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對於是否要將在台北大學法學院任教三年期間所撰寫的長短篇論文,集結成單一冊子,一直猶豫多時,主要是因為數十篇文章的長短不一,寫作的風格有時為了應邀稿所求,亦不一貫。最後仍決定將其彙編為論文出版系列的第四冊,目的是為了表達對於大學時代的母系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前身為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法律系)栽培之恩的感謝,特別是其中有多篇,是在台北大學民生東路校區由法學院所舉辦的學術研討會上所發表的文章,更具有特殊意義。
三年前因著偶然的機會,蒙師長提攜而返回台北大學司法系專任,一年後原來的法學系、財法系與司法系三系合併為現在之法律系,儘管三系磨合過程中不免的一些人事紛擾以及二○○九年秋天的一段兼課插曲,在三年的任教期間內,台北大學法律系始終提供給我一個自由地教學與研究,無虞地揮灑專業的學術空間。這本冊子中共二十四篇不成熟的嘗試作品,多少顯露了這樣的一個成果累積。雖然在二○○九年夏季末,因著學術生涯的規劃考慮,決定轉往我的另一個母系台灣大學法律系繼續任教,但對提攜與照顧我的台北大學法律系的師長們,我心中始終感念,在此僅以本書表達我心中萬分之感激。
這本冊子仍然延續我在民法與民事訴訟法領域,透過方法論的運用與實務判決對話的努力。本書在民法與方法論部分,特別是關於債權物權化理論與實務的探討,在民事訴訟法部分,特別是關於否認子女之訴在比較法上的論述,最受到自己的關注。
本書先於2010年出版,10年後蒙元照出版公司協助,使本書得以重新排版印刷並與我的其餘論文集共八冊完整面世,對我的學術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可惜本書重新付梓前,值2021年5月中旬世紀病毒COVID-19強烈肆虐臺灣本土,造成臺灣社會面臨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流行病侵害之致命危險,人心惶惶,懷抱此書我要特別獻上個人微小的禱告為臺灣祈福,也要特別對元照出版公司所有同仁仍然克服困難完成本書的付印工作,謹致上我最大的謝意!
吳從周
2021年5月19日
於梧桐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