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當代張載學

當代張載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8525
王雪卿
聯經出版公司
2021年7月22日
227.00  元
HK$ 192.95  






ISBN:9789570858525
  • 規格:精裝 / 500頁 / 14.8 x 21 x 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張載思想在當代儒學界引發熱烈論辯,

    他是「理學宗師」?還是「氣學之祖」?

    是「唯物論�唯氣論」者?

    還是「即存有即活動」的儒家「心性論」、「道德的形上學」?

    針鋒相對的各種詮釋,使得張載格外具有研究趣味,

    也展現他在當代儒學上的學術潛力。



      《當代張載學》對張載的關懷集中在心性論與氣化論的交涉之上。作為北宋理學宗師,如同牟宗三以「天道性命相貫通」為張載的中心課題,唐君毅以「人道合天道之道」標示橫渠學性格,天、道、性、心的確是張載經常使用的核心語詞,張載學乃是儒家傳統意義下的心性論與道德形上學。然而在心性論之外,張載同時使用大量的氣論語言,並且經常在氣化流行中?明世界誠明、物與無妄。由此形成的大有哲學,正是對抗佛老的利器。切割大量氣論,無疑違反《正蒙》初心。「太虛即氣」正是張載刻意把氣帶入天道性命論域的新哲學命題。



      可惜的是,理學內部高舉〈西銘〉,貶抑《正蒙》,「以氣說道」成為對張載經常使用的批評。相較於張載在理學史上未被善待的命運,一九四九年後唯物論氣學與新儒家心性論,或晚近新儒家心性論與先天型氣學的論辯,張載卻是一重要戰場。當中牽涉對氣的理解,也摻雜政治對立因素,並涉及儒學典範的挑戰。一個張載,多種面貌,其間的拮抗張力使當代張載研究更有挑戰性。張載強調兩端一致、兼體無累,本書相信不僅唯心、唯物對立框架不適用於張載,也認為心性論與氣化論不必然是二擇一的選題。張載具有打破二元框架、平視心物的潛力,此有待於重新檢證其氣學性格。

    ?


     





    序言 今日的張載氣學 楊儒賓

    自序

    導論 通過張載而思



    第一章 當代的張載學:心性論與氣化論的交涉

    一、前言:從理學史上的張載到當代的張載

    二、大陸的張載學

    三、港台的張載學

    四、海外的張載學

    五、結語:「心性論的張載」與「氣學的張載」的拮抗張力與兩行反思



    第二章 世界的真實與體用論建構:張載的儒學語境重建

    一、前言:為什麼是儒學?

    二、體用論:張載的儒學語境重建之路

    三、從張載重「氣」與重「禮」談體用論攝相偶論

    四、「闢佛老」下的語言與思維結構

    五、結語



    第三章 「太虛」是如何「即」「氣」的?:張載氣學的倫理關懷與存有開顯

    一、前言

    二、「太虛」概念的釐清

    三、張載氣學與《孟子》傳統

    四、「一心」還是「一氣」:張載重講「氣」的契機

    五、《易經》、《莊子》攜手下的張載氣學

    六、「太虛即氣」:「兩層存有論」或「二重道論」?

    七、「感者性之神,性者感之體」:張載本體宇宙論氣學的主體模式與倫理格局

    八、結語



    第四章 張載禮學:身體、倫理與儒家生活世界

    一、前言:張載的重禮形象

    二、重禮與重氣

    三、儒學傳統中的「禮樂之禮」與「四端之禮」

    四、體用論攝相偶論的張載禮學

    五、禮與變化氣質:作為「工夫」的禮

    六、禮、身體與倫理:形—氣—心主體與涉身—涉世主體

    七、儒家生活世界與禮的開放性

    八、結語:體用論表現為相偶論



    第五章 張載氣學工夫論的爭議與開展:從唐君毅「張橫渠自成一派」談起

    一、前言

    二、張載氣學自成一派:唐君毅對宋明理學分系問題的一個觀點

    三、一個台灣學界關於「理學第三系」的當代論爭

    四、張載的氣學工夫論

    五、結語



    結論 當代的張載氣學

    一、前言:張載氣學性格的爭議及其潛力

    二、「太虛即氣」說的三種類型:唯物論、牟宗三與唐君毅

    三、非唯物論的儒家氣學詮釋:先天型氣學與兼體無累氣學

    四、結語



    附錄 唐君毅的朱子學:以「心」概念的理解為核心

    一、前言

    二、「心為氣之靈」與「心者理之所會之地」:唐君毅論朱子的「心」應兩面合觀義

    三、唐君毅論朱子「心」之「本心」、 「心體」義

    四、從「心為『氣』之靈」到「心為氣之『靈』」:唐君毅論朱子「心」與「氣」關係的超越性

    五、結語



    參考文獻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