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自序
以大愛做小事
「以大愛做小事(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是德蕾莎修女(Sancta Teresia de Calcutta, 1910~1997)的名言。許多年前聽到這句話,便深深的受到感動,也是筆者念茲在茲的。
《越南政府與政治》的研究,對許多人而言,是一件小事,但以筆者駑鈍之資,只能擔此小事而已。
筆者自中學以來,對中日兩國的現代化過程,甚有興趣。總認為清朝的「洋務運動」只重視「用」與「政策性」的;卻不如日本「明治維新」的連西方的「體」、文化與制度,都在研究之列。
在台大當學生時期,在法學院圖書館中,發現台灣總督府的檔案,其對東南亞及華南的紀錄,十分詳盡。根據故賀師凌虛證實稱:連他廣東惠陽老家門前的大樹,都清清楚楚的紀錄得很仔細。
2003年筆者在東京短期研究時,東京大學古田元夫教授惠借研究室,其研究室蒐集之越南研究資料,及其《????人共產主義?民族政策史》等的研究,也是甚為仔細。當時筆者偶爾參加一個由早稻田大學白石昌也教授等人組成的小組研討會,他們連越南某地區的交通設施,調查紀錄都很詳細,令人難忘。
或許說遠了,目前在台灣的許多對外國的「國家研究」,都是以「用」、以「政策性」的角度,來加以研究。當然筆者並不反對以台灣自己的「視角」,來研究這些國家。但是,在提出「台灣視角」前,筆者認為先要對該國本身的思想、文化與制度等,要有更為深入之研究,才能比較正確的分析我國與該國的關係,提出更為切合的「台灣視角」。
或許對許多人而言,越南只是一個「小國」。但越南在2020年在全球GDP中,排名第45位;而軍力在全球的排名為第22位,是東南亞不可小覷的國家。況且,越南在東南亞的戰略地位,也很重要,可與我國形成「犄角之勢」。然而,我國歷來比較著重的,是經濟與如外籍新娘、新台灣之子等社會議題。對於《越南政府與政治》的研究,卻是甚為闕如。然而,我國如要與越南建立更深更廣的關係,對其政府與政治的研究,卻是重要的基礎。
筆者自2002年的《後冷戰時期之越南外交政策》、2003年的《越南簡史》出版後,一直希望研究越南的政府與政治。然而,這個研究的資料,直如鳳毛麟角,甚為稀少,華文書籍根本從缺,連國際學術界相關的著作,也只是如Gareth Porter、白石昌也、Mark Sidel與Jonathan D. London等幾本而已。況且越南是一個共產威權國家,社會甚為封閉,能公開的資料相當稀少,是故在研究的過程中,苦不堪言,不足為外人道。幸而近年來越南比較向國際開放,才能有機會對越南政府與政治,加以研究,本書得以完成。
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月琴出現了,她一直盡心盡力的在身心上陪伴我、支持我、鼓勵我,無怨無悔,不離不棄,如果沒有她,相信沒有這本書的誕生。張帆人大哥、得源、守謙與惇東,或從不同的圖書館中代為借書,或提供專業意見;佩瑜為本書整理參考書目,勞苦功高,筆者都甚為感恩。
吳玉山院士與王業立教授,不問筆者駑資,除仔細閱讀原稿,提供評審意見外,並惠然賜序,筆者銘感五內。
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發行人洪詩棠先生支持本書出版,編輯秦渼瑜小姐不辭勞苦的處理編輯事宜,都是本書的催生者,筆者在此也一一致上最崇高的謝意。
?
寫於2020年聖母升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