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建立孩子思辨能力的第一套橋梁書:原來大家都不一樣、喜歡就可以帶回家嗎、為什麼要「合作」、為什麼要感謝別人(啟動思辨力的37個提問˙4冊1套,附注音&插圖)

建立孩子思辨能力的第一套橋梁書:原來大家都不一樣、喜歡就可以帶回家嗎、為什麼要「合作」、為什麼要感謝別人(啟動思辨力的37個提問˙4冊1套,附注音&插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544765
哲學新媒體,公羊兄(朱生亦),蘇子?�小英
小麥田
2021年5月01日
240.00  元
HK$ 204  






ISBN:9789578544765
  • 叢書系列:故事館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1 x 14.8 x 2.8 cm / 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故事館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思考的孩子,起跑點從這裡開始!



    啟動思辨力的 37 個提問

    思考,是素養教育,也是品格教育

    新課綱生命教育最佳讀本

    ?

    MindDuo親子共讀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張美蘭(小熊媽)�親職、繪本作家

    葉惠貞�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資深教師

    潘小慧�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兒童哲學專家

    盧本文�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鄭重推薦



    =本書特色=

    「如何思考自己的思考?」

    大人也覺得困惑的問題,協助孩子找到最佳解答


    「哲學新媒體」第一套專為孩子量身打造、培育核心素養的思辨橋梁書



    ★自主行動:訓練邏輯判斷、釐清問題能力,打造獨立思考鷹架。

    ★溝通互動:以對話方式結合最常問的問題,貼近孩子生活。

    ★社會參與:價值觀的塑造,小朋友情緒管理的最佳夥伴。

    ★符合十二年國教生命教育理念,社會情緒學習最佳讀本。

    ★適讀年齡:國小低年級以上,附注音、插圖。

    關鍵字:親子教養、生命教育、橋梁書



    =本書使用方法=

    以「故事」帶出孩子可能面臨的實際問題,從對話及「思考的孩子想一想」單元,在思辨中建立價值觀,鍛鍊多元素養。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

    「本章學習目標」:精華對話開啟閱讀興趣、羅列課綱綱領,確立「學什麼?」「為什要學?」。

    「故事」:跟著5位主角人物的校園故事,從閱讀開展同理他人的旅程。

    「思考的孩子想一想」:故事中延伸出來的各個問題,引導孩子思考,也可為共讀共享的交心時刻。





    =內容簡介=

    共四冊


    1.《原來大家都不一樣》

    朱芭蒂剛進小學,在學校結交到一群好朋友,與朋友們的相處中,她第一次知道,原來大家不只長得不一樣,連想法也都不同。一場單槓比賽讓和氣融融的大家吵架了,究竟團體生活中遇到了與自己意見不合的狀況,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本書主題:

    關於認識自我:「我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關於溝通:「要怎麼讓別人了解我?」

    關於尊重:「他的想法和我的一樣嗎?」

    在與人的相處中,學習勇敢表達自己,

    在日常對話中,練習聆聽、理解他人,

    從表達與傾聽,了解彼此,建立起最合適的溝通與互動。




    2.《喜歡就可以帶回家嗎?》

    陳立達想帶學校的蝸牛回家養,但其他同學都認為蝸牛屬於學校公物,是不能夠隨意帶回家的。到底什麼是公物、什麼不是公物?看到喜歡的東西,是不是都可以直接拿走?陳立達應該怎麼做,才能夠順利養到蝸牛呢?

    本書主題:

    關於物權:「這個東西可以帶回家嗎?」

    關於尊重:「不經過別人同意,可以拿走他的物品嗎?」

    關於責任:「我也要負責照顧蝸牛。」

    從一步步的思考推理中,學會分辨東西屬於誰,

    在不同的位置看事情,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

    以觀察與對話,溝通想法,尋求出解決事情的最佳方法。




    3.《為什麼要「合作」?》

    林明利很喜歡也很擅長跑步,卻因為受傷沒辦法練習,他很擔心不能在運動會上拿下好成績。陳立達雖然不太會跑步,仍堅持努力練習。但是突如其來的情況,讓大家措手不及。他們能夠透過團隊合作,順利成功拿下最後優勝嗎?

    本書主題:

    關於自我探索:「我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

    關於榮譽感:「想把事情做的更好,應該怎麼做?」

    關於團體合作:「互相合作才能得到優勝。」

    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找尋自己最厲害的地方,

    在必要時刻,積極表現長處來幫助朋友,

    以合作與團隊精神,與大家手牽手一同達成共同目標。




    4.《為什麼要感謝別人?》

    今天校門口出現了一位推著嬰兒車的老婆婆,嬰兒車中有著可愛的黃色小雞和雞蛋,這位老婆婆究竟是誰?課堂上,老師請同學在肚子綁上水球,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這個獨特的課程,讓大家深深體認到守護珍貴物品的心……

    本書主題:

    關於感恩:「為什麼要感謝別人?」

    關於同理心:「媽媽懷孕有很多事不方便做。」

    關於尊重生命:「你有小心守護東西的經驗嗎?」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會、理解其他人的辛苦,

    在各種時刻,永存感激,

    從同理與感謝,建立珍惜生命與事物的心意。




    =各界推薦=

    MindDuo親子共讀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張美蘭(小熊媽)�親職、繪本作家

    葉惠貞�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資深教師

    潘小慧�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兒童哲學專家

    盧本文�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作者序=

    引領對世界好奇的孩子轉動腦袋,享受思考的樂趣

    哲學新媒體



    近年來在一些條件的配合下,哲學教育在臺灣逐漸受到應有的重視。然而哲學教育資源缺乏的窘境也逐步浮上檯面。「哲學新媒體」成立以來,集結了許多對哲學教育與哲學普及有熱情的哲學人,共同在臺灣各地推廣哲學。我們經常碰到一些關切教育的家長和老師的詢問,希望我們能推薦適合用來作為兒童哲學教育的讀本。然而,這些有心的家長與老師碰到的主要難題,恐怕不只是缺乏適合的讀本而已。畢竟「哲學」不只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對從事教育的許多從業者來說,也是認識不太多的一門學科。在此情況下,即便有適合用來進行兒童哲學的教材或讀本,對於教育者來說,也有一道不小的鴻溝——讀本中的每個字都看得懂,繪本或讀本的故事與內容也都很有趣,但帶著孩子念完內容、看完書,就算是「哲學教育」了嗎?



    哲學之高深,可以抽象到學術期刊的專業等級,讓沒有受過特定哲學訓練者不得其門而入。不過哲學並不只是學術專業者的研究對象而已,也能是一般人進行思考時的有利工具。以「思辨」為核心的哲學思考活動,其精神就在於透過抽象思維的方法,掌握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來提昇思考者的思想品質。哲學的這個特性,使得兒童哲學得以可能。



    哲學新媒體當初找到志同道合的小麥田出版合作,針對國小學童製作本套書時,我們就希望內容不僅能作為兒童哲學的讀本,也能讓不管是自行閱讀的孩子,或是使用作為教材的教育者,都能透過故事中穿插的引導問題,進行屬於讀者自己的思想之旅。換言之,故事中穿插的這些問題,其目標不在於讓讀者找出正確答案,而在於邀請讀者透過問題中所涉及的相關抽象概念,反思讀到的故事情節,以釐清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進一步將自己的概念思考成果,應用到生活情境中。



    基於這樣的規劃與構想,並顧及到國小孩童的抽象思維能力尚在起步階段,負責主筆撰寫的兩位哲學新媒體夥伴,選擇了貼近孩子們的學校生活,來作為故事所環繞的背景情節,把這些對孩子們來說相對熟悉的校園生活當作進行反思的對象。由於故事情節與孩子的實際生活有所連結,較易讓書中引導問題中所提及的抽象概念產生具體內涵,而能增進孩子理解這些問題,幫助他們將這些概念作為自己在進行思考時的素材,逐步提昇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為孩子們將來進行更深入或更複雜的思辨時鋪平道路。



    「建立孩子思辨能力的第一套橋梁書」從規劃、撰寫到編排,都是以促進孩子的思維能力為目標,是市面上少見的哲學思辨教育讀本,更是「哲學新媒體」推廣哲學教育與哲學普及中的關鍵工程。畢竟運用獨立思考的能力來進行有品質的思考,不可能一天就能造就。如果能在學齡時期開始逐步培養思考的能力,那麼在進入青少年時期,甚至進入社會的成年期之後,只需再稍加一點點訓練,事半功倍的養成獨立思辨能力不是夢。



    我們相信這套書籍能引領許多開始對世界好奇的孩子轉動腦袋,享受思考的樂趣。願哲學原力與您同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