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在情慾裡求生的苦與痛:拉斯.馮.提爾導演的「憂鬱三部曲」

在情慾裡求生的苦與痛:拉斯.馮.提爾導演的「憂鬱三部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601930
王明智,陳建佑,王盈彬,吳念儒,陳瑞君,劉又銘,劉玉文,蔡榮裕
無境文化
2021年6月10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0601930
  • 叢書系列:【薩所羅蘭】精神分析的人間叢書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薩所羅蘭】精神分析的人間叢書


  • 藝術設計 > 電影 > 電影評論











    【薩所羅蘭】策展:「憂鬱三部曲」



      「憂鬱三部曲」:1. 撒旦的情與慾 (Antichrist)2. 驚悚末日 (Melancholia)3. 性愛成癮的女人 (Nymphomaniac)



      不論你是否喜歡電影,是否看過這三部電影,這都不重要,我們會以有趣的方式來佈展它們;我們就是設定:「你不見得看過它們」來做準備的。



      「佛洛伊德已死。」《撒旦的情與慾》女主角曾開精神分析的玩笑。這個玩笑太真實了,讓我們想喚醒佛洛伊德,回答謎題.......。



      當我們談潛意識的情慾時,是什麼意思呢?說出來的性有多性呢?那麼電影演出來的情慾呢?它還是性嗎?它還隱身更撲朔的謎題?



      我們談電影,不放映電影。薩所羅蘭邀請大家花一些些錢,來看我們創造不一樣的電影和精神分析的關係——不是用術語解剖或診斷電影人物,我們要在值得玩味的電影裡尋找出路,在臨床和非臨床之間,從診療室出發,走進電影世界,再走出來觀看臨床工作,替過渡空間創造出更多的想像。



      與其說是「電影和精神分析」,或許說是「電影和臨床」更貼切。精神分析的論點,只是看事情的某種方式,這是我們的專業,但我們在此更要傳達的是,如何從電影學習看臨床,尤其是這三部以「憂鬱」為名的電影。



      很多年前,精神分析領域曾有著一個疑惑,「在被分析前或被分析治療的過程裡,是否不能先閱讀精神分析的理論?」這個問題現在已經不是問題了,因為閱讀理論和實質體驗是兩件事,也就是,可以先看也可以不用先看,但是目前資訊取得便利,也許傾向是,大家都會先去閱讀相關資料。



      而看電影這件事,我們將以精神分析的態度和理念,與它們對話,通常我們不會以正在上演的院線片作為對象,雖然我們不排斥這麼做。



      你不必然得先看過這些電影,我們會說得讓你知道我們要說的,如果你事後想去看電影,那也很不錯,這或許代表我們已有了某種成功。我們在說故事的過程裡,一定會有一些些劇情爆雷,但是我們覺得,如果看電影只是因為某些爆雷就減損看電影的樂趣,這也怪怪的,難道電影只是劇情而已嗎?



    本書特色



      「憂鬱」是個謎題。它和「失落」的關係是什麼?失去自己或失去別人,何者是憂鬱受苦的篇章?我們有「他是我愛人」的說法,何以「他是我恨人」這句話卻悄悄失聲了?失去「愛人」(名詞)會失志和憂鬱,那麼失去「恨人」(名詞)怎麼如此陌生呢?就算你不曾看過這三部電影,相信你也能從文字裡,窺見精神分析和電影巧妙互動的成果。


     





    自序|【薩所羅蘭】精神分析的人間條件???????????????????????????????? 薩所羅蘭

    推薦序|見血見骨,這是憂鬱??????????????????????????????????????????????????????? 李俊毅



    「憂鬱三部曲」:開場白??????????????????????????????????????????????????????????????????? 蔡榮裕

    《撒旦的情與慾》誰的憂鬱周旋在情與慾裡浮沈??????????????????? 王明智

    《驚悚末日》憂鬱的心聲如何拐彎抹角說自己???????????????????????? 陳建佑

    《性愛成癮的女人》這真的和憂鬱有關係嗎???????????????????????????? 王盈彬

    《撒旦的情與慾》好吧,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情和慾!?????????????? 吳念儒

    《驚悚末日》是喔,那麼情慾和什麼愛有關係嗎??????????????????? 陳瑞君

    《性愛成癮的女人》天啊,強迫式的重複竟是喧囂的癮!????? 劉又銘

    「憂鬱三部曲」:我們談電影,為了臨床想像和認識自己????? 蔡榮裕

    附錄一|浮沉在慾海中的天使在哭泣????????????????????????????????????????????? 劉玉文

    附錄二|「憂鬱三部曲」工作坊文宣???????????????????????????????????????? 薩所羅蘭

    【薩所羅蘭】團隊簡介



    ?





    推薦序



    見血見骨,這是憂鬱?




      若說「憂鬱」是情慾與激情堆砌而成,甚至充滿暴力與誘惑,這樣的說法有沒有顛覆大家熟知的「憂鬱」?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大費周章拍了三部電影:《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驚悚末日》(Melancholia)以及《性愛成癮的女人》(Nymphomaniac),組成「憂鬱三部曲」(Depression Trilogy),用來述說一個駭人聽聞、簡直離經叛道版本的「憂鬱」;然而,驚悚(uncanny)倒是正好催促我們用更寬廣、更另類的視角,重新審視再熟悉不過的「憂鬱」。



      在《驚悚末日》中,拉斯.馮.提爾讓華格納《崔伊斯坦與伊索德》的〈愛之死〉(liebestod)旋律不時響起,象徵相愛的兩人是透過一起死亡(dying together)才算永久結合。人的生命畢竟是生命本能與死亡本能之間的纏鬥或是纏綿的過程,代表愛與性的愛神(Eros)與代表痛苦與死亡的死神(Thanatos)經常換臉變身,幾度錯身而過,終究合為一體。



      彭大歷斯(Jean-Bertrand Pontalis)這位內裡外在充滿文學涵養的精神分析學者,在最近發行的《潮起潮落》中提到一個奇特現象:夫妻兩人參加一位摯友的葬禮,心情沮喪得想跟隨好友長眠墓底,隨後又跟朋友一起喝酒追憶離世的摯友。晚上回到家,兩人卻被狂暴難耐的做愛慾望佔據。彭大歷斯說,交歡也許是為了驅退死亡,也可能藉此體驗死亡。不管怎樣,愛神(Eros)無論如何必須保持清醒,否則自我必將灰飛煙滅。這是詮釋?還是嘲諷?難不成憂鬱到了極致,便以性愛召喚愛神降臨?



      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撒旦的情與慾》。夫妻兩人失去意外身故的兒子,妻子陷入重度憂鬱,丈夫的自戀高漲,性愛竟成了兩人解決創傷性失落的方式。拉斯.馮.提爾在影片一開始就用慢動作將孩子墜地瞬間與夫妻性愛高潮同步,根本上已經將死亡與性愛緊緊環扣,接下來就是考驗觀影者有沒有能力解讀這個關聯性了。這情節不難讓人想起王爾德筆下的莎樂美為希律王跳完七紗舞後,狂舔作為恩賜的施洗者約翰鮮血淋漓的頭顱,那種死與愛交融的詭異畫面,令人不寒而慄。《撒旦的情與慾》的後半,當憂鬱的妻子轉而對丈夫行動化,她出現潛抑許久的閹割、暴力、謀殺等施虐本質的混亂行徑,此時我們才豁然開朗——憂鬱的本質果真是一種自戀性精神病態;這部份佛洛伊德已經在〈哀悼與憂鬱〉一文中剖析得淋漓盡致。



      憂鬱的源頭畢竟是創傷,既然是創傷,必然是無可抗拒的強迫式重複。從影片中,我們無法真確得知《性愛成癮的女人》中的喬(Joe)早年受到何種創傷,但是從喬窮其一生陷入無限迴圈、無法自拔的性成癮,暗示喬在性的領域中試圖克服早年不易證實而且隱晦的創傷,早年「性創傷」的可能性因此浮上檯面。父女之間智性而曖昧的對話一再出現,正是一種誘惑,醞釀著日後亂倫幻想的行動化。憂鬱的喬,受虐與施虐特質交替出現在她的生命歷程,周遭所有人毫無例外成為滿足她性需求的客體,即使作為假性治療師(pseudo-therapist)角色的塞利曼,最終還是難逃潛抑一輩子的性衝動而遭致殺身之禍——飽讀詩書與滿腹經綸原來只是知識層面的防衛。同樣的,《撒旦的情與慾》中陷入精神病態的妻子,是否也可依此想像?當然,《驚悚末日》中的Justine又未嘗不是?



      當年作為逗馬宣言一號作品《那一個晚上》(The Celebration),湯瑪斯.凡提伯格(Thomas Vinterberg)精心安排,在隆重的生日宴場合揭露家族性醜聞的手法,讓人驚嘆不已。如今,隱含著對凡提伯格的致敬,拉斯.馮.提爾採用更蒙太奇、更隱喻的手法拍攝《驚悚末日》,這次情節則是離異的雙親在女兒Justine的結婚喜宴中,行動化早年家庭衝突的情境,如此強迫性重複想必持續不斷地困擾著Justine,不斷將她拉回不堪回首的早年創傷情境中,讓慢性化的憂鬱活化又淡化,生生不息。當愛神火力全開,死神不會保持沈默,它的毀滅本能才會展露無遺。《驚悚末日》第二部的世界末日



      情境,讓人想起佛洛伊德的史瑞伯(Schreber)案例,憂鬱者的內在世界原來也如妄想者般具有強烈的毀滅性!



      不管愛與恨,生與死,施虐與受虐,佛洛伊德將人類本能(或是驅力)二元化(dualism),生命本能與死亡本能皆無法輕易與性能量力比多(libido)脫鉤。憂鬱狀態,力比多自客體撤回自我,形成一種次發性自戀,滿溢的力比多性能量,表現為性愛、攻擊、毀滅、施虐、受虐,有何不可?

    ?
    李俊毅/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