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佛學掃盲真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41590
真誠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2021年5月07日
183.00 元
HK$ 173.8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541590
叢書系列:
Sunny文庫
規格:平裝 / 648頁 / 17 x 23 x 3.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Sunny文庫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儀式/規範
同
類
書
推
薦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
《當代佛教戒律新詮: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16K)1版1刷
敦煌佛教讚歌寫本之「原生態」與應用研究
步步成佛:華嚴入門與十地修行
內
容
簡
介
真正的佛學不是封建迷信,反對封建迷信,
佛學其實是非常客觀、非常辯證、非常靈動,超越人類目前認知水準的一種智慧,
是幫助眾生解脫痛苦、突破思維瓶頸,走向東西方融合的助力。
這本書就是試圖透過通俗易懂的語言讓讀者明白,真正的佛學到底在講什麼。從基礎的人文概念,到哲學思辨,到科學猜想,再到最後的佛學與其他外道理論不同的、獨特的精髓的呈現,包括佛學中最重要的空性和不二法門等內容的闡述,幫助讀者理解「萬法唯識」、「佛法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等思想的含義。在書中還穿插了一些人們對於佛學的困惑、誤解的講解和解釋,希望能夠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普通大眾都能明白佛學的基本原理、精神和原則,讓他們可以識別什麼是真正的佛學和真正的佛學正道修行人。同時,還針對東西方思維方式、文化等等做了相應論述,甚至對於佛教內部的一些錯誤理解和做法提出了看法,希望能夠掃清社會上、甚至佛學研究領域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也幫助佛學研究者少走彎路。
目
錄
前言 ?? ? 007
人類的問題和困惑 ?? ? 007
一、導論 ?? ? 019
1. 佛法、方便法、佛學的概念 ?? ? 019
2. 為什麼佛陀一會兒說自己在說法,一會兒說自己沒有說法? ?? ? 020
3. 佛法是世間法?出世間法? ?? ? 021
二、人文篇 ?? ? 029
1. 釋迦牟尼佛的簡介、佛教產生的大概背景 ?? ? 030
2. 一世說、二世說、三世說的對比 ?? ? 031
3. 佛為什麼說這個世間是苦的?我不覺得苦,難道佛就不度我嗎? ?? ? 035
4. 解釋「出離心」、「苦」 ?? ? 036
5. 為什麼要學佛? ?? ? 038
6. 「我執」以及如何去「我執」 ?? ? 040
7. 「法執」的一些淺顯的例子 ?? ? 045
8. 去「我執」、去「法執」的方法--六度 ?? ? 048
佈施:佈施的種類、功德、福德、正確的佈施方法
持戒:戒律的種類、持戒的目的和標準、十善戒(佛學所說的「愛」、為什麼要斷肉?)
忍辱:忍辱的種類、正確的忍、修忍辱的功德和重要性
精進:精進的種類
禪定:禪定的種類、順序
般若:般若的種類、般若如何指導修行的淺顯事例、什麼樣的「法佈施」才是好的「法佈施」?判斷對錯的方法
9. 「六度」的順序和作用 ?? ? 092
10. 「六度」的助伴 ?? ? 093
11. 佛學為什麼強調實行、實修?什麼是「福慧雙修」、「悲智雙運」? ?? ? 095
12. 什麼是「自證」? ?? ? 098
13. 佛陀是否真的看到了他所說的其他世界? ?? ? 100
14. 佛學修行的過程,什麼是「直心」? ?? ? 103
15. 佛性、根性、佛弟子分類 ?? ? 107
16. 小乘、大乘、一佛乘 ?? ? 116
17. 一說「空性」 ?? ? 121
18. 佛學與道家的相通之處與區別 ?? ? 124
19. 一時教法、二時教法、三時教法、不了義經、了義經的來源 ?? ? 130
三、哲學篇 ?? ? 133
1. 人類對「六根」的執迷--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 ?? ? 135
2. 人類語言文字和思維的局限--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 ?? ? 138
3. 三種法相--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 ?? ? 142
4. 二說「空性」:三種法性--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 ?? ? 145
5. 為什麼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 ? 147
6. 佛為什麼要設立三種無自性性? ?? ? 148
7. 眾生在聽聞正法之後,有幾種不同的理解和反應?什麼是正信、迷信、邪信?什麼是「誹撥三相」? ?? ? 158
8. 七處征心 ?? ? 165
9. 「瀕死體驗」和「攀緣心」 ?? ? 173
10. 三番破識 ?? ? 176
11. 十番顯見 ?? ? 179
12. 別業妄見、同分妄見 ?? ? 194
13. 體性 ?? ? 195
14. 「相」和「像」,「非有非無」與「亦有亦無」 ?? ? 197
15. 沒有嘗過蜜的人 ?? ? 200
四、科學篇 ?? ? 205
1. 關於「色」,佛學與科學的同異 ?? ? 207
2. 量子力學和萬法唯識:為什麼「量子力學」的實驗和應用結果都是對的,但是科學家們就是解釋不清楚? ?? ? 211
3. 混沌理論和萬法唯識 ?? ? 217
4. 覺知性和八識 ?? ? 228
5. 佛學認同「萬物有靈」嗎?為什麼可以吃植物,不可以吃動物? ?? ? 233
6. 八識的轉化和相互影響 ?? ? 235
7. 外道「作者論」以及「有餘涅槃」:佛教是「有神論」宗教嗎? ?? ? 240
8. 修行人應該向動物、植物學習嗎? ?? ? 244
9. 地、火、水、風與能量(和、合與化學反應、物理反應) ?? ? 246
10. 夢 ?? ? 256
11. 六根的形成與六根圓通:為什麼我們的夢境裡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境界?為什麼我們的夢境常常是混亂的? ?? ? 260
12. 「象徵符號匹配性」和「同分妄見」:為什麼夢裡出現的人,大多是我們身邊出現過的人,或者是我們曾經通過各種媒介看過、聽過、想到過的人?在夢裡真的會有佛菩薩顯靈、神的聖諭、或者魔的侵擾嗎?如果一種新的能量出現在夢裡,你的意識裡並沒有與之相對應的符號存在,會怎樣?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周圍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有些人唱歌跑調、自己意識不到?為什麼有些方言裡分不清部分發音?佛學會根據相判斷吉凶嗎? ?? ? 266
13. 業力、因果、習氣:為什麼「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 273
14. 三界六道的由來:心識的活動規律、人世間的特殊性、佛教為什麼反對自殺?為什麼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佛經裡為什麼有鬼、神、魔等等?佛學所說的鬼、神、魔,與神話故事裡的鬼、神、魔有什麼異同? ?? ? 278
15. 佛所說的世界 ?? ? 288
16. 物質世界的形成過程與中國的五行 ?? ? 294
17. 佛學和中醫 ?? ? 297
18. 為什麼宇宙在以超光速膨脹或者生長? ?? ? 299
19. 佛經裡的不可思議:體積、空間、時間 ?? ? 300
20. 心識與能量 ?? ? 306
五、總論 ?? ? 313
1. 再說心識與能量:潛意識是屬於「第六識」嗎?意識真的是大腦產生的嗎? ?? ? 314
2. 心識與空性:什麼是空?小乘阿羅漢為什麼不究竟?為什麼我們覺得心在身體裡?為什麼我們會有生滅等感受? ?? ? 316
3. 世界的生滅 ?? ? 323
4. 佛學與「靈魂不滅論」的區別 ?? ? 330
5. 前世記憶、特異功能、佛到底會不會從母親右脅生出? ?? ? 331
6. 道家的「無中生有」 ?? ? 333
7. 再說世界和心識的變化過程 ?? ? 336
8. 心識與環境災難 ?? ? 339
9. 十二類生和心識屬性 ?? ? 340
10. 無生、無我、萬法唯識、心物一元 ?? ? 344
11. 四說「空性」 ?? ? 347
12. 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 ? 355
13. 如來到底是生是滅? ?? ? 358
14. 佛菩薩的無我、殊勝 ?? ? 361
15. 空性的重要性 ?? ? 363
16. 佛如來是「一神論」裡的神嗎? ?? ? 363
17. 佛的「三身」 ?? ? 364
18. 不二法門 ?? ? 369
19. 「不二法門」衍生出的理論:有為無為、不一不異、同一味相、盡無盡解脫法門、菩薩行 ?? ? 381
20. 人類的二邊見隨處可見 ?? ? 388
男女
21. 國內主要思想文化中的「二」 ?? ? 398
道家
儒家
22. 國外主要思想文化中的「二」 ?? ? 409
基督教
伊斯蘭教
23. 五十陰魔 ?? ? 420
24. 末法時期 ?? ? 444
25.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 ? 446
26. 史前的猜想 ?? ? 455
27. 減劫中人類的墮落 ?? ? 470
28. 幾個問題:如果天人真實存在,我們為什麼從來沒有見過他們出現?既然佛菩薩可以來,為什麼他們不多示現幾次?或者佛常住世間、不要涅槃? ?? ? 475
29.? 天魔 ?? ? 479
30. 為什麼佛不滅天魔? ?? ? 486
31. 天魔的錯誤 ?? ? 490
32. 神話 ?? ? 493
33. 無我、一念之間、無縛無解 ?? ? 495
34. 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 ?? ? 501
35. 沒有心魔就沒有天魔,煩惱即菩提 ?? ? 502
36. 西方哲學家們到底想表達什麼? ?? ? 504
37. 正道、外道不二 ?? ? 512
38. 軸心時代 ?? ? 515
39. 唯心所現:我眼前為什麼沒有出現蘋果? ?? ? 517
40. 睡眠 ?? ? 519
41. 法身、意生身 ?? ? 522
42. 為什麼會有心靈感應、直覺、加持、神通等現象?為什麼優秀偉大的人總是成批出現?為什麼要「參話頭」? ?? ? 525
43. 佛到底有沒有預見到會有很多眾生無法領受佛學第一義諦?為什麼還要說法? ?? ? 528
44. 佛法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 ? 530
45. 人類的各種「二邊見」 ?? ? 534
46. 全球化市場與全球化治理 ?? ? 541
47. 佛教內部的「二」 ?? ? 544
禪宗
六十位菩薩行修證階位
關於禪定
關於根性和教育方法
「頓悟」和「漸修」
「不著文字」與「不立文字」
不離文字
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
題外話
密宗和「雙修佛」
48. 對佛弟子說 ?? ? 590
49. 對那些披著佛衣坑蒙拐騙、倒行逆施的假僧人說 ?? ? 594
50. 化緣的益處 ?? ? 595
51. 學習佛學的好處 ?? ? 595
52. 一個小事例:「不二」是怎麼變成「二」的? ?? ? 599
53. 各種「不一不異」 ?? ? 601
54. 時間、空間 ?? ? 604
55. 「展轉緣生」與佛學正思維 ?? ? 605
56. 外道無常論 ?? ? 609
57. 如來非常、非無常 ?? ? 615
58. 「六度」的三個層次 ?? ? 616
59. 四種「隨順覺性」 ?? ? 618
60. 寫書的緣起和希望 ?? ? 619
61. 佛的建議 ?? ? 626
後話 ?? ? 633
佛經裡的數字 ?? ? 636
序
序
人類的問題和困惑
我們常常聽說、或者自己有一些奇特的感受,說不清楚原因:為什麼我們對於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會莫名地有好感或者不好的感覺?人的直覺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人會有前世星星點點的記憶?為什麼人會突然有靈感?為什麼有時候會「說曹操,曹操到」?心靈感應真的存在嗎?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突發奇想,做出一些驚人的、不合常理的事情?為什麼所有影響人類歷史的大人物,都有一些共同特點?為什麼有所謂的「瀕死體驗」?為什麼會有靈異事件?……
在學術界也有很多未解的謎題:為什麼科學家把量子力學的原理解釋不清楚?為什麼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那麼不一樣?為什麼有些人會天生具有超能力?為什麼我們會做夢?夢到底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在我們認為的愚昧落後的古代,人類卻有那麼高的智慧?為什麼會出現所謂的「軸心時代」?為什麼在交通、通訊不發達的古代,世界各地的人類卻產生了很多類似的思想?人類為什麼會發展出各種各樣的文化?對於心識和思想方面的研究,為什麼古人遠遠超越我們現代人?人類到底是在進化,還是在退化?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東、西方文化真的不能融合嗎?人類是不是最智慧的生物?到底有沒有外星人?有沒有平行世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有很多困惑和疑問無法排解:為什麼他出身名門,我卻在貧寒之家?我們都在使用我們學到的所有「知識」、「勤勞」、「勇敢」、「堅持」,為什麼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敗?或者是已經變成了人們所謂的「成功人士」,為什麼卻感覺不到幸福?為什麼有些人幹什麼都不差,而有些人似乎什麼都做不好?為什麼兩個理科思維的父母,卻偏偏生出一個喜歡藝術的孩子?為什麼人生很多時候總是事與願違?為什麼我們一方面好逸惡勞,另一方面又害怕太閒?……
我們腦子裡時不時地會冒出一些奇怪的問題:到底有沒有神?為什麼人類的思想家被稱為是「仰望星空的人」?為什麼人類會發明「飛機」、「太空船」、「互聯網」、「電影」這些東西?為什麼人類發明的舞蹈,比如芭蕾,其實很難、很痛苦,卻想方設法要表現出「輕盈」?為什麼人類那麼執迷於「美」?到底機器人會不會取代人類?……
我們這個世界也很奇妙:無論是原始的,還是現代的;統一的,還是分裂的;民主自由的,還是強權專制的;大的,還是小的;男權的,還是女權的;中央集權的,還是地方分權的;文明的,還是野蠻的;定居的,還是遊牧的;市場與計畫、自由與規則、個體與集體、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凡是我們能想到的任何一種模式,在我們這個世界裡都能夠找到。為什麼?
太多太多的困惑和疑問,我們不明白。從我們堅信的科學裡面,暫時找不到答案;古往今來,世界各地的無數聖賢、智者似乎也無法給我們完整、滿意的答案。其實可以說,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已經將這一切疑問的答案告訴了我們,因為他已經將宇宙的真相、原理告訴了我們,只是人類沒有完全領悟、沒有完全明白。在人類創造的各種思想理論中,能解釋清楚這一切的,唯有佛學。所以,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佛學到底講什麼?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