被問過最多的問題。接受心理諮商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耐心,也不能一步到位地解決任何問題,但心理學確實是在以科學和嚴謹的態度,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理論上,今天已經有充分的研究證據表明,心理學可以描述、解釋、預測人類行為和對人類行為產生影響。而實踐中,臨床心理學家和包括我在內的心理諮商學家,也可以透過談話治療來說明個案改變行為模式,重塑人生體驗,提高生活品質。心理學知識雖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是在建立自我方面,一定有用。



      每一個成年人都不缺艱難的人生故事。誰不是在深夜裡痛哭過,第二天醒來還要滿血復活?誰不曾傷過、痛過、灰心喪氣過,但還是爬起來,擦擦身上的泥土,甩掉過去的沉重?人生確實很艱難,而我們總是把這些艱難隱藏起來,捂成一道道隱祕的傷口。如果能夠分享,會不會好過一點?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來分享我的體會。我是尹依依,是倫敦大學學院的心理諮商博士,是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商師。同時,我也是一名時刻面臨著各種挑戰的女性,和大家一樣。幸好我學了心理學,再加上不斷地實踐,我慢慢學會了如何更舒服地和自己相處,學會了看見掙扎,自己的和別人的。



      糟糕的原生家庭,我有。十一歲那年,父母在漫長的爭執、暴力中結束了他們的婚姻。我從小就輾轉於東北和上海兩地,並不是在他們身邊長大的。我那時年紀雖小,但也知道,這次分離之後,我的所去所從將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失敗的婚姻中不存在贏家,每個人都經歷了一場創傷,更可惜的是他們連最後的體面也做不到—離婚協議是在父親對母親大打出手之後簽署的。



      那時的我,做為他們的孩子,感到無地自容。那些經歷所帶來的羞愧和自卑貫穿了我整個青少年時期,直到現在也會偶爾跑出來和我較勁。與自卑和羞愧相伴的,還有「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因為父母一再強調,他們是為了我才忍受著婚姻的苦。



      小學五年級,胖胖的我帶著外地口音,轉學到了上海,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無盡的嘲笑,基本上就是一個被霸凌的典型例子。能怎麼辦呢?還是忍吧!就是從那時開始,「忍」變成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教條,因為內心深信沒有人會在乎我的感受。抱著孤獨求生者的態度在人生裡起伏,覺得熬不過去了,再咬咬牙就好。



      職場和工作上的困惑,我有。從英國讀完市場行銷的科系回中國後,我順利進入了一家國際廣告公司工作,每天忙到不可開交,經常熬夜加班,這種感覺,做過乙方的都知道。當時為了工作,我甚至創下了七天只睡七個小時的紀錄。但辛苦有回報,升職也算很快,在這個過程中,我還讀了個國際傳媒碩士替自己加分。在轉行之前,我擔任的是愛德曼公關公司上海區客戶總監。然而,時間越長,我就越覺得自己是戴著假面具在工作的。最好的狀態都留給了客戶,而自己內心的困惑,則直接被忽視了。慢慢地,生活習慣、健康狀況都一塌糊塗。幾經考慮,我才終於決定轉行,去英國讀心理學。這個決定幾乎用完了我在職場中積累的所有勇氣,因為在工作顛峰期放棄一切,三十出頭再去重修大學本科,在當時來說簡直太冒險了。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懂得,要學會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轉行和學業上的掙扎,我也有。決定去英國讀心理學之後,我從頭修讀了心理學本科課程,又申請了倫敦大學學院的心理諮商碩博連讀課程。看似順利,等待著我的卻是更多挑戰。我的博士第一年只能用「可怕」二字來形容。前兩篇論文選題都沒有通過,對研究項目也是一籌莫展,自信心簡直被碾得粉碎。每天都想放棄,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熬完第一年,拿到碩士學位的時候,真覺得脫了一層皮。



      但我還是熬下來了,三年之後,我成了整個年級唯一的三年博士畢業的學生(正常都是四年至五年)。現在,四十歲的我,每天在寸土寸金的倫敦市中心最著名的私人診所裡,滿懷對心理諮商職業的尊重和熱情,等待著預約者的到來。百般掙扎後,我終於完成了轉行的目標,在職業上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情感和婚姻上的困惑,我當然也有。我沒有完整家庭的成長範本可以參考,只能一次次在受傷中學習。缺乏對自己的了解、對健康關係的認知,所以一路上難免傷人傷己,頭破血流。雖然現在找到了可以攜手的好伴侶,但也明白兩人相處著實不易。責任和愛的較量,激情和舒適的衝突,依賴和獨立的抗衡,雙方成長速度和對未來的期許的差異等等,都可能在婚姻裡引起震盪,牽一髮而動全身。



      我現在依然思考著婚姻在不同階段的意義。因為思考,所以更加確信,人生的路不是綁定了婚姻就綁定了安全帶。婚姻不是人生的必修課,甚至都算不上一道附加題,而是你人生多元化選擇中的一種生活方式。無論你正擁有婚姻,渴望婚姻,還是拒絕婚姻,都得付出相應的努力和代價,僅此而已。



      為人母的困惑,我也有。讀博士的第一年,我不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且還心懷對新生兒的歉疚。所以,做為母親,我也有著很多困惑。到底是應該努力寫論文,還是應該多陪陪孩子呢?因為母親負有養育責任,我是不是不應該追求自己的事業?我能夠都做好嗎?能平衡嗎?「母親」這個稱呼帶著全世界最多的愛,同時也帶著全世界最重的責任,就好像一頂沉重的皇冠一樣,有時候會壓得我們抬不起頭。另外,怎樣才算是一個好母親呢?我到現在也沒有標準答案。雖然掌握了許多心理學知識,可還是會因為孩子考試沒考好而糾結和內疚。但是,我也因為養育孩子而更加了解自己了。因為愛他,我也學會了更加愛自己。因為見證他的成長,我也學習了更多知識。愛和治癒,是我從母親這個角色裡得到的禮物。



      你看,我並沒有主角光環。我的每一次成長都伴隨著挑戰和痛苦。曾經過低的自我認同和自我貶低差點惡化成生活的準則—對自己苛刻地秉行不接受、不贊同、不關懷、不表揚、不安撫這五大原則,而自我鞭撻則造成了焦慮。



      感謝心理學,現在,我懂得挑戰既定的生活準則;現在,我會在平時就注意穩固自信心、接受自我,不會等到「災後」再去重建,因為災後重建需要從廢墟裡一塊一塊把自己找出來,然後重新拼湊,只會困難得多。我還意識到,過去長期的自我懷疑使我總在換位思考,因而給了我敏銳的同理心能力。能夠看見隱藏的痛苦並啟發他人改變,成了我現在工作中最寶貴的技能。



      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有很多機會看到月亮的暗面、光環的背面。說實話,我不曾見過一種完美的人生,卻見過很多因掙扎而動人的靈魂。我將自己和個案們的故事寫在這本書中,你將看到的不是所謂人生贏家的幸福範本—那不可能是人生的常態。起伏著、掙扎著、改變著、堅持著、喜悅著、失去著……這才是我想分享的真實的人生。怎麼去面對生命裡的這些過程,是我可以給你的「實戰」經驗。因為,我就是那個和你一起突圍的戰友。



      過去固然無法改變,但當下的自我察覺和改變,是完全可行的。而改變就需要我們去反思,去探求,最重要的是學習接受真實的自己,從而找到人生的方向。學著有意識地改變行為,鼓勵自己哪怕一點點的小變化,珍惜挑戰給我們帶來的成長。也許你對心理學還有很多誤解,也許你對人生還有很多困惑,請相信我,真的沒關係。我們可以改變自己,雖然這並不容易,但我會陪伴你。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卡爾.羅傑斯曾經說過:「我們只有徹底地接受自己的真實存在,才能夠有所變化,才能夠超越自己的現有存在樣式。那時,變化在不經意之間就會發生。」他還認為:「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狀態;它是一個方向,而不是終點。」



      能夠面對真實的自己,才是最珍貴的自癒能力。人生確實滿是泥濘,但那也不妨礙我們自己開出花。認識自我,珍惜當下,嚮往美好,讓我們一起啟程吧!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