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愛滋味

愛滋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89547
詹傑
時報出版
2021年5月25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571389547
  • 叢書系列:Origin
  • 規格:平裝 / 140頁 / 12.8 x 18.5 x 0.8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Origin


  • 藝術設計 > 戲劇 > 編劇方法











    我站在那個路口,一直哭。

    發現原來我也很需要被理解、被支持,知道自己值得被愛。

    我已經躲了一輩子。

    不管當個同志,還是愛滋感染者。我不要再躲了。



      【特別收錄:愛滋感染者相關文章】

      我是愛滋感染者--Winter(熱線教育、接線、愛滋小組義工)

      給最愛的你--小丘

      接觸資源是靠攏的開始--葉媽媽(村仔、Jac訪談撰寫)




      *****



      一通沒有接起的道別電話

      一個暗藏秘密的輟學女孩

      一名背負過去的輔導老師

      三段隱晦銘心的真實情感



      一件輔導案例,意外勾串起他們的命運

      心碎了又碎,在這慣於孤獨的年代

      我們仍彎身試圖撿拾碎片,燃起微微火光



      他們說,最後你能拿去愛的,就只有這麼多



      ★★★本書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戲劇類出版補助★★★



      輔導老師明哲請調到偏遠國中,和校長好友家玲久別重逢,隨即接手一件棘手校園性侵指控。隨著明哲一步步輔導叛逆國三女生小瑜,赫然發現備受稱譽、卻遭指控的代課老師毅傑有所隱瞞。然而慢慢浮現而出的,除了小瑜母親因吸毒感染愛滋,導致小瑜被霸凌排擠、轉學遷徙在不同學校之間,還有一個明哲自己無法面對的問題,他是名同志,也是一名愛滋感染者。



    國際殊榮



      二○一八年入選全球酷兒戲劇節,在超過一百部劇作中,最終入選七部之一,並於英國倫敦Arcola Theatre英語讀劇演出,讀劇後收錄於《GLOBAL QUEER PLAYS》一書。



    名人推薦



      徐志雲�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顧文瑋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



    專文導讀



      喀飛�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

      杜思誠�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推廣部主任


     





    推薦序

    ??? 用戲劇敲開同理心的大門--喀飛(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

    ??? 因愛滋生的力量--杜思誠(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推廣部主任)

    ?

    創作自述

    ??? 關於劇本《愛滋味》的創作旅程

    ??? 霧中風景

    ??? 參與義工培訓,成為愛滋篩檢員

    ??? 《愛滋味》劇本創作

    ?

    愛滋味

    ??? 場景

    ??? 角色

    ??? 序場

    ??? 第一場

    ??? 第二場

    ??? 第三場

    ??? 第四場

    ??? 第五場

    ??? 第六場

    ??? 第七場

    ??? 第八場

    ??? 第九場

    ??? 第十場

    ??? 第十一場

    ?

    ??? 首演資訊與製作團隊

    ?

    特別收錄:愛滋感染者相關文章

    ??? 我是愛滋感染者--Winter(熱線教育、接線、愛滋小組義工)

    ??? 給最愛的你---小丘

    ??? 接觸資源是靠攏的開始--葉媽媽(村仔、Jac訪談撰寫)





    推薦序



    用戲劇敲開同理心的大門 




      感染者承擔的汙名壓迫宛如不見血的內傷,外表看不到傷口,五臟六腑卻好似碎裂。感染者的病毒量、CD4(註)可以藉由科學儀器測度檢驗,心靈上承受的汙名、歧視、負面標籤傷害,卻是難以度量測計。



      我常在想,到底要怎麼描述說明疾病汙名帶來的傷害,才能讓社會大眾理解其中的不公不義?要怎麼解釋那些如滔天巨浪、像狂風暴雨襲來的大眾恐懼,其實是無端恐慌的反智?



      愛滋看似一個關於疾病、身體健康的議題,進步的醫療、先進的藥物可以解決,醫學實證的知識顯示,生命威脅、健康傷害已經和三十年前大不相同。愛滋汙名卻是一張禁錮靈魂、吞噬心靈的巨網,傷害的樣貌隨著個別生命軌跡的不同而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加乘。



      有人因為愛滋與男同志身分連結的雙重汙名,躲在深櫃、戴著異性戀面具偽裝過活,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擔心受怕;有人因為年老、生病失能,亟需入住長照機構時,被以各種看似合理卻充滿敵意的藉口拒於門外,像人球般在機構與機構之間被丟來丟去;有人因為從事教職,感染者身分被拿來當作黑函攻擊的武器,遭遇無知家長和學校行政人員高舉保護學生大旗,進行洩漏感染者隱私的違法行為攻擊,如同私刑般的公開討伐欺凌。



      愛滋宛如一面照妖鏡,人性中怯懦、冷漠、貪生怕死、自私的黑暗醜陋面,全都在面對愛滋刻板印象之際,毫無隱藏地顯露猙獰邪惡。



      每個帶給感染者痛苦、讓被汙名者活得辛苦的故事,背後都交織著複雜的因素。不得歧視的法律條文,少了完整健全的申訴制度,顯得蒼白冰冷;政策無作為,任由長照機構普遍且公然排斥、拒絕感染者;悖離醫學知識的「感染者怎麼可以在第一線擔任教職,誰來保護無辜學生健康」之說,不過是藏著反同、恐性偏見的道德獵巫行徑;當命運推著各種生活難題、人生困境交錯橫陳,大眾的愛滋恐懼於是成為壓垮已經喘不過氣人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類與生具有求生本能,對於連結死亡、身體傷害或影響生存的事情,本能地懼怕、擔心或反射性做出避險行為。社會大眾的恐懼是真實的,焦慮也是真實的,值得玩味的是,如果對愛滋的懼怕焦慮來自擔心死亡的求生本能,那為何攤開愛滋醫學知識解釋-「愛滋已經不是絕症」、「感染並不會立即遭受死亡威脅」、「治療藥物已經可以讓感染者壽命延長」之後,卻仍然無法消除許多人根深蒂固的擔心、恐懼?



      怎麼消除絕不是高喊「不要歧視」就能解決。


    文�喀飛(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