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總序 1
目次 1
第一章 現代漢語語法單位 1
一 關於現代漢語語法單位 1
二 語素 11
三 詞 13
四 短語 16
五 句子 18
六 句群 20
七 語法單位間的聯繫和區別 21
八 確定各級句法單位的方法 28
第二章 漢語詞類問題 37
一 漢語詞類問題研究簡史 37
二 現代漢語詞類研究的現狀和問題 52
三 考察詞類問題的理論原則和方法 75
四 考察結果 77
五 漢語的詞類系統 95
第三章 漢語的短語結構 157
一 短語的定義 157
二 短語的分類 162
三 短語的句法功能 178
四 短語研究簡史 180
第四章 漢語的句子類型 183
一 研究句子類型的重要性和研究的方法 183
二 研究階段及特點 185
三 有關句型研究 193
四 句類 209
五 句模 210
第五章 篇章研究 243
一 篇章與篇章語言學 243
二 篇章語言學的建立和發展 247
三 不同取向的篇章觀和分析方法 250
四 語篇的特徵 268
五 語篇的判定 275
六 語篇研究的主要內容 277
七 結語 310
第六章 漢語語法特點 313
一 語言學家對漢語語法特點的認識 313
二 現代漢語語法的特點 321
三 古代漢語語法的特點 341
四 漢語語法的發展趨勢 345
第七章 話題研究 349
一 話題概說 349
二 話題的結構位置 384
三 話題標記 387
四 話題的語義關係及其句法表現 395
五 話題的指稱特點 396
六 話題的轄域與層級 398
七 話題的定指與不定指 403
八 話題的話語功能與話語環境 406
九 話題結構與漢語的語序類型 409
第八章 結構功能語法 411
一 結構功能語法產生的背景 411
二 結構功能語法的特點 415
三 布拉格學派的詞法學研究 422
四 布拉格學派的句法學研究 423
五 句型和謂語類 438
六 結構功能語言研究的重要術語範疇 446
七 結構功能語言研究範圍 448
八 結構功能語法研究前景 449
第九章 系統功能語法 453
一 系統功能語法學派的興起 453
二 系統語法與功能語法 454
三 系統功能思想理論 459
四 系統功能語法學派的內外比較 471
五 系統功能語法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472
六 系統功能語法在漢語研究中的應用 485
七 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的不足 511
第十章 詞彙語法理論與漢語句法研究 513
一 理論基礎 513
二 詞彙語法(Lexicon-Grammar)的操作原理 525
三 詞彙與語法的互動,是詞彙語法的主線 530
第十一章 漢語語義語法範疇 533
一 語義語法範疇 533
二 語義語法範疇研究是對傳統語法研究的繼承、發展與創新 543
三 語義語法範疇的性質 544
四 範疇的分析方法 546
五 範疇與範疇研究的價值 549
六 語義結構和語法結構 551
七 漢語語法範疇的研究 559
八 語義語法範疇的分類 569
九 胡明揚、馬慶株等關於漢語語義語法範疇問題的研究 571
十 語義語法範疇研究的重要意義 582
第十二章 漢語教學語法研究 585
一 教學語法的定義和特點 585
二 教學語法的研究發展過程 590
三 教學語法的內容 596
四 教學語法體系的建立及應用 597
第十三章 漢語語法分析的理論探索與分析方法的嬗變 615
一 漢語語法分析理論的探索 615
二 漢語句法分析方法的嬗變 633
第十四章 語法研究中的十大關係 661
一 形式和意義 661
二 靜態和動態 663
三 生成和分析 664
四 結構和功能 666
五 語言和話語 667
六 漢語與他族語 669
七 組合和聚合 670
八 規律和例外 672
九 事實和理論 674
十 繼承和創造 676
第十五章 三個平面語法理論 679
一 三個平面理論的由來 679
二 三個平面理論建立和完善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 681
三 三個平面的理論基礎 686
四 三個平面研究的主要內容 690
五 三個平面之間的關係 692
六 三個平面理論的價值 697
七 需要完善的問題 705
八 語法研究中的「兩個三角」和「三個平面」 714
第十六章 漢語語法本位論研究 727
一 什麼是語法本位 727
二 各種語法本位學說的要點 728
三 關於各種語法本位學說的評析 738
四 本位論研究的趨向 751
五 現代漢語語法特點和研究本位的關係 752
六 語法本位和漢語語法研究 754
第十七章 漢語配價語法研究 761
一 配價的概念 761
二 配價溯源 761
三 漢語配價法研究的興起和發展 763
四 配價的性質 765
五 配價的確定 768
六 配價的分類 777
七 配價與句法結構、語義結構的關係 780
八 配價理論在漢語中的具體運用 781
第十八章 漢語語法化問題 789
一 引言 789
二 語法化的含義及歷史現狀 790
三 語法化的特徵規律 821
四 語法化的機制 829
第十九章 符號和信息 843
一 符號 843
二 從符號學的角度看語法 848
三 信息 859
四 語言符號的民族文化特徵 868
第二十章 認知語法 873
一 定義 873
二 國外認知語法研究 873
三 漢語的「認知語法」研究 887
第二十一章 漢語語法學簡史 903
一 古代的漢語語法研究 903
二 近、現代的漢語語法研究 905
三 當代漢語語法研究 911
參考文獻 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