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筆者學生時期常閱讀與經濟發展有關的歷史,對台灣經濟奇蹟深感佩服,大學時期學習電腦,三十一歲時因故致使腦部與視網膜血液循環不佳而無法長期工作,身體陷入低點,閱讀老子《道德經》時,心靈相對平靜。隨著求醫,身體病痛好了七八成,但思緒確仍百般困惑,感覺到似乎只有《道德經》能解開困惑,開始每日閱讀。迄今從瞭解與省思中,身心逐步歸於平靜,也感受到《道德經》是適合人與天地萬物的哲學,以天地自然運行的法則與人回歸自然良善本質"孝慈"為出發,向天學習效法,從整體正向以善的光輝,從人的自然良善本質「孝慈」,與國家執政者的影響與責任,以達人與萬物的恆久遠發展。
道德經談及國家存在的基本目的是經濟民生、民眾身心自在、安定與健康為重要基本工作,並以法為最高位階,第二十八章「大制不割」表達人的制度符合自然法則不能分割,從人的自然良善本質「孝慈」出發,善的光輝從「己身」到「國家」乃至「天下」,從保障各項基本人權與相對責任開始,規範人的日常作為避免因欲望的追求,偏離人良善的天性「孝慈」,從天地自然運行法則,以善的光輝從己身到國家乃至天下,萬物繁衍不息為宗旨,契合於民主法治的核心價值【民】眾福祉為【主】的核心價值,並保障各項基本人權,同時由老子道德經可知「法」其核心價值是避免偏離「孝慈」,落實在群體間善的光輝與相對責任。感謝老子《道德經》。
?
草早民 202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