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我是插畫家也同時是日文童書的譯者,將近兩百本繪本的翻譯體驗,讓我有第一手的機會仔細鑑賞風格各異的藝術家、文學家如何透過圖像與文字為孩子們講故事。我優游在其間、享受在其間,餵飽了自己,也儲備了一些成為母親時會用到的能量。
我的兩個孩子從我坐月子期間,就喜歡聽我為他們念讀繪本。在那樣的時光裡,懂不懂作品世界是其次,我們互相陪伴,透過繪本這個媒介,有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外的豐富連結。
我們家有一張珍貴的照片。我兒子九個月大時,有一回被我放在娃娃車裡,推到社區中庭曬太陽,他隨手拿起掛在娃娃車上的一本長寬10公分的幼幼繪本認真的讀著,還一邊發出各種聲音。隨著翻頁,他的臉上也出現各種表情,似乎和自己發出的聲音一搭一唱的前進著。直到如今,想起他在冬陽下為自己念讀繪本的模樣,我的心頭仍是暖烘烘的,而他整本書都拿反了的事實,直到寫這篇文稿的現在仍搔癢著我。
我創造了「比利」這個小男孩,他是我女兒和兒子幼兒時代的綜合體,睡醒時頭髮永遠是翹起來的、全身有用不完的活力、喜愛創造性的遊戲、對美的事物抱持好奇、可笑的主見常嶄露幼兒可愛的一面,這些、那些全都是我養育兩名孩子期間經歷過的頁頁精彩。
我把這些畫下來,是為了緬懷過去嗎?當然不是!這六本的故事內容和畫面固然會勾起我養育兩名幼兒的回憶,但更多的是,創作的過程,我一直在想,除了教養、認知學習之外,幼兒繪本可以有更簡單、清新、靈活、幽默且直通美感薰陶的面向。我的創作意圖很單純,我希望這一系列小比利的故事,可以輕柔、自然的像一陣風,陪伴孩子們愉快、豐富的度過幼兒時期。
我兒子Allen在4歲那年進入幼兒園,他就讀的班級是混齡班,大部分的同學都已經在那個幼兒園上學一、兩年了。我知道Allen有些不安,偶爾會提起不想上學,但吃完早餐還是會乖乖上車......約莫過了十來天,他再也沒提起不想上學的事,當我問起上學狀況,他的回答讓我眼眶瞬間泛紅。
「我想上學啊,因為有一個人跟迦勒很像!」
迦勒是誰?是Allen在保母家的好朋友,他們一起度過許多歡樂的成長時光。我沒有想到支撐著Allen好好融入幼兒園的原因之一,是迦勒哥哥留給他的回憶。「他的同學和迦勒哥哥很像!」這樣就夠了,這樣就足以讓他安心的踏入下一個人生的階段了。
我為什麼提起這件往事呢?其實,我想寫畫的就是這樣可以真誠陪伴幼兒長大的書。我相信美好的閱讀體驗會內化為孩子成長中的重要力量,我也希望小比利的陪伴能成為幼兒的生命養分,讓他們不知不覺間勇敢的踏入下一段人生旅程。
推薦序
一套怎麼樣都玩不膩的成長系列繪本
我家一歲五個月的小魚仔,跟我一起的共讀時光從小一點時的「聽大人說」進階到「看圖找一找」,如果主題是「小鳥」,我們就會在眾繪本中翻頁尋找小鳥的蹤影,邊伴隨著「這哩」、「那咧」的娃娃音,邊用手指頭興奮地戳著書頁,偶爾還會出現「貓貓」、「汪汪」、「鴨鴨」這些偏離主題的小彩蛋。於是當我看著《比利,你在哪裡?》這本書時就一直忍不住發笑的想,我家小魚仔一定又會追著比利的黃色包子頭、紅色雨鞋、灰色吊帶褲,興奮地叫著「這哩、那咧」了,說不定一個太興奮還會想要撕扯書頁或是滴些口水下來。但是別擔心,比利系列前三本是硬頁紙張及圓角設計的寶寶書,在閱讀過程中相當安全又「耐操」喔!而另外兩本寶寶書《比利,你在做什麼?》、《比利生病了》,光是看到封面分別用飽和的綠色系呈現孩子遊戲時的歡樂氣氛,還有藍色系呈現孩子生病時的需要充電休息的療癒氛圍,我想當媽媽的都會會心一笑,並且好想要趕快翻開書本與孩子一起共讀。
後三本的幼兒書明顯發現到包子頭比利長大了!他的生活逐漸豐富了起來,在《比利喜歡花》裡,比利從自然環境的探索中體驗到友誼的珍貴與分享的快樂;在《比利坐公車》裡,透過彩虹色階的堆疊與小朋友最愛的重覆黏貼物品貼紙,認識了日常生活的角色、物品與周遭環境;在《和比利一起玩》裡,一首首念謠可朗讀、可唱頌,比利的好朋友們也紛紛熱鬧出場,這些小小娃的可愛互動透過米雅老師的豐富圖像與設計巧思,變成了好玩的角色扮演、著色繪畫以及紙偶換裝遊戲。在米雅老師的繪本世界中,總是有無限的好玩點子源源不絕!
以我自己跟孩子共讀繪本的經驗,系列套書的繪本在小朋友的喜好中真的「點播率」很高,因為多集數的角色情節鋪陳,故事中的主角自然而然就變成孩子們熟悉的「好朋友」,讓孩子一邊玩繪本,一邊跟著繪本裡的主角學習成長。《比利FUN學巴士成長套書》三本寶寶書加三本幼兒書的規劃設計,讓比利這位包子頭小男孩可以從零歲一路陪伴孩子到六歲,我迫不及待想要帶「比利」回家跟小魚仔見面了。
文|瑋瑜姐姐(民視快樂故事屋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