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賽德克族文化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009420
田哲益,Watan Diro,余秀娥
晨星
2021年9月12日
150.00 元
HK$ 127.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009420
叢書系列:
台灣原住民系列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台灣原住民系列
分
類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民族學/風土民俗
同
類
書
推
薦
毒藥貓理論(修訂版):恐懼與暴力的社會根源
拜、請:信仰與文化的綻放
神隱:來自異界的誘惑
The Brave Ones:新住民故事
哇,原來頭腦這麼厲害!:進入記憶、感官與心智的神奇世界
內
容
簡
介
南投縣仁愛鄉是賽德克族的祖居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為高山峻嶺,風景美不勝收,也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和多樣性的文化型態與內涵,其獨特的生活美學與人文資源,已成為台灣文化資產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本書從賽德克族的始祖神話開始,深層敘述賽德克族傳統領域的生存觀、巫醫與徵兆、文面、獵首、夢占、鳥占、基督宗教信仰、婚喪禮俗、飲食、建築、娛樂、工藝、植物、語文,到霧社事件等主題,及其背後深刻的waya/gaya文化意義。成書期間,作者並多方實際訪查,賦予賽德克族的神話與傳說、史實與文化、生活美學與智慧,最為完整而精華的呈現。
本書特色
1.完整呈現從賽德克族始祖神話,到巫醫與徵兆、文面、獵首、夢占、鳥占、基督宗教信仰、婚喪禮俗、飲食建築、娛樂、工藝、植物、語文等文化表徵,及其背後深刻的Waya/Gaya文化意義。
2.首次完整呈現賽德克族歷史意識,並實際訪查探討賽德克族傳統文化的專著。
目
錄
作者序
第一章 賽德克族始祖與部落起源說
第二章 賽德克族正名運動
第三章 賽德克族分布地區與領域
第四章 賽德克族社會組織
第五章 賽德克族傳統領域的生存概念
第六章 賽德克族的律法waya�gaya信仰
第七章 賽德克族傳統祭儀
第八章 賽德克族mpsapuh 巫醫(傳統醫師)及祭師與徵兆信仰
第九章 賽德克族btasan�ptasan 文面文化與宗教信仰
第十章 賽德克族信仰基督宗教
第十一章 基督宗教對賽德克族文化傳承之積極關懷
第十二章 賽德克族婚姻禮俗與基督教化
第十三章 賽德克族喪葬禮俗與基督教化
第十四章 賽德克族傳統飲食習俗
第十五章 賽德克族傳統建築
第十六章 賽德克族歌謠與舞蹈
第十七章 賽德克族精湛的織布藝術與傳承
第十八章 賽德克族的編器與工藝藝術
第十九章 賽德克族自然資源之利用與應用
第二十章 賽德克族語文特色
第二一章 賽德克族戰役
序
作者序
台灣是一個族群多元的社會,族群文化的多樣性構築了台灣豐富的文化型態與內涵,原住民獨特的生活美學,已然成為台灣文化資產無法割裂的一部分。
整個台灣原住民族,在不同的年代常有不同的稱呼,如日本國內將台灣原住民族統稱為「高砂族」,現今的台灣學者將台灣原住民族泛稱為「南島民族」,期間尚有「高山族」、「山地同胞」、「平地山胞」等不同的稱呼,但不論以任何名稱來稱呼台灣原住民族,其各族固有的自稱用語是永遠不變的,以賽德克族群為例,自古即自稱為Seejiq�Sediq�Seediq,且習以自稱Seejiq Balay�Sediq Balay�Seediq Bale,今被音譯為「賽德克」。
東華大學姚瑜教授說:「台灣原住民傳統工藝美術是基於原住民族祖先世代的生活經驗而不斷完善發展形成的,它呈現出每個族群所獨有的生活經驗、傳統信仰的歷史沿革和審美特質」。
2007年9月13日,聯合國正式通過「國際/世界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其中第三條規定「原住民族享有自決權。根據此項權利,他們可自由決定自己的政治地位,自由謀求自身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台灣原住民族基本法第四條也提到「政府應依原住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平等地位及自主發展,實行原住民族自治……」,一再強調「民族自決」之重要性。
尊重民族自決的結果,是我們重思原住民族自主性發展,並面對社會轉型正義的重要課題,這是普世的價值。耆老對於文化流逝的擔憂,以及部落青年對文化全然不知的狀況,可顯示出文化傳承之急迫性。
部落社區發展觀光產業,但是文化也是重要的環節,若能以文化體驗為手法,文化一定能夠傳承下去。
南投縣仁愛鄉是賽德克族的大本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為高山峻嶺,沿線風景美不勝收,也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和多樣性的人文資源,境內許多地方已成為著名的自然觀光勝地。許多部落也朝觀光導覽、文化生態旅遊等方向,做為部落發展經濟的方式之一,但觀光所帶來的衝擊也影響了部落居民原有的步調,無疑地也間接破壞了當地自然環境。
透過觀光,在經濟方面確實得以生存,但文化是否得以永續流傳呢?要應付這個危機,唯一的方法只有原住民族群意識的覺醒及重振文化的決心。
傳統原民部落在面對社會變遷時,往往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如傳統文化流失、生態破壞等,因此需要眾多法令以規範不同行為。
1895年以後,日本軍閥為了高山森林的資源,如紅豆杉、檜木、柳杉(qulic)、樟樹(cakus)、礦石等,開始「撫原」、「理原」(理原政策),先是安撫不成,進而以武力強壓。賽德克族人的傳統宗教信仰、祖靈崇拜、圖騰(文面)文化,經過殖民者的刻意破壞,幾乎已經蕩然無存。雖然傳統已經不復存在,也很難再尋回過去的光輝,但是,記取傳統文化的精神並發揚光大,卻是值得我們努力的方向。
文化的薪傳必須是身體力行,才能真正認識自己,並進而提昇與增進族群間相互尊重,分享彼此間的精神生活與文化內涵,建構新的人生價值觀與未來願景。
本書從賽德克族的始祖神話開始,深層敘述賽德克族傳統領域的生存觀、巫醫及徵兆、文面、獵首、夢占、鳥占、基督宗教信仰、婚喪禮俗、飲食建築、娛樂、工藝、植物、語文,到霧社事件等文化表徵、及其背後深刻的Waya�Gaya文化意義。
本書之成書多經實際訪查,可以說把賽德克族的文化精華全都記載於本書中,惟賽德克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恐怕不是作者能夠完全體悟與理解,內容若有疏漏與不足之處,祈先進學者不吝指教,我們會非常感激您。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