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理論,都無法穿透表象、拯救痛苦與絕望,
如何做才能真正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發覺真實的脆弱?
?
【20年暢銷經典】
心結或連結,隔閡或共鳴,關鍵都在同理心。
不是同情、不是建議、不是比較、不是說教,
是去感受、去理解、去傾聽、去接納。
?
作者喬拉米卡利是哈佛醫學院教授,當自己的弟弟—曾經少年得志卻不知人生未來方向—因吸毒被通緝、逃離海外,專攻心理學的他自信能勸弟弟回國,他透過越洋電話溝通和開導,告知弟弟大家很想念他,大家會幫他解決一切問題,全力支持他。弟弟在電話最後說了「我愛你,告訴爸媽,我也愛他們」,不久便自殺。這個極為震撼的結果讓喬拉米卡利崩潰,他不斷反思,在弟弟最絕望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是生活的建議、是去敲醒他的頭腦、說些安慰話努力開釋,還是緊緊擁抱?
?
喬拉米卡利最後始終未讓父母知曉弟弟是自殺身亡。由於自己缺乏正確同理而未能阻止弟弟自殺,這份深刻的痛、悔恨與遺憾,讓他決心投身研究同理心,拋開普遍的醫學標籤,把對人性的反思用在實際臨床諮詢中,不僅以此拯救自己,也幫助無數人走過某個灰暗的人生階段。
?
拋開自我視角,深入他人內心、準確理解他人感受,
同理心才會有力量與感染力;
讓我們能陪伴身邊的人度過悲傷、無助、迷茫時刻,
彌補人與人之間最深層的裂痕,甚至原諒自己、克服自身軟弱。
?
同理心是天生就有的能力,更是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讓人們相互理解;然而,同理心在人際關係中最容易被忽視,甚至被利用來作惡,更常被誤解是「以情緒為導向」的同情。
?
人們總是習慣地有所保留,只打安全牌,這會削弱拉近彼此距離的同理心力量。只要擁有這股力量,就會有勇氣放開自己,識別並排除成見與主觀,進入他人的世界,建立和諧良性的長久關係,並能避免其陰暗面為生活帶來的糟糕影響。
?
深度理解人性,清楚地看待自己,控制批判與譴責的衝動,
看懂人們如何感知這世界。
?
同理心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如果想化解仇恨、避免誤會、撫平所有創傷;如果想要原諒自己、原諒這輩子最想原諒的人,甚至單純想認識周遭那些看來不是太可愛或奇怪的人;透過同理心,這些都能實現。同理心是能力,也是生存技巧,必須精心培養與持續重視,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力量:
?
★學習表達同理的7個關鍵步驟
★識別同理心的真貌:是同情?還是別有目的?
★同理心如何找到真愛、強化親密關係?
★看懂同理心的雙面性:遠離同理心黑暗面的10個方法
★練習藉由誠實、謙遜、接納、寬容、感恩、信念、希望、寬恕等8種行為來獲得同理心的力量。
?
每個人身上都具有成長和改變的各種可能性,藉由同理心的力量,能幫助人們找到內心深層的需求,發掘人生階段中的種種可能,表達出靈魂中最痛苦的問題,以及強化生存所依賴的能力—準確理解並敏感地回應彼此,理解什麼是感同身受、看懂人心,並能依此自我保護,全然且全心地生活。?
?
同理和同情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同情是為了安慰他人,同理心則是要理解他人。
?
同理心的力量,超乎你我想像,它能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看不見的連結,把不同的個體聚在一起,讓我們把耳朵放在別人靈魂中去傾聽最急切的喃喃私語。不管多麼痛苦與絕望,同理心的力量會療癒所有需要被撫慰的靈魂。
?
專業推薦
?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
同理心的力量能幫助你了解人類行為的本質,若你想要,它也能幫你發展第二天性。—伯尼.西格爾(Bernie Siegel)醫師,《奇蹟之書》與《療癒的藝術》作者
?
本書探索人們的驚人力量—藉由理解,去認識並幫助別人。同理心是最有用卻也是最常被誤解的能力之一,它能幫助並治癒所有人。這本精采的書將能讓你發現這一切。—愛德華.哈洛威爾(Edward Hallowell)醫師,《紐約時報》暢銷書《分心不是我的錯》(Driven to Distraction)共同作者
?
對於生活中最困惑的問題,本書有最清晰、流暢且有益的指南。作者們透過自身的經歷與專業知識,為我們指引出一條光明之路,帶領穿越人際關係叢林以及靈魂深處的奧秘。—大衛.沃爾普(Rabbi David Wolpe),拉比,被譽為全美最有影響力的猶太教徒《不要小看失落》作者
?
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書。同理心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是被低估,作者藉由精闢的洞察力,為我們揭示了同理心的力量與複雜。這本書文筆流暢、字字珠璣、充滿慈悲。強烈推薦!—勞瑞.杜西(Larry Dossey)醫師,《超越身體的療癒》作者
?
這本書非常棒,在我全部看完之前,無法放下它,非得一口氣看完不可。作者喬拉米卡利博士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對於引領人際關係以及在複雜世界的互動,再也沒有一本書能做到如此:簡單、完美、有力。相信每個讀者都能發現這是一本深具意義的好書。—米拉.柯申包姆(Mira Kirshenbaum),婚姻諮商專家
?
一本引人入勝的作品……有指南,也有深切的沉思……啟示方法……讓人們生活得更安適與充實。—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