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刑事法學的浪潮與濤聲:刑法學──甘添貴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刑事法學的浪潮與濤聲:刑法學──甘添貴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5074
黃源盛等36人
元照出版
2021年4月01日
400.00  元
HK$ 360  






ISBN:9789575115074
  • 叢書系列:刑事實體法
  • 規格:精裝 / 1016頁 / 17 x 23 x 14.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刑事實體法


  • 社會科學 > 法律 > 刑法











      論文集的書名,定為:「刑事法的浪潮與濤聲」。表示刑事法的新思潮,像海浪一波波地湧至;眾多學者的看法,就像濤聲一樣,陣陣的襲來,美不勝收。



      The name of this Festschrift is called “Currents and Waves of Criminal Law Science.” It means that new thoughts surge through criminal law like never ending currents, one following after the other. Views from various scholars come like wave after wave spectacularly.


     





    壽 序�張麗卿�前-1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甘添貴教授生平概述�張天一�前-19

    甘添貴教授簡歷�前-24



    刑法學

    •從《清史稿•刑法志》論刑法的古今絕續�黃源盛�1

    •論犯罪故意在三階層體系中的地位�江溯�35

    •客?的??論?構想????日中?話?試?──童?華教授?論評??反論�山中敬一�60

    •環繞客觀歸屬論之中日對話之嘗試──對童德華教授評論之反論�山中敬一 著、周慶東 譯�90

    •故意?肯定?????必要???事??認定�明照博章�115

    •為肯認故意而必要之事實認定�明照博章 著、謝開平 譯�155

    •Die Notigungsstrafbarkeit von Protesthandlungen�Arndt Sinn�189

    •抗爭行動中之強制行為可罰性�Arndt Sinn 著、陳俊榕 譯�213

    •台灣刑法上加重結果犯之立法考察�靳宗立�230

    •不告知負面醫療訊息之刑法評價──以推測承諾為中心�陳俊榕�268

    •網路犯罪刑事責任原理�陳興良�290

    •原因自由行為之研究�鄭善印�321

    •過失基準之研析──以中華民國刑法第14條第1項之注意違反性探討�周慶東�347

    •論構成要件錯誤──回歸故意概念的解讀�林書楷�441

    •刑法上的反面錯誤�蔡聖偉�466

    •論可罰性的客觀條件�馮軍�483

    •論共同正犯�張明楷�497

    •論承繼的共同犯罪�劉明祥�532

    •論違反保證義務的犯罪參與�古承宗�560

    •目的犯?共犯�松原芳博�586

    •目的犯與共犯�松原芳博 著、黃士軒 譯�598

    •界定想像競合犯概念時應注意的幾個關鍵詞�趙丙貴�609

    •論賄賂罪「對價關係」之判斷基準──乖離性及影響性�邱忠義�621

    •公務員貪瀆罪之重點檢視�李金定�652

    •內閣官房長官的職務權限──日本最高裁判所平成11年10月20日判決解說與借鏡�吳天雲�671

    •論大陸刑法第140條罪狀結構及要件要素間關係──兼評「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學說之爭�路軍�697

    •聚眾犯在參與關係上之相關問題──以騷亂罪為例�李錫棟�732

    •聚眾施強暴脅迫罪的構造──以日本刑法騷亂罪為參考對象�謝庭晃�755

    •通姦罪之爭議──寫在釋字第791號之前�王皇玉�770

    •大陸刑法中的侵占罪──學說、判解與私見�梁根林�790

    •墮胎罪的存廢與臺灣生育自主權的挑戰──以2019和2020年的兩公投提案為分析�林志潔、羅家曲�812

    •人格尊嚴與名譽刑法──重新解讀公然侮辱罪�許恒達�827

    •與未成年人合意下性行為之刑事責任�張天一、張羽筑�850

    •強制性交與強制猥褻罪中的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以關於利用宗教手段為性交猥褻行為類型的臺灣最近學說與實務為中心�黃士軒�884

    •析論剝奪行動自由罪之構成要件�黃國瑞�921

    •刑法的預防轉向及其限度�何榮功�936

    •強制工作排除減刑適用是否有違罪刑均衡原則──以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刑事大法庭裁定為中心�馬躍中�958





    壽序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今年四月,喜迎台灣刑事法學的大家長甘添貴老師高齡八十大壽。師者,在傳道、授業及解惑。老師廣傳刑法之道,講授刑法之業,詮釋刑法之惑,為目前台灣刑事法學界最為資深,依然耕耘不輟的長者。許多海內外刑事法學界人士,欣聞其壽誕,均紛紛撰文慶祝其壽喜。



      「鶴髮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老師在學術上的深厚造詣,對後進的提攜啟發,乃至教學研究,法制建設或法學發展,均有卓著貢獻,且影響深遠。雖已年屆八旬,依然活躍於學術界及實務界。平素廣受各界邀約,不辭勞苦,到處演講,或撰文進行講座,闡述刑法學的微言大義,或分享人生的點點滴滴,提供為人處世的指針;或主持各種學術研討會,給予寶貴指導,解決疑難。



      我與老師有不少近距離觀察的機緣,瞭解最為真實與深刻。老師與我同為法務部刑法研修會委員,也同屬衛福部醫事審議委員會委員,經常一同討論刑法修正與醫事糾紛鑑定的種種問題。老師最令人讚嘆與佩服之處,乃其任事態度嚴謹,每次與會,言語扼要,言之有物。每當與會者陷入思考迷霧或意見僵持不下時,老師經常四兩撥千斤,三言兩語化解僵局,做出妥善的結語。老師憑藉的不是年紀最大,而是冷靜的睿智,犀利且深透的見識。醫審會的鑑定會議,參與者大多為醫界各科的大老,老師經常以其析理深刻贏得大家的衷心敬重。老師對於醫事糾紛鑑定的制度,長期參與擘劃,貢獻良多,且經常獲邀至北中南各大醫療機構為醫事人員講解醫糾鑑定的制度與流程,同時教導彼等醫糾鑑定書的書寫重點及方式,使醫事人員深受裨益。



      世人稱八旬長者為耄耋,隱含有年老體衰之意,其實對老師而言,並非正確的形容。2015年9月,台灣刑事法學會派員前往安徽蕪湖參加「第六屆海峽兩岸刑事法治學術研討會」。會議結束後,大會安排前往著名景點黃山覽勝。黃山的步道雖然不算險峻,但長途行走卻也讓人不堪負荷,為此黃山道上設有一景之稱的滑竿供遊客乘坐。當時曾有台灣年輕學者提議,讓老師坐轎上山。老師聽後莞爾一笑,毅然邁步前行,將許多年輕人拋在身後,此際大家始體悟所謂老而彌堅的真諦。



      老師身體一直健朗,並非謹守養生之道的結果。一切的養生法則,似乎都不適於老師。老師菸癮極重,時常菸不離手,且常啖美食,甜辣不忌,且不顧腰圍的日益壯闊,總說活到這把年紀,何懼之有?一般認為,老師的身體健朗來自於好的DNA遺傳所致,其實我認為這與其個性寬厚及人生哲學有關。老師常訓勉年輕學子有四句話:欣賞別人,肯定自己;成敗得失,不用計較;人生無常,感恩謙卑以及快樂人生,求諸自己。因此,老師每能將心情放開,名利看淡,不忮不求,因而精神與身體始能維持健朗。也因為如此,甘老師散發出來的氣息,不會咄咄逼人,而是亦莊亦諧,嘻笑而不失穩重。



      老師的著述豐富,發表於各學術期刊的論文約有百餘篇,專書十餘本。《刑法之重要理念》、《罪數理論之研究》等,對於刑法學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俱有重要影響;《刑法各論》則頗受各校法學教師推崇並受學子喜愛。老師的著作,精當縝密,文字親切流暢,自成一家之言,顯露樸實深厚的功底,深受法界所重視。可謂學生讀之,能知悉刑法底蘊,開啟學習大門;實務家閱之,能對疑難案件處理,豁然開朗;研究者鑽之,不僅發現所學不足,更能體會老師功底深醞,心生以為楷模,持續精進。尤值一提者,老師對於刑法公務員概念的闡述以及醫療糾紛鑑定的準則,常為司法實務採為裁判的基礎,更是為人所稱道。



      老師因其人格魅力與學術功底,深炙其學養的門生眾多。歷年指導的刑事法學博士有十餘位,多已在各大專院校任教,開枝散葉,持續傳承老師的學術涵養與待人處事的哲理,儼然成為望族甘門。老師指導的碩士生有百餘位,俱為法界俊彥;其餘受老師教誨者,更是難以計數。可謂師恩浩蕩,並已深植於社會各領域。老師春風徐徐,卻又如海潮般深刻,桃李遍布台灣刑事法學界,不僅啟迪我輩鑽研刑法學,更代代薪傳,厚植台灣刑事法學發展的基礎。



      二十年前,「台灣刑事法學會」在老師的倡議下,結合各校刑事法學者籌組創立,而成為台灣本土最具嚴謹規模,專精於刑事法領域的學術團體。自2000年成立迄今已逾二十年,影響刑事法學界及實務界深遠,且貢獻殊多。台灣刑事法學會對於台灣刑法、刑事訴訟法、刑事政策等學術切磋、教育推廣、法案研修、審檢辯學的交流等,均有相當正面的助益。老師擔任創會會長八年,胼手胝足,讓學會逐漸步入正軌,進而蓬勃發展;卸任後,擔任榮譽理事長,仍持續為學會忙碌奔走,參與學會會務並加以指導,未曾以辛勞相辭。台灣刑事法學會,多次舉辦或參與國際及兩岸刑事法學學術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兩岸刑事法學者彼此相互激盪,成果燦然,並結下長遠的深厚情誼。台灣刑事法學會也常與其他大學或公私團體合作,舉辦跨領域各種學術研討會,並邀請重要海內外學者專家共聚一堂,因而與不少海外刑事法學者結下良好的友誼。本祝壽論文集有很多大陸、德國與日本學者的熱誠相贊,都是各次研討會所結的善緣。



      「四代斑衣榮耋壽,八旬福婺慶遐齡」,值此壽誕,即使未嘗親炙老師的後生,亦會歡欣的一起為老師祈願,祝福老師福壽綿長、身體健康、平安幸福;也期盼在老師的繼續帶領下,為台灣刑事法學再創新猷。欣逢大家敬愛的甘添貴老師八十傘壽,特綴數語以為壽序。



      最後,感謝元照出版公司萬聖德總裁、紀秋鳳總經理濃情厚意,不計得失,促成本書發行。及感謝所帶領的元照出版團隊,展現其作業優秀、高品質及效率,在短時間內,協助排版、設計及印刷,使本書得以如期付梓。

    ?
    甘教授添貴先生八秩華誕

    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 敬撰

    執筆者:張麗卿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