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嘉家有本環保經:嘉義慈濟環保教育站的故事

嘉家有本環保經:嘉義慈濟環保教育站的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796155
嘉義人文真善美志工
布克文化
2021年8月14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0796155
  • 叢書系列:學習館
  • 規格:平裝 / 264頁 / 21 x 14.8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學習館


  • 宗教命理 > 宗教概論











    小小的環保站,卻有大大的道理。

    許多碩士、博士生及大學教授來此,跟著志工實做環保;

    老菩薩說出的一口環保經,令他們歎為觀止。

    環保站是老人的輕安居、中壯年人滋養慧命的所在;

    它也是孩子的環保教育站,

    人人在此學到尊重物命、與天地共生息的智慧。

    ?

    ??? 90年代,全臺多個縣市為滿溢的垃圾所苦,政府緊急規劃興建焚化爐,卻緩不濟急。在臺中新民商工的一場大型演講中,證嚴上人呼籲大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資源不會消耗,還可以再生。」兩個月後,一位楊小姐捐出第一筆資源回收所得;於是,全臺各地的環保站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

    ??? 30年來,在全球18個國家、地區,慈濟設置了534個大型環保教育站、8,238個環保點,總計有110,104位環保志工投入環保志業,以行動守護地球。嘉義慈濟環保教育站不僅發揮環保教育的功能,更照顧長者身心、提供社區弱勢者關懷,結合慈善、環保與教育,讓社區如一大家庭,長者安之,少者懷之。

    ?

    證嚴上人開示〉最美的人生

    ??? 慈濟推動環保,已經三十多年了,環保志工很真、很誠,為了清淨大地,付出無所求;有時候天未亮就出門回收資源,夕陽西下還沒有收工。還有些志工雖然年紀大,但還是很用「力」,以心力、體力、智慧力造福社會;他們一生為家、為社會、為慈濟、為環保辛勞,歲月的痕跡寫在他們的手上,證明他們這輩子多麼實用!

    ??? 如果要跟這群環保志工計算,一般以工時算工資,怎麼算也算不清,他們很珍惜時間,珍惜還能做事的每一分、每一秒,點點滴滴細膩地做,用雙手來保護地球,這分精神是無價之寶。

    ??? 像是嘉義環保志工「阿通姆」──游素蓮老菩薩,每次到雲林、嘉義,一定會聽到她爽朗宏亮的笑聲;只要她和老伴到來,大家總是笑聲不斷,是一對非常開朗的老夫妻。老夫妻一輩子為了家庭,承擔過千千萬萬斤的重量,不只養家、栽培子女,還務農供應糧食給社會大眾,彎腰低頭做農事,做得骨骼都變形了,還是那樣地樂觀!無論人生多麼勞碌,阿通姆總是笑容滿面、滿口感恩。聽她描述工作中的樂趣,讓人深切體會到,人生真正的快樂,其實不在擁有多少物質,而是在於心靈的感受。

    ??? 人的欲念無窮,所需要的物資就難以限量;消費得越多,垃圾就越多。環保志工出於一片不忍之心,人丟我撿;即使有些回收物品,回收商認為沒有價值,不願意回收,志工還是把這些物品一一撿回來,仔細清理,盡量讓回收物不要被當成垃圾焚燒或者掩埋。

    ??? 人人合心共濟,回歸清淨本性,彼此之間沒有利害得失,共同一個方向,無私大愛配合起來,你出力,我也出力,力量就能相加,這就是最真、最誠的協力之善。他們把人生用得很美,這就是「最美的人生」!

    ??? 現在的地球四大不調,災難頻傳,需要每一個人來共同守護。期待人人轉識成智,轉「享受的智識」,成為「保育的智慧」。用誠懇的心懺悔——降低欲念,節省用物,不要讓自然資源枯竭;虔誠齋戒,不要為了口欲濫殺動物,才不會再造作業力。人人展現「感恩、尊重、愛」,茹素與環保,讓社會更健康。

    ??? 天蓋之下、地載之上,在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地球上,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正在被危機包圍,不論是各地災難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有許多慈濟沒有因緣、沒有種子、走不到的地方,要用心力代替人力,為這些受災的國家、受災難的人間虔誠祈禱;也要把握因緣造福,做一個發心立願,能對人類有影響力的人。請大家多用心!

    ?

    (恭錄彙編自《慈濟》月刊第648期〈無盡藏〉、《慈濟》月刊第560期〈衲履足跡〉)


     





    證嚴上人開示〉最美的人生

    推薦序〉慈濟推動環保的社會影響力????????????????? 翁章梁(嘉義縣縣長)

    推薦序〉一個人回收是榜樣? 一群人回收是力量??????? 黃敏惠(嘉義市市長)

    推薦序〉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正面能量????? 張根穆(嘉義縣環境保護局局長)??

    推薦序〉環境保護您我同行??????????? 蕭令宜(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

    編者的話〉為慈濟書寫留存環保歷史??????????????????????????? 黃湘卉

    環保地圖

    嘉義環保站特色簡介

    ?

    城之篇

    水牛厝歡喜環保站 防老、養老、醫養合一輕安居?????

    福德環保站 明月映古厝 尋回初心

    太保環保教育站 宣揚慈濟精神 肩負教育使命

    溪口環保教育站 環保護大地 行善行孝一起來

    大林環保教育站 啟動大林醫療網 守護環保菩薩?

    新港環保教育站 讀書會傳遞善良溫馨人文

    水上外溪洲環保教育站 活動式屋頂 善用智慧做環保

    嘉義志業園區環保教育站 環保教育最佳戶外場所

    國華環保站 共啟資收關懷 慈善與環保兼顧

    ?

    海之篇

    布袋環保教育站 縝密規劃 打造汪洋中的堡壘

    朴子環保教育站 化腐朽為神奇 拆彈簧床我最行

    義竹環保教育站 典雅白色佛堂 廣招人間菩薩

    ?

    山之篇

    梅山環保教育站 梅塑四娘嬤 引山泉洗塑膠袋

    竹崎環保教育站 守護山城長者身心健康

    中埔和美環保教育站 鄰風景區 大宗寶特瓶集散地

    大埔環保教育站 守護曾文水庫的美麗

    ?

    慈濟環保大事記???????





    推薦序1〉慈濟推動環保的社會影響力

    翁章梁(嘉義縣縣長)


    ??? 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疫情與災害頻傳,自許在臺灣這寶島居住的人民,我們面對了近五○年最嚴重的旱象、高溫酷熱的煎熬、新冠疫情本土個案的發生、電力危機等威脅,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反省自身與大自然的關係,可以用什麼更積極的態度或方法,來守護我們的人民。

    ??? 慈濟推動環保觀念逾三○年,建立了兩個循環和主張,一者是「精神循環」,主張年邁長者可以在環保站付出,發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一者是「經濟循環」,主張應減少對地球能源的開發或浪費。

    ??? 個人感佩證嚴法師的先知先行,早在一九九○年七月講座中呼籲:「臺灣是個美麗的寶島,很期待您們能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在此之後,更帶動慈濟志工起而行動,鼓勵在自宅成立資源回收站,進而影響社區,帶動全民身體力行,貢獻己力,並帶動環保永續之觀念。

    ??? 因此,嘉義縣隨即在太保市水牛厝歡喜環保站成立慈濟環保站,迄今已有十三處環保教育站,且各站皆具特色,經統計每天近有兩千位環保志工投入回收行列之中。

    ??? 在永續課題中,感謝所有慈濟師兄姊及環保志工對於嘉義及臺灣的守護,我們期待發揮更多的影響力來帶動全民,減少碳排放量及珍惜各種資源,鼓勵全民響應簡約環保,共同為友善地球及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

    推薦序2〉一個人回收是榜樣 一群人回收是力量

    黃敏惠(嘉義市市長)
    ?

    ??? 二○二○年七月十六日在本市「科學一六八教育博覽會嘉香最科學」開幕後,當我走進展區小羊牧場,看見慈濟大愛感恩科技用廢棄回收寶特瓶(PET)、牛奶瓶(PE)、毛毯布邊(R2R)等材料再製而成的環保塑木圍籬,以及體驗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我深深的受到感動;慈濟志工們的解說,讓環境教育充滿了溫暖與對環境的關懷。

    ??? 回想一九九○年,臺灣各地垃圾掩埋場瀕臨爆量,證嚴上人在講座中呼籲會眾,請用鼓掌的雙手做垃圾分類。自那一刻起,慈濟環保志業於焉啟動,大大小小環保站,在臺灣街頭巷尾遍地開花,不僅回收可利用的資源,也成為推動環保最好的教育基地。

    ??? 嘉義市長期以來致力推動從源頭減量,做好資源回收分類,鼓勵民眾一起珍惜地球資源,讓資源循環再利用,並將「生活環保化、環保生活化」的理念融入生活日常。在政策推動及市民響應下,嘉義市的資源回收率從二○一一年的三六•二三%,至二○二○年回收率達五三•九八%,提升了一七•七五%。

    ? ??近年來,嘉義市為感恩資源回收個體戶辛勞及提升其收入,與慈濟嘉義聯絡處共同推動「資源回收關懷計畫」,讓資源回收個體戶將回收物送到慈濟嘉義志業園區環保教育站、國華環保教育站、中正淑貞站及福德環保站,即可獲得較市價優厚之收購價。而在個體戶與慈濟志工互動過程中,個體戶得到了志工的溫馨關懷,也提升資源回收的分類知識及環保觀念。

    ? ??慈濟一步一腳印推動環保已三十一年,從一雙手到千萬雙手,從台灣到國際,從大地到心靈;慈濟人以「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為使命,帶動社區鄰里,投入資源回收的環保志工行列,人人培養惜福愛物之心。

    ??? 慈濟環保教育站不僅推動垃圾減量、環境美化,還兼具心靈教育,是社區長者最佳的「聚」樂部。長者透過資源分類、拆解、活化大腦與手腳協調,進而減緩老化;同時也是國家未來主人翁體驗環境教育重要的最佳場所。

    ??? 嘉義市政府將持續與慈濟共同合作推動環境保護,讓環境永續美好!

    ?

    推薦序3〉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正面能量

    張根穆(嘉義縣環境保護局局長)


    ??? 在一次偶然於縣府和慈濟共同簽署合作儀式後,讓我真正認識嘉義縣的慈濟師兄師姊。初次見面就如同過去在大愛電視節目及相關慈濟救助報導的印象,感覺師兄師姊們非常和藹慈善且深具使命感。而後續幾次見面寒暄,從陌生到熟悉,我不但對慈濟有更深入的了解與體認,更感佩與尊敬師兄師姊們把救人助人及推動環保等工作,當作畢生志業。

    ??? 嘉義縣近年資源回收率平均已超過六○%,於全國各縣市亦名列前茅。除了公部門戮力推動村里資源回收及廣設資源回收站外,另外,慈濟亦於嘉義縣廣設資源回收站,對縣內資源回收推廣與扎根,功不可沒。???

    ?? ?難得的是,這些慈濟資收站均由師兄師姊們自發性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所以常因沒有合適固定地點,而須經常搬家遷移。靠著他們鍥而不捨的堅持與毅力,才能長期專注且持之以恆於此項工作。慈濟師兄師姊們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常說的「堅持作對的事」與「環保就是做功德」最佳寫照。

    ?? ?資源回收工作看似簡單,卻是件需要長期體力及耐力的工作。許多能回收的「資源」必定藏身於大量垃圾堆之中,因此從事回收者,必須極具耐心地經由分類、篩選、集中、清洗等繁雜步驟,才能夠將資收物分離收集;且垃圾中亦常隱藏如玻璃及陶瓷等危險廢棄物,稍不留意就容易受傷。而每位慈濟資收站師兄師姊就像螞蟻雄兵般地勤勞不倦,聚沙成塔,讓這股善念,能藉由資源回收工作回饋於社會,化小愛為大愛。

    ??? 根穆藉由擔任嘉義縣環保局職務之便,有幸受到慈濟邀請,為即將出版的環保專書撰寫序文。在此不僅恭喜慈濟師兄師姊們種善因得善果,長期耕耘得以收穫豐碩;也期望未來嘉義縣公部門及慈濟能持續在資源回收、社會

    關懷、環保永續等事務推動緊密合作。

    ??? 相信一加一大於二,集眾之力必定能凝聚極大的正面能量,讓台灣社會充滿溫暖及愛心。根穆也再次感恩慈濟的努力,讓嘉義縣資源回收工作在你們這些「民間友人」協助下更為落實且不斷成長,繼續朝向「永續循環經濟」

    目標邁進。

    ?

    推薦序4〉環境保護您我同行

    蕭令宜(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


    ??? 證嚴上人說:「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帶領慈濟志工大力宣導及落實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多年來的深耕努力,為環境保護工作做出極大貢獻。

    ??? 本局推動資源回收關懷計畫,對社會基層較弱勢個體業者提供補助,感謝慈濟環保回收站提供場所,協助個體業者進行回收,使資源回收更有溫度,關懷了環境,也更直接照顧人心。

    ??? 慈濟志工深耕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讓社區的回收工作更完善,減輕清潔隊的工作負荷。環境保護工作需要大家一起來,舉手之勞做環保,一起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美好。

    ? ??感謝在城市裡每個角落無私付出的志工朋友,謝謝您,辛苦了。

    ?

    編者的話〉為慈濟書寫留存環保歷史

    黃湘卉


    ?? 證嚴上人開示:「每一個人走入慈濟,都有其感人的因緣;若將這些因緣匯聚起來,就叫做『慈濟的大事記』。」作為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1],和多位嘉義人文真善美團隊的圖像、文字、檔案製作夥伴,共同參與此次書籍編輯志工工作,對我來說是一次專業學習的經驗,透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讓讀者得以一同見證嘉義慈濟環保的推展歷史。

    ??? 師徒之情 慈濟史蹟流傳千秋??

    ??? 一九九○年,上人在演講中倡議「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多少老菩薩們,就這樣呵護地球。老菩薩們不一定識字,但卻懂得真誠的道理,天天身體力行,謹守傳統的道德倫理,一生勞動;投入環保,用粗糙的雙手膚慰地球,做資源回收,那雙手,就是最美的手。

    ??? 在大愛臺二○二一年三月二十七日播放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節目中,上人提到,大家難得來人間走一趟,人人都是這個時代的大事記,尤其是慈濟這個菩薩大團體的事記。只要每一個家庭把資料準備出來,寫出投入慈濟的史記,這一個「慈濟大事記」,整套就能完成。

    ? 上人又說:「大家要寫下來,『那個時候,師父叫我做什麼……』,這樣,師父在你們的心中,在你們的史蹟,也一樣一直留下去千秋百世,這就是師徒之間創立了慈濟。」我們在同一個時代,所以大家自己去好好地「事記」。

    ?? 這樣,上人也是大家家中的一位,這樣才是真正給上人留慧命,師徒之間的慧命。流傳在千秋百年的慈濟家庭,慈濟的史蹟,才能夠流傳在千古萬世。

    ?? 見證菩薩足跡 為慈濟寫歷史

    ?? 我們從嘉義十六個環保站的檔案,悉心整理出每個環保站包含歷史溯源、環保特色、人物報導的文稿,以每篇字數約三千五百字,編輯成書。????

    ?? 花費近二個月時間,我把嘉義相關檔案仔細閱讀,發現它們已經整理得有條不紊,特別是圖片,足以讓編輯團隊快速地認識每個環保站的發展,為本書的出版札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圖文的條例式記錄,缺乏故事的轉折,要編輯成書吸引讀者眼光,仍需再細訪人物故事,才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

    ?? 於是在文史處同仁的規畫下,以現有的資料為基礎,再由嘉義各環保站的記錄者,請他們就關鍵人物再詳加補訪,補充文稿、增加故事性,透過人物做環保的智慧,進而達到鼓勵讀者一同做環保的目標。感恩嘉義各區的文字志工,紛紛協助展開採訪與資料補綴的工作。?????????

    ??? 實作中 邊採邊編邊整隊

    ? ??二○二一年一月三日,編輯會那天,嘉義十六個環保站都熱烈參與,加上組隊長,人數約計三、四十位,眾人士氣大振。經文史處賴睿伶詳細講解十六個環保站歷史溯源的編輯方向,在場的人文真善美志工個個躍躍欲試,誰都不想錯過這見證歷史的一刻。

    ????提到編輯,我也是半路出家。自二○○六年初受證志工;同年開始在臺南社區記錄慈濟故事,並在「社區道場」網站發表活動報導,就這麼投入文稿寫作,因此,此次的成書,更是要感謝嘉義真善美的投入。

    本書從平面攝影的志工完成的文史資料檔案本,到文字採訪志工補訪幾位關鍵人物,在歷史關鍵點上做出決定的心路歷程。在等待文稿的過程中,對於嘉義人文真善美大團隊,每位志工們的虔誠信念,我由衷感動。他們為慈濟寫歷史,積極性與配合度非常地高,包括何淑麗、葉素滿、邱秀蓮、蕭智嘉、陳林蓉美、陳妙美、蘇美玲、陳黎真、李淑貞等人,文稿有的修訂了二、三次,仍鍥而不捨地完成使命。

    ? ??時間悄然而逝,一個月後,當我看完十六篇文稿,深感太驚艷了。劉淑貞、劉麗美、文翊樺、許鳳娟、張小娟、黃怡慈、汪秋戀、陳麗君,這些資深志工筆下各有千秋、文采斐然,把嘉義環保站的溯源及特色,烘托出色,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再加上黃文徵、賴世寶、黃立美的共同陪伴,又相應了這句,「改變,不是一個人做很多好事,而是很多人做好一件事。」

    ? 第一次承擔編輯,我自知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些文稿故事太豐富了,字數超過七、八千字,實難取捨,於是基金會特地邀請業界資深編輯吳永佳來協助。吳總編輯深具經驗,對文字敏銳、對人情通達,經過她的專業編排,整本書的調性非常一致,閱讀起來有如行雲流水般舒暢。期間,吳總編亦特地前往嘉義,走訪數個環保教育站,與環保志工親身互動,感受到嘉義環保志工的熱情與對環保的堅持願力。

    ? 環保需要的是眾人之志,以「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心」,一同以行動守護地球,感恩嘉義所有的環保志工、合心組隊,有您們一步步的踏實付出,才能有一字字的感動故事。感恩宗教處同仁甘萬成、黃慧蓉、吳郁宣、郭素芳,以及嘉義志工嚴玉真、吳漢文、張熊和的協助,嘉義縣政府與環保局、嘉義市政府與環保局,有公部門的支持與地方鄉親的共同肯定,才能讓每個環保站成為社區鄰里的好鄰居。

    ? 嘉義卓然的天然景致,有山、有海更有鄉土人情,環保站是長者的輕安居,因此溫馨感人的故事特別多;而環保站的時代意義、歷史價值也在本書卓然呈現。期待嘉義這本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我們能更用心書寫、編輯慈濟更加完整的環保大事記。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