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驚濤戰府城:海賊王蔡牽在臺南

驚濤戰府城:海賊王蔡牽在臺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04311
吳建昇
蔚藍文化
2021年4月2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5504311
  • 叢書系列:大臺南文化叢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臺南文化叢書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嘉慶年間在閩浙大海盜蔡牽的侵擾下,

      臺灣及府城臺南經歷了一段長時期的動盪不安。




      由於清廷在臺官兵未能有效阻擋來自海上的武力騷擾,使蔡牽集團能接二連三、大肆劫掠各地重要港澳,讓蔡牽集團更為輕視滿清在臺武力。



      嘉慶十年,蔡牽為能取得安身的根據地,在臺灣豎旗起事、建元稱王,藉由金錢招來大批不滿於統治者的臺灣人民,發動了一場蔓延全臺的大混戰。最後蔡牽集團在臺的軍事行動,在義民協力助拳及內地援軍相繼抵臺之下,還是以失敗收場,蔡牽狼狽逃離臺灣,陸路夥幫也隨之瓦解四散。



      不過蔡牽集團的攻擊行動,卻已對臺灣產生許多重大影響,除了戰爭期間在各地造成的兵燹戰禍及破壞之外,也再次暴露滿清在臺缺乏戰力的缺失,使官府在其侵臺前後都有重新佈署調整,在亂後也有許多影響仍然持續存在,例如府城三郊商人的崛起、府城防線的侷限與擴張、府城聯境組織的出現、地方團練聯庄的發展等,這些都是戰後重新整合下的結果;至於與蔡牽有關的傳說,在當時也未隨其戰敗離臺而消失,依然普遍於民間社會散播流傳,成為臺南民間文化,甚至是臺灣海洋文化的一部分。


     





    市長序 讓臺南被世界看到

    局長序 開拓更為寬廣的文化視野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席捲東南亞洋面.海盜蔡牽大出海


    第一節 海洋史活劇開演,海賊王蔡牽登場

    一、環境所迫,入海為寇

    二、官方輕忽,海盜崛起

    三、安南艇匪,乘隙介入

    第二節 文獻描繪多面孔,官方民間兩樣情

    一、蔡牽的出身

    二、蔡牽的形象

    第三節 新勢力崛起海上,舊思維盡拋腦後



    第三章 三路進擊戰全臺.海盜蔡牽大活躍

    第一節 蔡牽一侵臺灣島:梟雄成長

    一、首次入侵鹿耳門

    二、再度入侵鹿耳門

    第二節 蔡牽二侵臺灣島:梟雄獨立

    一、蔡朱分裂,決意攻臺

    二、三度入侵鹿耳門

    第三節 蔡牽三侵臺灣島:梟雄強盛

    一、第一招:大灑幣,尋求臺民合作

    二、第二招:稱王號,建立職官組織

    三、第三招:邀幫眾,加強軍備實力

    第四節 蔡牽三侵臺灣島:梟雄殞落

    一、前奏:調虎離山—起事滬尾、佔領鳳山

    二、追擊:多管齊下—入據洲仔尾,分兵桶盤棧,建立南北基地

    三、鏖戰:人海戰術—蔡牽集團圍攻府城

    四、身殞:時不我與—清軍來援,蔡軍潰逃



    第四章 影響臺南深且鉅.海盜蔡牽大衝擊

    第一節 軍事佈防的重設與調整

    一、調整軍事佈署

    二、興築土城、外城

    三、納入義民、原民

    第二節 社會秩序的重整與恢復

    一、三郊商人地位提升

    二、聯境、團練發展迅速

    三、救濟制度逐步完善

    第三節 經濟活動的改革與其他

    一、林朝英與蔡牽

    二、王爺信仰與蔡牽

    三、漁船政策與蔡牽

    四、專運制度與蔡牽

    五、臺南府城與蔡牽



    第五章 結語



    參考書目





    結語



      乾隆末年以來之所以會有如此棘手的海盜問題,原因歸根結柢不出經濟及社會兩個層面。當人口迅速增加,生活卻無以為繼,百姓只好鋌而走險,成為盜匪。且清廷長久以來不重視海洋議題,面臨日益嚴重的海盜問題,也拿不出有效的政策來解決,一有事情發生,上至決策帝王,下至承辦官員,總是在主戰與招撫之間不斷來回擺盪。再加上出現器械精良、組織嚴密的安南夷匪勢力,不僅打破了閩浙盜幫勢力間的均衡,同時也顛覆了過往清朝水師和海盜力量之間的平衡。



      蔡牽海盜集團的崛起,是一個實力逐漸上升的過程,從清朝官府眼中不甚著名的地方土盜,逐漸發展成為佔據一方的洋盜。尤其嘉慶5年(1800)的「神風盪寇事件」之後,由於安南艇匪、閩浙沿海的鳳尾幫、水澳幫等陸續遭清廷追擊而瓦解,海上勢力隨之重整,部分海賊餘黨無所歸依,漸漸被蔡牽所吸收,使蔡牽勢力頓時強大起來,成為擁有近百艘洋船的海盜組織。



      由於集團勢力迅速擴張,造成組織內部物資不足,外部又因樹大招風始終擺脫不掉清廷水師的追擊,為了避免遭到剿滅,只好選擇離開熟悉的閩浙海域,向外尋找新的根據地及活動空間。



      蔡牽集團分別在嘉慶2年、3年、5年入侵臺灣,對沿海港澳及商船往來形成威脅。嘉慶9年4月進犯鹿耳門大獲全勝,對臺灣軍備的廢弛及米穀資源的豐盛留下深刻的印象。返回內陸後,以米糧接濟海盜朱濆集團,促成兩大海盜合作聯盟,使蔡牽集團活動範圍得以向南延伸至閩廣一帶,暫時解除被追勦的危機。後來蔡朱聯軍圍殺總兵胡振聲,此役成為轉捩點,清廷痛下決心不再姑息,放棄招撫政策,讓蔡牽集團陷入更進一步的困境。嘉慶9年8月馬蹟洋之役戰敗,蔡朱聯軍宣告破裂。同年11月,尚能與清軍孤注一擲的蔡牽集團決定東向窺伺臺灣,卻因為這次攻臺行動低估臺灣的防衛能力,又對臺灣西部沿海風浪海象不甚熟悉,以致一路損兵折將,幾乎陷入全滅的危機。



      蔡牽此次攻臺有幾處值得注意:其一是活動時間甚久,長達3個月多月;其二是活動範圍最廣,包含了臺灣西部沿海大小港澳;其三是建立了短暫的根據地,曾在鹿耳門北汕屯駐了整整1個月;其四是曾企圖與臺民建立合作關係。換言之,蔡牽集團此次的攻臺不同於過去的掠劫行為,而有長期在臺沿海活動或政治上的企圖。



      僥倖在嘉慶10年2月逃脫的蔡牽集團,在同年11月立即捲土重來對臺灣發動了更大規模的攻擊行動。有鑑於前次失敗的教訓,這次行動有著更完整的準備與安排。像是不惜重貲尋求各地臺民的合作,使得願意參與攻臺行動的臺灣居民達上萬餘人。又透過改元建朔、豎旗稱王、建立了職官組織等政治手段,鼓動號召臺灣民眾共同響應抗清起事,建立其攻佔臺灣的正當性。蔡牽集團在籌備過程中不斷加強軍備實力,讓攻臺船隻與人手的數量都超越了前一次的規模。



      經過積極的籌備,先從北路滬尾起事,一路勢如破竹,以強大兵力攻入艋舺。同時南路也向鳳山縣新城展開進攻,並且迅速佔據。北路嘉義方面製造不小的騷亂,使南北道途因而阻塞。當南北接連告急,府城分兵救援各地,蔡牽集團卻率領船隊由滬尾趁虛進入鹿耳門。



      當時整個攻臺行動的佈置由北、中、南分路攻擊,除了淡水一路是騷擾,南北二路大軍分別向府城進軍,協助中路攻擊,並會師府城周圍,建立洲仔尾、桶盤棧基地。從整個發展歷程來看,可知攻臺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佔領府城。南北攻城基地一旦建立,蔡牽集團的攻城行動更為積極。除了以重兵攻城之外,且陰謀煽誘府城居民作為內應。只不過由於府城擁有倚城固守的優勢,蔡牽集團雖擁有兵力上的優勢,卻未能採取嚴密包圍攻擊,使得蔡牽集團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造成蔡牽集團攻城失利的原因,主要是義民助防府城,其中尤以三郊商人最為積極。三郊不僅募勇助防,籌給軍費,更捐建木城,提供商船以備巡哨。蔡牽大軍包圍府城,久攻不破的結果,給予清廷調兵臺灣的機會。圍城一個月後,閩浙水師總統李長庚就率領部隊抵達鹿耳門外海。蔡牽集團立即以沉舟戰法堵塞鹿耳門口岸,防止外援進入。清廷水師雖一時無法入援,但不久後李長庚在奇襲與府城官兵的掩護之下,仍順利進駐台江,並且在城北柴頭港建立反攻據點。蔡牽集團隨後5次派兵攻城都告失敗,初露敗跡。



      嘉慶11年2月2日,清軍展開大規模反攻,在府城義軍與李長庚水師援軍的水陸夾攻下,順利攻克蔡牽洲仔尾基地。翌日,蔡牽南部桶盤棧基地的軍隊見大勢已去,四散逃亡。北路嘉義雖曾經在鹽水港一帶騷擾兵民,但在清軍全力追勦下也分頭逃散。



      不久,清軍收復了被佔領達80餘日的鳳山新城。至於蔡牽及部下則早在2月6日趁夜落荒而逃。嘉慶10年蔡牽的攻臺行動,至此告一段落。



      該年4月,蔡牽集團又一度有意重起爐灶。不僅在閩浙沿海招募人手渡臺,劫掠停泊臺灣西部沿海港澳,又兩次攻擊鹿耳門。其中5月17日在鹿耳門活動時,已經無法透過勒索船戶獲得物資補充。6月1日蔡牽再遭清軍圍剿,趁亂倉皇逃出鹿耳門。之後蔡牽集團向北轉進,企圖佔據後山噶瑪蘭地區。當時清廷以重兵駐紮臺灣,在各港口積極妥善佈署,水師追剿巡弋,陸師搜捕叛黨等情況下,最後蔡牽集團的這些行動都以失敗告終。



      蔡牽敗逃之後,清廷厚集兵力專注蔡牽,並採取分化招降之策,切斷蔡牽的補給(特別是火藥),更給予蔡牽致命的打擊。隨後浙江省鳳尾幫乞降,朱濆戰死,清廷集結閩浙水師之力,終於在嘉慶14年8月,殲滅蔡牽於黑水洋。蔡牽自沉座船而落海溺斃。



      蔡牽攻臺之役挑戰過去「臺灣變亂,率皆自內生」的認知,除了戰爭期間在各地造成的騷動及破壞之外,在亂後對於臺灣的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許多層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臺南府城所受的衝擊及影響最為鉅大。舉凡臺南三郊協防府城、臺米專運制度的實施、磚石城池的興建、噶瑪蘭的入籍、軍事措施的調整、社會成本的支出、漳泉間的分類械鬥、民間的諺語與傳說等,都有因蔡牽侵擾所產生的轉變。



      本書最後以專章探討蔡牽對臺南地區的影響。首先是軍事佈防的調整。清廷決定將臺灣兵力集中在重要戰略地點,遂大幅裁撤各地零星小塘,期望在臺駐軍防禦及戰鬥力量能更形健全。在府城周圍防線以外的區域,卻可以發現軍事佈署顯得嚴重不足,這也造成之後地方治安更形惡化。土匪、海盜及分類械鬥事件愈發頻仍,地方也逐漸發展出自己的自衛武力。



      城防方面,當海盜蔡牽進犯騷擾時,府治五條港區一帶遂首當其衝,當時為了保護郊商居民產業的安全,三郊總義首陳啟良集資以木料擴建府城西「外城」,之後木城在道光年間被重修成為土城,並開三處城門。又因清廷在臺駐軍不多,且戰力有限,因此每當臺地發生民變,除緊急從內地調兵平亂之外,亦必須經常仰賴義民或「番兵」等隨軍征戰。這次蔡牽攻臺,義勇和屯番的身影隨處可見,然而這也反映當時在臺綠營兵虛將惰、沒落中衰,面臨了裁汰邊緣的實況,迫使清廷不得不仰賴民間武力以協助平亂,這也是在日後地方團練逐漸成為官方認可的合法武裝組織。



      至於第二部分為臺南地方社會秩序的重整與恢復。在攻臺行動中,府城遭蔡牽大軍包圍達一個月之久,三郊義民挺身而出,社會地位在戰後迅速提升,逐漸成為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又為了因應經常性地遭到攻擊,在臺灣各地也發展出區域間的聯防組織,並在共同信仰或經濟因素下,進而形成之後區域性的村際武裝集團—「聯庄(境)組織」。



      這段期間因兵燹之災,臺灣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的打擊,造成許多民眾被迫淪為難民。又因為蔡牽攻臺涉及範圍甚廣,蔓延臺灣北中南三路地方,因此難民數量極為龐大,甚至超過了林爽文事變中的難民數量。這些因蔡牽攻臺所造成的問題,都得待社會秩序恢復與重整後才得以解決。



      本書亦延伸討論了府城大盜蔡牽與臺南的其他關聯。由於臺南府城為蔡牽集團是主要攻擊目標,因此所造成的衝擊也最為巨大,包含蔡牽與林朝英間的傳說軼事、聯境與地方武陣的興起、南鯤鯓王爺信仰地位的提升、漁船管理更為嚴格、臺運轉為專運及其他蔡牽事件在臺南留下的歷史痕跡等。



      由前文可知,嘉慶年間在閩浙大海盜蔡牽的侵擾下,臺灣及府城臺南經歷了一段長時期的動盪不安。由於清廷在臺官兵未能有效阻擋來自海上的武力騷擾,使蔡牽集團能接二連三、大肆劫掠各地重要港澳,讓蔡牽集團更為輕視在臺綠營武力。



      嘉慶10年(1805),蔡牽為取得安身的根據地,在臺灣豎旗起事、建元稱王,藉由金錢招來大批不滿於統治者的臺灣人民,發動了一場蔓延全臺的大混戰。最後蔡牽集團在臺的軍事行動,在義民協力助拳及內地援軍相繼抵臺之下,還是以失敗收場,蔡牽狼狽逃離臺灣,陸路幫眾也隨之瓦解四散。



      不過蔡牽集團的攻擊行動,卻已對臺灣產生許多重大影響,除了戰爭期間在各地造成的破壞之外,也再次暴露在臺綠營缺乏戰力的缺失,使官府在其侵臺前後都有重新佈署調整,在亂後也有許多影響仍然持續存在。府城三郊商人的崛起、府城防線的侷限與擴張、府城聯境組織的出現、地方團練聯庄的發展等,這些變化都是戰後才重新整合的結果。至於跟蔡牽有關的傳說,並沒有隨著他的戰敗離臺而消失,依然普遍在民間散播流傳,成為臺南文化,甚至是臺灣海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 他 著 作
    1. 府城守護者:臺南合同廳舍的時空記憶
    2. 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史地與香境(軟精裝)附光碟
    3. 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專書(全套3冊)
    4. 臺南生育禮俗研究
    5. 臺南地方法院
    6. 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第五輯(五本一套不分售)
    7. 北極殿
    8. 二鯤身砲臺-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01
    9. 大臺南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