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二版)

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5050
劉國讚
元照出版
2021年6月01日
227.00  元
HK$ 204.3  






ISBN:9789575115050
  • 叢書系列:法律研究.智慧財產權-專利法
  • 規格:平裝 / 552頁 / 17 x 23 x 2.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法律研究.智慧財產權-專利法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概論











      這是一本介紹國際專利申請與布局、國際專利資料檢索與分析的書籍。本書從我國、美國、日本、歐洲、中國、PCT等專利系統的申請與審查程序、專利公報之形成與解讀,到各國專利資料之檢索方法、分析技巧,以超過20個實務專利分析與布局個案,呈現專利管理圖表之製作,為企業管理者做成經營決策、研發人員研擬研發計畫之重要工具。


     









    第一章 產業發展與專利

    第一節 前 言�1

    第二節 產業革命與專利�2

    第三節 工業4.0與專利�12

    第四節 歐、非專利發展與現況�15

    第五節 美洲專利發展與現況�18

    第六節 亞澳專利系統�19

    第七節 國際專利調和與申請概況�22

    第八節 專利分析與布局�29



    第二章 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

    第一節 前 言�35

    第二節 專利類型�36

    第三節 發明專利審查制度與公開�38

    第四節 國際優先權�45

    第五節 發明專利權之發生與公告�51

    第六節 新型專利形式審查與公報�56

    第七節 設計專利審查與公報�61

    第八節 專利權維護與變動�65



    第三章 專利說明書與先前技術

    第一節 前 言�69

    第二節 專利文件概要�70

    第三節 申請專利範圍獨立項�77

    第四節 申請專利範圍多項制�83

    第五節 新穎性與進步性要件�88

    第六節 先申請案的地位�95

    第七節 主張優先權�99

    第八節 審查程序與修正�101



    第四章 國際專利分類

    第一節 前 言�107

    第二節 五階分類的形成�108

    第三節 三階分類�111

    第四節 五階分類�114

    第五節 分類指引�119

    第六節 發明技術主題之分類位置�126

    第七節 分類號標示�134

    第八節 利用分類作歸類�137



    第五章 美國專利系統

    第一節 前 言�143

    第二節 專利申請與說明書�144

    第三節 公開制度�146

    第四節 實體審查與公告公報�149

    第五節 美國專利分類�155

    第六節 分類應用與合作專利分類�160

    第七節 先前技術引證�167

    第八節 分割案與連續案�172

    第九節 設計專利�177



    第六章 特定技術之總體分析

    第一節 前 言�181

    第二節 關鍵詞檢索式�182

    第三節 同義詞檢索�190

    第四節 專利分類界定�193

    第五節 關鍵詞與分類界定�197

    第六節 主要專利權人申請趨勢�203

    第七節 主要專利權人活躍度�211



    第七章 日本專利系統與公報

    第一節 前 言�217

    第二節 發明專利審查制度與公報�218

    第三節 實體審查與設定登錄專利權�221

    第四節 優先權�226

    第五節 新型專利與設計專利�230

    第六節 國際專利分類與FI�235

    第七節 日本專利分類�244

    第八節 主要專利權人與技術發展�246



    第八章 歐洲專利系統

    第一節 前 言�253

    第二節 歐洲專利系統概要�254

    第三節 專利申請與審查制度�259

    第四節 檢索與公開公報�262

    第五節 實體審查與公告公報�266

    第六節 申請與運用策略�269

    第七節 合作專利分類�273

    第八節 歐洲專利技術發展分析�276

    第九節 單一歐洲專利與歐盟設計�282



    第九章 PCT專利系統

    第一節 前 言�285

    第二節 PCT申請模式�286

    第三節 提出PCT申請�289

    第四節 受理局之處理�296

    第五節 國際檢索�298

    第六節 國際公開與公開公報�301

    第七節 國際初步審查�306

    第八節 進入國家階段�309

    第九節 PCT專利資料檢索�314



    第十章 多國申請與檢索報告

    第一節 前 言�317

    第二節 首先申請局�318

    第三節 專利審查高速公路�323

    第四節 檢索前之審查�328

    第五節 EPO檢索報告�331

    第六節 發明單一性�334

    第七節 分割制度�338

    第八節 PCT檢索報告與書面意見�344



    第十一章 國際專利家族與布局

    第一節 前 言�351

    第二節 專利家族定義�352

    第三節 專利家族成員數�355

    第四節 專利家族申請分析�362

    第五節 專利家族數總體分析�367

    第六節 專利家族建構策略�370

    第七節 多國專利檢索分析�374



    第十二章 國際專利申請策略

    第一節 前 言�383

    第二節 日本特許廳處理PCT案�384

    第三節 美國專利商標局處理PCT案�391

    第四節 歐洲專利局處理PCT案�394

    第五節 日本企業運用PCT申請�401

    第六節 美國企業運用PCT申請�403

    第七節 歐洲企業運用PCT申請�408



    第十三章 技術與功效分析

    第一節 前 言�421

    第二節 研發觀點之技術歸類�422

    第三節 子系統與技術分類�426

    第四節 從專利文件獲得技術類名�433

    第五節 技術功效矩陣�440

    第六節 利用專利分類獲得技術功效�450

    第七節 技術發展途徑�454



    第十四章 中國專利系統

    第一節 前 言�461

    第二節 發明專利審查制度與公報�462

    第三節 實體審查與授予專利權�466

    第四節 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471

    第五節 CNIPA處理PCT申請案�475

    第六節 中國企業運用PCT�481

    第七節 美、日、中技術功效分析�485



    第十五章 專利強度分析

    第一節 前 言�495

    第二節 專利件數與取得比率�496

    第三節 基於被引證數的專利強度�500

    第四節 專利分類技術廣度�507

    第五節 國際專利申請強度�510

    第六節 技術功效全面度�513

    第七節 技術與功效強度�523

    第八節 以專利家族計算強度�527

    跋�535



    ?









      本書以「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為名,旨在介紹專利公報之形成與解讀,以及國際專利資料之檢索方法、分析技巧,進而研擬企業的研發方向與專利布局策略。全文共十五章,除我國專利系統外,包含美國、日本、歐洲、中國、以及專利合作條約等五大專利系統。



      第一章「產業發展與專利」介紹從第一次產業革命發展到第四次產業革命,專利在發展過程所扮演的角色,並從全世界主要國家專利系統與專利申請件數現況,瞭解專利分析與布局在現代企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第二章先以我國專利制度為基礎介紹「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包含發明、新型、與設計等三種專利的申請與審查制度,特別著重在專利公報的產生,以及與公報產出時間點有關的優先權制度,以便掌握如何利用專利公報。



      第三章「專利說明書與先前技術」也是以我國制度介紹專利說明書的內容,以及界定專利權範圍的申請專利範圍,新發明是在既有技術的基礎上所發展,因此專利說明書的記載,以及專利審查時居核心地位的新穎性與進步性要件,均與先前技術息息相關。



      第四章「國際專利分類」是在專利公報中的一項重要欄位,本章包含國際專利分類五階分類的形成,分類原則,如何解析及利用專利文件中的國際專利分類。



      第五章「美國專利系統」介紹外國專利系統中最常使用也是最重要的美國,在國際專利制度的調和進展下,各國制度差異性並不大,因此外國專利系統著重在其特殊的部分,或與我國較大差異部分,美國專利系統的特點包含公開制度、美國專利分類、先前技術引證、還有分割案與連續案制度等。



      第六章「特定技術之總體分析」是以我國及美國專利資料為基礎,介紹如何運用關鍵詞、分類等欄位,編成檢索式獲得特定技術主題的專利池,並進行主要專利權人申請趨勢及活躍度等分析。



      第七章介紹與我國關係密切的「日本專利系統與公報」,包含日本的發明、新型、設計專利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的形成,以及日本所使用的日本專利分類。



      第八章介紹「歐洲專利系統」,這是基於歐洲專利公約所建立的多國專利系統,歐洲專利審查制度採檢索與審查分離,有獨特的歐洲專利分類,近年與美國共同建立合作專利分類,多國專利系統與國家專利系統並存下,申請人有不同申請選擇與運用策略。



      第九章「PCT專利系統」是基於專利合作條約所建立的系統,本系統包含從提出申請、國際檢索、國際公開與公開公報、國際初步審查、到進入國家階段獲得各國的專利權,本章也介紹PCT專利資料之檢索。



      第十章「多國申請與檢索報告」是指一件發明申請多國專利時,如何擬定申請策略,在各國專利局之專利審查高速公路的合作下,如何選擇首先申請局,多國申請案第一份檢索報告有重要地位,本章也介紹歐洲專利系統與PCT系統的檢索報告,還有發明單一性與分割制度。



      第十一章「國際專利家族與布局」主要介紹一件發明申請多國專利時所形成的專利家族,由於專利申請系統複雜,專利家族也有多種定義,本章內容包含如何建構專利家族,如何以專利家族為基礎進行特定技術主題的專利調查與總體分析。



      第十二章「國際專利申請策略」主要介紹PCT系統的運用,包含日本特許廳、美國專利商標局、歐洲專利局如何處理PCT案,以便瞭解PCT系統或國家專利系統的選擇策略,並介紹日本企業、美國企業、以及歐洲企業常用的國際專利申請策略。



      第十三章介紹對於研發者非常有用的「技術與功效分析」,包含就特定技術主題如何進行技術歸類、如何以子系統技術進行歸類,如何製作技術功效矩陣圖,並就特定技術獲得技術發展途徑。



      第十四章介紹較晚建立但已是全世界專利申請數最多的「中國專利系統」,包含發明、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的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的形成,還有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如何處理PCT申請案,中國企業運用PCT系統的概況。



      最後第十五章是「專利強度分析」,本章介紹可用較簡便計算方式獲得的專利強度指標,特別是可從專利分析圖表即可獲得的專利強度指標,包含:專利件數與取得比率、基於被引證數的專利強度、專利分類技術廣度、國際專利申請強度、技術功效全面度與強度等。



      本書介紹國際專利系統的架構,雖涉及各國法制,但不做深入的法制面探討或比較法研究,為了敘述方便,若干法規、基準等條文引用,會作適當之修飾。本書引用許多實務案例,主要目地在說明分析方法,這些案例均為實際執行的結果,但所完成或檢索的時間點不一,有些案例為說明方便,在不影響實質結果的前提下會做適當之調整。案例中的主要專利權人多為企業,敘述時未必會敘述企業的完整正式名稱,也不拘泥於企業中文、英文名或縮寫,以一般大眾較熟悉的名稱為準。



      本書耗時多年得以完成,首先感謝家人支持所提供的後盾與精神力量。並感謝多年來從事專利調查與分析工作前輩們的啟發與指點,以及參與各專利分析專案的企業界研發人員寶貴意見,還有勞心勞力的專利研究所研究生團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所提供的優良研究環境。也特別感謝元照出版公司費心編排校對,讓本書順利出版。



      本書出版前已經過多次校對,但作者才疏學淺,雖字斟句酌,仍有諸多不完善與疏漏之處,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為禱。


    劉國讚 謹誌

    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2017年11月10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