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左傳分國集註

左傳分國集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41514
韓席籌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2021年4月09日
350.00  元
HK$ 332.5  






ISBN:9789865541514
  • 叢書系列:Sunny文庫
  • 規格:平裝 / 808頁 / 14.8 x 21 x 4.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unny文庫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先秦











      左傳為現存古史中之最詳盡者;然編年散出,省覽難得其條貫。



      清初馬驌易編年??事,成左傳事緯,類分一百零八篇,世譽為左氏之功臣。?清吳闓生取馬氏所編,更為之整齊排比,著《左傳微》一書。近人韓席籌復取馬吳二氏所編篇目,略?變易,分?周與十二諸侯,名曰《左傳分國集注》,凡十二卷,百十有五篇。事跡淹貫,統系分明,使讀者一覽而解,庶幾得國語之遺意。篇末附以論斷,篇中略加注釋,探集諸家,或附己見。其於傳?國邑及征戰會盟之處,並為注出當今何地何名,利便讀者。


     





    卷一 周

    周鄭繻葛之戰

    王子克之亂

    王子頹之亂

    王子帶之亂

    王師敗于茅戎

    王室昏齊

    王子朝之亂

    王朝交魯

    王臣之聞



    卷二 魯

    隱公居攝

    與宋衡齊鄭之成

    桓之篡逆

    文姜之亂

    慶父之難

    僖公中興

    公孫敖之亂

    東門遂殺適立庶

    叔孫僑如之亂

    季孫專政

    世與邾莒之怨 附邾事

    臧孫紇出奔



    卷三 魯

    叔孫豎牛之亂

    季孫意如逐君

    陪臣之叛

    孔子用魯

    季孫肥搆怨邾齊

    哀公孫越

    小國交魯

    魯滅小國

    典志(郊祀、城築、朔閏、災異、蒐狩、凡五章)



    卷四 齊

    齊之滅紀

    齊襄之?

    齊桓創霸

    齊商人之亂

    齊靈滅萊

    齊靈莊叛晉

    齊崔慶之亂

    齊納燕莒

    齊陳氏之大

    齊悼公之立

    齊簡公之?



    卷五 晉

    曲沃併晉

    晉滅虞虢

    晉驤姬之亂

    晉惠之入

    晉秦韓之戰

    晉文入國

    晉文建霸

    ?襄繼霸



    卷六 晉

    晉靈之?

    晉滅赤狄

    晉齊?之戰

    晉楚狎盟

    晉趙氏之難

    晉楚鄢陵之戰

    晉厲之?

    晉悼復霸?



    卷七 晉

    晉欒氏之亡

    晉楚弭兵

    晉霸之衰

    晉滅肥鼓(陸渾附、凡二章)

    晉祁氏羊舌氏之亡

    諸侯叛晉

    晉范氏中行氏之亡

    晉知氏之亡



    卷八 宋

    宋殤之?

    宋閔之難

    宋襄圖霸

    宋昭之?

    宋桓族之亂

    宋子罕之賢

    宋華向之亂



    衛州吁之亂

    ?惠之亂

    ?文滅邢

    衛元咺構訟

    衛孫甯廢立

    衛靈公之立

    衛莊出父子爭國



    陳佗之亂

    陳靈之?

    陳二慶之亂

    楚靈滅陳

    楚惠滅陳



    蔡哀侯之虜

    晉楚爭蔡

    蔡景之?

    楚誘滅蔡

    蔡之復國



    卷十一 楚

    楚之始?

    楚滅諸小國

    楚穆圖北方

    楚越椒之亂

    楚莊爭?

    楚滅庸舒

    楚五令尹代政

    楚靈之難

    楚白公勝之亂



    卷十二



    秦納芮取梁

    秦穆霸西戎

    秦晉為成



    吳通上國

    季札讓國

    吳之入郢



    越句踐滅吳



    凡百十五篇









      秦火而後,言左氏者各有異同,一言以蔽之,曰:傳經與不傳經而已。持傳經之說者:漢有劉歆、韓歆、賈逵、董遇、鄭眾,各增義例,以附經文。晉杜預因之而為集解,唐孔穎達復為之疏,宋元諸儒,墨守師承,轉相傳授,以迄於今。持不傳經之說者:劉向、揚雄、班固、許慎,僉謂經傳?行,服虔且有傳無經矣;趙匡、王安石因其不傳春秋,且疑左氏非丘明矣。明清以後,其說尤盛。是二說者,固皆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然則孰為近?曰:不傳經為近。孰明之?由司馬遷、劉向明之。夫馬遷號為良史,向亦博極?書,今觀史公自敘,惟云:「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不言其傳春秋也。向校書天祿,秘府收藏,當無所不睹,劉歆獨得左氏,固向之所疑而不信,太常博士所拒而不誦者也。然則世儒謂劉歆割截國語十七八以附於經,始有左傳,未為盡誣也。乃許慎敘說文云:「北平侯張蒼獻左氏傳。」果爾,則漢之得書,莫先左氏,至成帝時猶不得立學官何也?且左氏既流傳於世,雖至愚者亦知其傳春秋,而太常博士當不至若斯。蓋歆假託獻自張蒼,以掩飾其移易改竄之?;許氏得自傳聞而稱之耳。不然,史記張丞相傳,胡未道及獻左氏事耶?竊謂左氏之重輕,初不係乎傳經與否,而學者聚訟幾二千年,甚無謂也!夫經傳同出於國史,史之所記,有簡有策,簡書其目,而策詳其事,一獻王朝,一藏本國,一布諸侯,謂之三策。孔子所修者簡書也,左氏所修者策書也,其原雖同,而獨具首尾,實未嘗求附於春秋之義。後人分經比傳,增設條例,?以為傳春秋,名為尊之,實則誣之,左氏不任其咎也。清鄒平馬驌左傳事緯,易編年為敘事,類分一百八篇,復完其首尾,洵左氏之功臣也。近桐城吳闓生左傳微,取馬氏所編,更為之整齊排比,嘉惠後學,厥功尤偉。余幼嗜左氏,弱冠後羈身教務,廢而不治者幾二十年。比歲家居多暇,乃取馬吳二氏所編篇目,略為變易,分繫周與十二諸侯,名曰:左傳分國集註,儿十二卷,百十有五篇,篇末附以愚論,篇中稍加分註,采集諸家,或附私見,屬稿三年,略具首尾。會遭盧溝橋事變,徐州淪陷,悉熠於火。鄉居無聊,復理舊業,越三年而成書。雖評註淺陋,未敢希?前賢,而事?淹貫,統系分明,使讀者一覽而解,庶幾得國語之遺意乎。

    ?
    一九四?年十月,徐州席籌 韓廣櫡敘於北望山莊。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