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從音符看見自己

從音符看見自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76240
吳承澐
格林文化
2021年7月01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5576240
  • 叢書系列:真人真事繪本
  • 規格:精裝 / 32頁 / 21 x 29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4歲~6歲
    真人真事繪本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生活教育











    在黑暗中閃爍著溫柔的微光,

    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勇氣的種子。



      現在的我,只能依靠些微餘光來感知這個世界。

      經過一段時間的迷惘與沉澱,

      我靠著對音樂的熱情,找回了自己。



      我的夢想是,把我的音樂與生命故事分享給更多人,

      為這個社會帶來一點正能量。



      鏡子前,面對流理臺上擠得亂糟糟的牙膏,少年有點沮喪;學校裡,因為襯衫扣子扣錯格、襪子顏色不同,少年聽見同學的竊竊私語。他過不了馬路、找不到想吃的飯糰口味。全黑螢幕上,有著永遠無法按下「開始」的電玩遊戲;醫院裡,巨大的針筒,正準備往赤裸眼球上注射藥劑,原來少年的眼睛生病了,無法看清楚世界的模樣……。但是,在交錯的黑白琴鍵中,他似乎看見了什麼,那是一隻毛毛蟲漸漸茁壯、羽化成蝶的畫面。少年用手敲觸著琴鍵,憑藉著絕佳音感,在流淌的音符中,找回了自己。同一面鏡子前,這次少年漾著微笑。鏡子沒有變,改變的是少年。



    本書特色



      ? 看不清楚世界的模樣,卻影響著世界,一本取材自真人真事的暖心繪本。

      作者的選擇與勇敢,將在孩子心中埋下勇氣的種子,為正處低谷的讀者灌溉前行的力量。

      ? 作者將每一個曾經失落的音符,譜成美好樂曲,帶來光亮與盼望。

      掃描封面QRCode聆聽作者自創鋼琴曲,一面閱讀,一面沉浸於他的音樂世界。

      ? 第一人稱獨白,讓少年以敘事者「我」,親身訴說生活中的不便;

      忠實呈現從「我討厭」過渡到「我喜歡」的內在成長,簡潔、深刻、動人。

      ? 繪者以輕柔舒適的綠、米黃為主色調,沉靜優雅的手繪圖像、具巧思的構圖編排,

      刻劃主角以琴鍵自我療癒的歷程。前後呼應的鏡像,映照出的是轉變,更是昇華。

      *本書有注音

    ?


     





    作者序



      我是吳承澐,我在14歲時被診斷出罹患了一種罕見的遺傳性視神經萎縮症,目前在醫學上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短短半年內,我的視力就從1.0迅速退化到了0.01,只能依靠些微的餘光來感知這個世界。經過一段時間的迷惘與沉澱,我靠著對音樂的熱情,重新站了起來,找回了自己。我的夢想是,把我的音樂與生命故事分享給更多人,希望能為這個社會帶來一點正能量。



      這次,很開心可以用繪本的形式,與孩子們分享我的生命故事。希望可以透過這本繪本,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一顆勇氣的種子。



      感謝我在清大幼教系的朋友董欣諺,陪我一起構思與撰寫投稿時的故事;感謝畫家岳宣,為這個故事描繪出生動的圖畫;最後,特別感謝格林文化,協助此書的製作與出版,一起將這份勇氣與力量傳遞給更多人。



      謝謝閱讀這本書的你們,我是吳承澐,期待未來有機會與你們見面。



    編輯的話



      ? 「我」在這個霧濛濛的世界迷了路 ?



      「我討厭擠不好牙膏,老是扣錯扣子,總是穿錯襪子的顏色。」一開始,讀者並不知道敘事者「我」是誰,也不知道眼前的少年和別人有什麼不同。但是他因為衣服、襪子沒穿好,引來同學的竊竊私語。在車水馬龍的路口,紅燈轉為綠燈,大家都過了斑馬線,唯有少年還留在原地。他坐在棒球場旁,卻沒有上場;他拿著放大鏡貼近每一顆飯糰,仍找不到喜歡的口味。全黑的銀幕前,少年告訴我們:「因為我的眼睛生病,什麼也看不見。」漆黑的電影院,螢幕上播放著他最喜歡的電影,但是現在只有在夢裡才能看見。交錯的撲克牌彷彿迷宮一般,少年迷了路,找不到出口。接著,巨大的針筒,正要扎入赤裸的眼球,構圖強烈的跨頁,讓我們意識到,原來那些平凡的日常,對少年來說其實佈滿陷阱。



      ? 相同的鏡像,不一樣的少年 ?



      少年告訴我們「現在和以前一樣能做的事情,只有彈琴。」琴鍵的位置都烙印在腦海,熟悉的音符並沒有隨著視覺一同消逝。透過不斷的練習,他仍能彈奏出動人樂曲。畫面下方是琴鍵上飛揚的手指,而上方枝頭的毛毛蟲,隨著流淌的音符,漸漸羽化成翩翩蝴蝶,最終成為認真聆聽的老師與同學。大家的掌聲,讓少年重獲自信。琴鍵接著變成斑馬線,這次少年已經找到了方法,自在地走過馬路。連續四幅上下分隔的構圖,具現少年以琴鍵自我療癒的歷程與內心轉折。為了打工換宿,他在眼花撩亂的招牌之間勇敢向人問路。對比前面作弄他的同學,少年也受到許多人的善意與幫助。民宿裡,琴聲打動來自世界各國的客人,老闆對他讚譽有加。少年再次回到棒球場,水瓶倒映著同學打棒球的身影。少年現在用「聽」的方式和大家一起打棒球,彷彿看得見一樣。



      本書在開頭和結尾設計了兩個鏡像,封面上的少年面對流理台上方的鏡子,看起來有些沮喪。扉頁巨大的漱口杯、噴得亂糟糟的牙膏,與散落一旁的牙刷,或許是他無助的原因。全書結尾回到同一面鏡子前,左頁是少年的手部特寫,他先將牙膏抹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將牙膏抹在牙刷上;右頁則是鏡中的我們(讀者),面對正照著鏡子的微笑少年。現在的他能將日常處理得很好,也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淡淡的微笑中,蘊含著些許轉變、些許昇華,或許還有一些領悟。鏡子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少年,他喜歡現在的自己。



      ? 看不清楚世界的模樣,卻影響著世界 ?



      作者吳承澐看不清楚世界模樣,卻積極影響著世界。4歲學打擊樂,7歲學鋼琴的他,14歲卻因遺傳性眼疾而喪失視力。面對無法逆轉的困境,他發現唯一不變的是音樂。透過不斷地練習,加上絕佳音感,他能記得琴鍵的位置,彈奏出動人樂章。承澐將每一個曾經失落的音符,譜成美好樂曲,用音樂撫慰人心,為人們帶來光亮與盼望。他不僅發行個人專輯,創作、錄音、拍照、印刷一手包辦,也完成了開音樂會的夢想。他所經營的Youtube頻道,內容多元,有自創曲與流行歌曲Cover,也分享生活趣事,讓更多人認識視障者的感受與日常。



      目前仍是清大學生的他,竭力以音樂、演講、影片……等不同媒介鼓勵人們。在黑暗朦朧的世界,他選擇站穩腳跟,這次以繪本的形式點亮一盞燈。《從音符看見自己》取材自承澐生命經驗,讓書中少年以敘事者「我」,親身訴說生活中的不便,忠實呈現從「我討厭」過渡到「我喜歡」的內在成長。岳宣以輕柔舒適的綠、米黃為主色調,沉靜優雅的手繪圖像,深具巧思的構圖編排,悉心刻劃少年面對視覺的消失,如何以黑白琴鍵自我療癒,從音符中再次看見自己。承澐面對生命的態度,將在孩子心中埋下勇氣的種子,也為正處低谷的讀者灌溉前行的力量。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