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放下人設,人生別急著找答案:迎接人生下半場的50道練習題

放下人設,人生別急著找答案:迎接人生下半場的50道練習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932912
黃俊隆
早安財經
2021年1月26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9932912
  • 叢書系列:生涯新智慧
  • 規格:平裝 / 302頁 / 14.8 x 21 x 1.5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生涯新智慧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從風光社長,到全校最老留學生

    從連考托福4次失敗,到2年修完3年碩士學位。

    去他的人設!我不想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42歲大叔遠赴紐約逐夢的人生告白



      隨心隨手裁切自己喜歡的書籍樣貌;

      每一次書封、毛邊的重整,都是一段放下的體驗時光。



      減輕人生行囊,路才能走得更遠。

      人生十字路口,你也可以這麼做!



      在誰也無法保證明天將會如何的混沌時代,

      本書寫給迷惘下一步該往哪走的你。

      你也可以活在今天的每一步,而非追趕永遠止盡的明天。

      人生有問題,但未必有答案。

      決定出發追尋新的人生不難──

      當你領悟到不為抵達、找到答案,而是去經歷;

      過程的故事,將引領你走向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故事,放下人設的起點

      他曾是知名出版社社長與經紀人,「葛萊美大師」蕭青陽、「部落格天后」彎彎、「胯下界天后」宅女小紅、知名設計師聶永真、已故廣告教父孫大偉等名家作品,全出自他旗下。更曾獲選台灣「最佳獨立出版社」、「推薦出版人」、「注目出版人」、「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等大獎。人生上半場已有此成就,羨煞眾人。但他的人生未曾安於現狀。



      「或許看在一般人眼裡,這有什麼好不滿的?但我打從心底,覺得那樣的狀態無趣極了,渴望更多的input養分灌注。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放下當時的人設,找到未來我想要的樣子?」



      於是,四十二歲那年,他突然決定放下事業,買了生平第一張單程機票,啟程前往紐約,開啟從風光社長變成全校最老留學生的人生中場休息之旅。



    名人推薦



      陳綺貞、詹偉雄──專文推薦

      五月天瑪莎、光禹、陶晶瑩、詹宏志、戴資穎──各界狠角色聯合推薦



      「任何事,只要身體置身其中興味昂然,在時間擺渡中覺得意義豐富,那又何必在乎別人的眼光與期待呢?俊隆的書,推薦給徬徨時的所有人。 」──詹偉雄



      「王爾德說:『我們都活在溝渠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順著這些人執著的眼神望去,我們也發現了星空,相信自己也能在生命不可免除的限制之中,為自己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陳綺貞





    ?


     





    推薦序?? ?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陳綺貞

    推薦序?? ?一位沒有夕陽的曲球投手──說說我的朋友俊隆?? ?詹偉雄

    推薦序?? ?那位獨特,充滿學習熱忱的大叔留學生 葛林?葛斯納

    自? 序 我們渴望出發,並非為了抵達



    第一節?Session One 放下?So Long

    下定決心,給自己一段中場休息

    1. 這不是我要的人生──你是不是活在「人設」裡?

    2. 放下人設,未來的生命才會有驚喜

    3. 別眷戀眼前的安穩,何妨嘗試越級打怪

    4. 減輕人生的行囊,路才能走得更遠

    5. 人生上半場所累積的一切,放下並不可惜

    6. 我想做自己人生的經紀人

    7. 別太緊抱昨日,要讓今日改寫你的明日

    8. 當你的英文程度,跟你鄰居的孫子一樣

    9. 所以你準備重新設定自己的人生?

    10. 放下啦,管它什麼世態炎涼

    11. 我們一直都在練習哀傷與告別



    第二節?Session Two 啟程?Transition

    鼓起勇氣,只要出發,永遠不嫌太晚

    1. 異鄉的第一個夜晚,在忽明忽滅的夜燈下

    2. 從風光的社長,成了「無業」的「學生」

    3. 克難的開始──沒床、沒書桌,窩在茶几上寫功課

    4. 我知道你是認真的,讓我幫幫你

    5. 菜鳥留學生的決心──強迫自己每講十句話,只能有一句中文

    6. 那原本想擺脫的過去,回頭想來感覺還不錯

    7. 享受孤獨──不需開口說話,不必猜測別人心思

    8. 沒有早或太晚,當下就是最美好的時光

    9. 我感到如此孤單,因為一切是如此地自由

    10. 大叔留學生的困境──鋼筆、拍立得、老花眼鏡與學生證

    11. 當別人強悍時,你得比他們更強悍

    12. 迎接新人生──不舒適,是我故意的

    13. 且慢離席,讓我們把酒言歡中分享人生故事

    14. 記憶終將如那銀杏樹下的玫瑰,永被埋藏

    15. This won’t be the last time we meet

    16. 我們要結束營業了,因為我們打算去旅行

    17. 每天疲勞趕路,無暇欣賞沿途風光的「人質司機」

    18. 別人出國學會一手好廚藝,不等於你也行

    19. 哪裡沒有偏見歧視? 因為你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啊



    第三節?Session Three 轉變?Transformation

    享受過程,期待終點的風景

    1. 有問題,但未必有答案──像極了人生

    2. 人生是你自己的,不需要旁人來見證

    3. 社群媒體不是你的人脈存摺

    4. 人生永遠離不開人脈連結的重要性

    5. 人生帕金森定律──每一件想做的事,你都有拖延的理由

    6. 人生莫非定律──當你越害怕過去的努力白費,越需要從頭開始

    7. 你想過的人生,別人永遠不會懂

    8. 找到第一份工作後,畢業證書就再也沒有意義了

    9. 與其急著找答案,不如好好享受找答案的過程

    10. 人生是有價的,每一個選擇都要付出代價

    11. 夢想的路上,每一步都算數

    12. 未來並不遙遠,眨眼間今日已是昨天

    13. 畢業,需要一場儀式──結束是新生的開始



    第四節?Session Four 未知?Curiosity

    帶著好奇,等待未來的驚喜

    1. 總有一天,你得翻越人生的第二座山頭

    2. 學習放手,不執著的人生練習

    3. 每個人心中都曾有害怕錯過的夢想

    4. 最終,我還是沒有訪問到鈴木一朗

    5. 這一站與下一站的過渡中

    6. Settle Down──回家比離開需要更大勇氣

    7. 下半場開打前,完全自由的感覺……





    ?





    推薦序



    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那天收到簡訊,傳訊的人跟我認識的優秀經理人一樣,有條理,精準,溫暖,他以最快的速度鼓舞我燃起寫作的意念,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丟給我值得思考的問題。其中一個,因為近年底,他轉貼某英文網站問題,問我:「你會用什麼字形容二○○一至二○二○這二十年呢?」我還沒回覆他,但我認為是「redefined twenties」(重新定義的年代)。這二十年,老不只是年齡的累積,而是偏見的堆疊有多深厚到不可撼動;距離可能不再是里程,而是漠然的程度;成功,不單是按讚或存款的目標數字,而是在人類有歷史以來最長卻依舊有限的生命裡,感受到幸福快樂的時間,占據生活的比例。



      場景回到二十年前,唱片公司同事向我介紹公司招考了一位新進員工。當時唱片圈大都是引薦人才,他們特別說明,這位剛退伍的同事,難得是以筆試最高分進來的。與一般唱片業時髦個性的外觀很不搭,他像文學院那種會認真上課的同學,樸質的打扮與開門見山式的笑容,講話拖著長長的尾音──「嗨!我是俊隆」。於是我對他的印象就一直停留在,這是一個很會考試,與環境格格不入卻很自在的人,似乎跟我有點像。



      本書作者俊隆,動筆的此時我對他的印象仍停留在二十年前那次招呼,看完他寫的書以後,我認為我應該,也必須為他寫序。他在四次托福考試都沒過的狀態下拿到國外碩士文憑;在最講究年紀與身形的運動界找到自己年屆不惑仍能發揮的場域;在對種族與經歷仍帶有成見的美式環境中得到應有的尊重。他懂得保存自我,從來不是以直接衝撞的方式,面對無法適應的體制。他深黯集體淺意識,也理解主流人性的觀感;他接納既定的成功規範之後,再用自己摸索到的方法超越那些規範,自訂遊戲規則,目標不是贏了誰或只為了證明什麼,而是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樂趣,附帶了精彩且興味盎然的故事。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我為什麼需要知道曾之喬的穿搭;看陳芳明的隨筆;老高小茉又分享什麼趣談;俊隆又做了什麼離奇迷人的決定?這些人使用生命,享用時間的方式,總是充滿熱情而輕易感染身邊的人。我的思緒回到遠古時期──發現了火與海洋的人,把這件事情告訴族人,有的人畏懼,編織著傳說耳語,有的人取用來讓自己生存更豐足。還有的人充滿好奇,想探究火是多麼有趣,探究海洋的後面是什麼,就這麼走近火,走進海洋,其他人跟隨著,於是看見了煙花,踏進新世界。是這樣的人類基因,總有人能點燃就快要沉悶枯死的靈魂,繼續投注熱情在單純帶點傻氣的夢想。



      王爾德說:「我們都活在溝渠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順著這些人執著的眼神望去,我們也發現了星空,相信自己也能在生命不可免除的限制之中,為自己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陳綺貞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