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畫中影:惡與反

畫中影:惡與反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808491
朱利安
卓立
開學文化
2020年12月04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9808491
  • 叢書系列:朱利安哲思集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0.6 x 17.2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朱利安哲思集


  • 人文史地 > 當代思潮 > 法國哲學











    惡很奇怪,惡詭異多變,惡看似痛苦,

    但當你親近了惡,將會理解惡與不惡,善與不善,只是陰陽相生。



      「畫中影」是一個古老的意象,代表著一幅圖畫需要陰影,以突出其中的色彩。簡單地說即是,痛苦會凸顯出舒適的可貴、病痛叫人更珍惜健康、戰爭使人更看重和平,等等。然而,人們對生活的逆來順受似乎使之忘記了探索這些陰影。



      「畫中影」傳達著某種曖昧性。陰影雖製造了污點,但卻是構成事物完整結構的元素之一。也就是說,兩者必須相輔相成才得以使之為完整一體,進而產生力量。



      朱利安因此提出,人要在自身裡面、藉由自己、從人本身的種種變化出發,去自我觀照並反思。善惡二元對立論早以無法對人文狀況做出任何定論,我們無需在一開始就給自己定下設定誇框架,而是得耐心地觀察和研究種種事物,並找出其他的可能資源。若一味地秉著為反對而反對的立場,將不能使我們真的看到善惡對立面中被深埋的事物。


     





    反面性:活化之動因——譯者序



    章節摘要



    敬告讀者







    一•主體/過程;救恩/智慧

    二•善惡二元論與斯多葛主義:述說或描繪

    三•神義論裡的順從生活或論哲學中不可建造的事物

    四•論如何減少惡(使之只有陰影的地位)

    五•論對惡的吸納(或論畫作的邏輯)

    六•神義論的矜持,或說為何它們要使惡合理化的論證總是不足

    七•在哲學史之下:神意「地理學」

    八•宇宙的調節:意義或貫通道理

    九•合法化的矛盾(神義論之結束)

    十•平行的歷史;相反�矛盾�反向誘導

    十一•有推動力的反面性/使癱瘓的反面性

    十二•惡之場景:僭越或固戀?

    十三•越出反面性之外:醜陋、卑鄙、痛苦



    ?





    譯者序



    反面性:活化的動因




      2001年在美國紐約爆發的911恐怖事件,對人類來說簡直是無法想像的恐怖行動。朱利安在本論著裡指出那是「惡」於全球化的時代被內在化了,且在暗中逐漸累積後爆發。



      書名《畫中影》,副標題:惡與反;後來以口袋型再版時就改成《惡與反》。這是用一個常見的意象:畫面上的陰影襯托出其上的色彩和圖像。換句話說,作為反襯角色的陰影是畫作不可或缺的元素。本論著縱向橫向地探討「惡」這個兩千多年來纏繞歐洲思想與文化的壞形象,提出了「反面性」概念以化解神義論、哲學和道德上都無法脫困的癥結。



      善惡二元論、斯多葛學派的智慧勸言、捍?神的創造是完美的論證、歷史正反合運動律、精神分析主張人用心理宣洩以企圖脫離固戀,等等。作者朱利安敏銳地抽絲剝繭,分析了西方文明從古希臘源頭一直到19-20世紀發展的精神分析和關於人「存在」的思索。朱利安同時拈出了一個重點,就是中國的過程思維提供了一個值得參照的資源,把正反想成整體運行的動因,亦即「陽而陰,陰而陽」;那麼就可除去「非要完全正面不可的狀態」的迷思。此外,作者也說明,中國人忌諱的是「偏離」,而比較不是歐洲人認為的「邪惡」。



      這本論著是針對歐洲讀者所著,但是其所呈現的有關歐洲文哲史之剖析也提供了歐洲域外的人士激發省思的論述。如果只談華人世界,我們從作者就「惡」這個主題所爬梳整理出的歐洲人的看法以及他們的盲點或困境,可以初步看到(作為「理想」的)「應該如是」如何推動了歐洲人,又如何使他們苦惱。反思己身,中國思想與文化脈絡當中的「善」與「不善」、「陰陽相生」等等以及與過程性相關的觀念,就會經由與歐洲的面對面而顯得更有意思,或說會凸顯出我們之前沒注意到的特點。重點不在於,中國與歐洲二者當中哪一個比較優秀,而在於,我們如果對「惡與反」具有全面而深入的認識,就可不僅有生活智慧,還可在生活中真正地「暢活存在」。本書末就以「存在」作為結語;按照作者的意思,「存在」——根據此字拉丁字源的本義——表示「跳出了當下而立於處境之外」,「存在」因此具有絕對性。



      由於本論著處理的問題相當複雜,應作者之要求,譯者順序逐一作了章節摘要,方便讀者進入本書。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