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給人生的道歉書

給人生的道歉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33718
陳銘磻
聯合文學
2021年2月22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3233718
  • 叢書系列:聯合文叢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聯合文叢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豈知人生翻覆若波瀾,

    如此迂曲,

    終歸如何啼笑奔走四望漫漫的浮世生涯?



      川端康成說:「我們都是上天的孩子,每一個人的降生就像被天拋下。因為我們是上天的小孩,所以拋棄在先,拯救在後。」你們現在能站在這裡,是過去的抉擇;從前和現在的自己,都是自己,即便幼體強弱不同,自己的人生只能在這裡。這樣就好,用勇氣和感動面對生命,愛護世間那個唯一的「我」。



      「與文字、書寫相惜超過五十年,用心寫過不少生活篇章,無論社會觀察、旅行見聞、現實體悟、情緒雜感,人間遊歷的小品之作,容或不盡理想,未能如意深及箇中奧妙,可我推究了然,這些都是個人真切想要表達的會心領悟之意;文字不長卻凝練,表述或有不及聳動卻懇切,部分思維或曾潛進早期作品;這一次,發願把日常記事簿裡的生活筆錄,思慮靈動和經驗心得,重新彙整,示意人生即使留影殘山剩水,自有其可觀之處。



      寫作人碰到瓶頸,最痛苦的不是寫不出來,而是要寫什麼好?想為自己尋找真正值得的理由、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能上網推文,寫作已變稀鬆平常,若是問到有何意義,很少人能通過自己這一關。面對這些障礙,我的做法,是把每一本書都當最後一部來做。

    ?


     





    〈序說〉夏日牽牛花,只剩兩三片枯葉

    ?

    第1話/霧起霧散,月亮露臉了

    石坊街這麼短,遺忘這麼長

    脆弱魚蝦等著被黑鱸魚吃掉!

    被父親寵壞的孤僻男

    十八歲後的五十年

    長男之絆

    我的臉是一張剝落斑殘的世界地圖

    唯有汗水,才是男人的浪漫

    我可能不會是個好父親

    只能陪你們到這裡

    ?

    第2話/美夢,噩夢,都是帶刺的花

    我從來就不是我

    沒有昨天就不會有今天

    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

    誰竊取我在金門街的記憶

    把每一本書都當最後一部來做

    昔日,亦曾是個漂泊者

    百本書單揭露我的履歷

    頭頂一片天,難免有逆風

    駱駝的箴言

    ?

    第3話/算了,算了,這麼無聊的青春

    魅惑無敵的青春本色

    放它去吧,放它去

    年年盛開的青春老樹

    噓,不要跌落花影裡

    渾身芒刺的後青春

    一杯咖啡在我的袖子裡

    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

    以菟絲子花之姿寄生

    起風時,就飛吧!

    ?

    第4話/蟬的叫聲吵著要去遠方

    抱歉,我的愚蠢決定

    漂流到陌生的田園城市

    腳踏過的土地都變成故鄉

    有個異鄉男子在陽台與貓跳舞

    海鷗飛翔,反覆想像與發現

    整個世界都是離鄉背井的旅人

    桔梗花在庭園親切揮手

    人對景色的深情好似單相思

    風景不會僅只一種丰姿

    雪很輕,心很重

    這樹,這瓦屋,這一片田園

    ?

    第5話/沒有愛情,說什麼光年之外

    怎麼會愛到好像沒了靈魂

    乘著春風飛進青空的紙鶴

    想給妳一蕊花苞

    看哪,人心裡面長有一副情色獠牙

    戀愛是語言上對性慾的美化

    用一輩子時間忘記一個人

    什麼顏色的愛情都會螫人

    一隻烏鴉向我單挑愛情

    ?

    第6話/愛你不管時

    這顆愛戀的心,今晚寄宿何方?

    有愛情的地方,就有春光流連

    揮別去年失意戀情的淚水

    再一次向你求婚

    婚約好比一張砂紙

    讓愛保持一瓶礦泉水的距離

    打個哈欠,他又跑去談戀愛

    愛情投到外角線

    ?

    第7話/每走一步,櫻花林更遼闊

    夜空不再美麗,太無趣

    掉了心,任人呼痴呆

    風是人生逝去的聲音

    知道又怎樣,不知道也無妨

    和小鳥唱歌跳舞就比較高尚嗎?

    陽光炙烈的地方一定會出現陰影

    身而為人,不盡完美,如此抱歉!

    沒有經歷就不會有判斷

    像鞦韆一樣從過去盪到現在的往事

    ?

    第8話/連記憶都能遺忘的蠢材

    如果我說我很好就是在撒謊

    寂寞的人不會在乎遇見的景色美不美

    比傷心更令人悲傷的是,空歡喜

    青空,微風,櫻花夢

    怎麼也寄不出去的信

    木槿花開在苦澀人家

    給人生的祈禱文

    花開了,又無常凋謝

    垂淚的人,踏不著地面

    ?

    第9話/浮世茫茫雨紛紛,似一夢

    人的內心沉睡有不醒的黑暗

    要像陽光一樣自豪地燦爛

    苦命,連牆角的灰塵都懶得清掃了嗎?

    亂哄哄的人世,別被陰影吞噬

    夏夜之月,感覺靈魂住在空殼

    想像力超過一定範圍就成了笨蛋

    下了一夜煩愁的春雨

    殘存的一些理想,一點夢想

    樹藏在樹林,人藏在人群,謊言藏在嘴裡

    ?

    第10話/夢蝶飛走,連露珠都堪嗟悲哀

    悲傷時不要唱歌

    老臉倚著朝顏花輕搖

    月影下,人生足別離

    長夜枯等繁花綻開

    沾了一身落花殘葉

    厭世者以秋色向黃昏道別

    花開多荒蕪,一年又過去

    我們都是硝煙歷史的一粒塵埃

    天色將晚,無盡美好

    ?





    作者序



    夏日牽牛花,只剩兩三片枯葉




      七十年前,從母體降生,苟存人世,歷經薄命生涯,仍不識凡俗寂寥,經受身心交瘁,終究不解迷妄紅塵,僅能空吟風水,略微感知風雨飄搖的長進,才是活命本領。



      少年時期微有寫作天資,時日一久,當有人問起,我會介紹自己不過是一無所長的寫字人,是造物者不小心捏造毀損的瑕疵品;人們又問,這個瑕疵品未免奇異,居然能堅持夢想,多年來寫出一百多本書。我僅可回覆,我認識自己,明白生命苦短,過去耗費太多時間關注運命,無視境遇變化、輕蔑玄虛人生,日後,覺到心頭負荷過重,只能用文字抒發感受,自我反顧。



      曾經疑惑,人究竟為何而活?是什麼緣故非把人生催逼成苦澀不堪?識人不明、短視近利、不分好歹,過多悔恨,豈非永絕平生緣?



      回想後中年,進入慘澹年歲,仍未解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意義二字渾然抽象,不免迷惘;有時又想,生命終歸無法如願完滿,就算人走了,由地表一方消失,從此不見,大概也不會有人在意,只是少了個人,天地不致改變什麼。



      世態炎涼,偶爾妙趣,人僅能聽任天命,玩味命運,確鑿不用找來冠冕堂皇的理由看待無常。命如朝露,仍有多樣愛與勇氣,足堪珍視,不必費心在意磨難充斥其間。



      川端康成說:「這個世界太擁擠了,沒有比夜更深的傷,沒有比夢更短的遺忘,最好的故事在黎明前死去。」由是,倍感一個庸人默默存活好像沒什麼作用,顯然,尚未嚴重到非置之於死不可的地步,所以就這樣碌碌無奇的圖存下來。



      某年,陪伴成長,親睹詭譎世態、紛擾人間過日的父母相繼過世,呼天搶地的蕭然悲痛,唯有用閱讀陪伴哀傷,抵減難受;寂靜過後,仍不時回歸文字,用書寫敘述難以心通理解的人生樣貌。



      與文字、書寫相惜超過五十年,用心寫過不少生活篇章,無論社會觀察、旅行見聞、現實體悟、情緒雜感,人間遊歷的小品之作,容或不盡理想,未能如意深及箇中奧妙,可我推究了然,這些都是個人真切想要表達的會心領悟之意;文字不長卻凝練,表述或有不及聳動卻懇切,部分思維或曾潛進早期作品;這一次,發願把日常記事簿裡的生活筆錄,思慮靈動和經驗心得,重新彙整,示意人生即使留影殘山剩水,自有其可觀之處。



      不意搬遷桃園,邂逅田園城市的寧謐,習慣筆記尋常,純粹記述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無意放縱自己在不圓滿的人生追求完美,完美尺度過高,毋需奢望;就像有人事業成功,婚姻未必幸福,有人應試高分,人際關係卻奇差無比。混沌一生而未停止追求美好,恰是我的終極目的!



      非常抱憾,明知此生多驚奇、多曲折、多造次,差可耐人尋味;然,我臉軟,無法與浮萍人生共度美妙,遂事為無力表現優異,為沒能善待劫難一生的莽撞道歉。方圓既齟齬,貧賤豈怨尤?再以贖罪心橫渡這一頁寫完,也許還有下一頁的魅惑人生,坦然承受七十寒暑,可能殘餘的精采,或短暫黯然。



      啊,這一生呀,該當繁茂綻放的夏日牽牛花,只剩兩三片枯葉。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