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聖嚴研究第十三輯:聖嚴法師圓寂十週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聖嚴研究第十三輯:聖嚴法師圓寂十週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988692
2020年11月16日
217.00  元
HK$ 184.45  






ISBN:9789575988692
  • 叢書系列:聖嚴思想論叢
  • 規格:平裝 / 640頁 / 15 x 21 x 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聖嚴思想論叢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其他











      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社會需求,漢傳佛教如何繼往開來?

    ?

      聖嚴法師指引的漢傳佛教生活智慧,不但是人類的安身立命之道,更能與時俱進,提供全方位的生命關懷,開創幸福的美好未來。

    ?

      聖嚴法師圓寂十週年(二○一九)舉辦之「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邀請近百位海內外學者發表「佛法」與「社會科學」的跨領域研究論文,提供漢傳佛教的智慧於各領域運用與研究,開創人人都能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的幸福社會。

    ?

      本書精選研討會的四篇專題演講、十一篇論文,橫跨佛法於經濟、公共治理、財務會計企管與社會學等四領域之研究,多方面深度探討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的社會關懷和實踐方法。

      

      議題包括:

      社會學和佛法智慧的修持

      經濟富足與心靈安樂

      佛法與永續發展

      正念影響情緒平衡之研究

      「緣起領導」管理模式

      正念對工作家庭間情緒溢出調節功能的初探……等



     





    專題演講

    Mindful Economics and the Countdown to 2030 Joel Magnuson, Ph.D


    1. Pathological System Conditions (PSCs)

    2. The Fall 2018 IPCC Report

    3. Perpetual Economic Growth is Unassailable

    4. Mindful Economics and Social Provisioning

    5. “New Economics”: Same Wine Different Bottles?

    6. Roshi Bernie Glassman and the Greyston Mandala

    7.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lying Buddhist Principles to Managing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Public, Private and Nonprofit Workplaces Frances Berry

    1. Introduction

    2. Management in Today’s World

    3. Leadership in Buddhist Writings

    4. Summary and Brief Discussion?

    5. Conclusion

    全文中譯 高照東方



    Business Ethics: Some Insights from Buddhism Simon S.M. Ho

    1. Objectives

    2. Business Ethics Problems

    3. Re-shaping Capitalism

    4. Common Unethical business practices

    5. Legal Regulations, Business Ethics and Human Characters

    6. Buddhism Offering Distinct Perspective on Business Ethics

    7. Some Relevant Unique Doctrines of Buddhism

    8. Relevant Buddhist Scriptures for Practical Adoption

    9. Noble Eightfold Path 八正道

    10. Ethical Beliefs and Spiritual Pursuit

    11. Further Observations

    Sociolog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Buddhist Wisdom Richard Madsen

    1. Sociology’s Compatibility with Buddhism

    2. Buddhism’s Transcendence of Sociology

    3. Contributions of Sociology to Buddhism

    4. Sheng Yen’s Contributions to Sociology

    5. The Future of Transcendence?

    全文中譯 陳維武?



    論文

    經濟富足與心靈安樂──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思想對「佛教經濟學」理論之啟示 許永河


    一、前言

    二、「佛教經濟學」的發展概述

    三、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

    四、 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思想對「佛教經濟學」理論發展之啟示

    五、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Sense of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Altruistic behavior Miko Ching-Ying Yu, Tzyy-Jan Lai

    1. Introduction

    2. Hypothesis

    3. Conclusion

    Reference

    中文摘要



    Buddhadharma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Analysis Ching-yi Chiang

    1. Introduction

    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3.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4. Conclusion

    Reference

    Appendix

    中文摘要



    正念影響情緒平衡之研究 朱金池

    一、前言

    二、「正念」的兩種不同意涵

    三、 西方醫學、心理學的「正念覺察」對情緒平衡之影響

    四、佛教的「正念修行」對情緒平衡之影響

    五、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緣起領導」管理模式──佛法與領導管理 吳志軒

    一、領導管理模式的演變

    二、慈悲與智慧的領導力

    三、緣起的身分認同

    四、佛菩薩的領導模式

    五、以修行為領導的基礎

    六、「緣起」的領導力

    七、「緣起領導」的實踐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心靈環保、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揭露與實踐永續發展目標之影響因素 李啟華?

    一、緒論

    二、文獻探討及假說建立

    三、研究方法

    四、實證結果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正念對工作家庭間情緒溢出調節功能的初探 彭奕農、陳思?

    一、文獻回顧

    二、研究方法

    三、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都市原住民照顧計畫之社會投資報酬分析 陳定銘、徐郁雯

    一、前言

    二、文獻探討

    三、至善基金會個案析探

    四、SROI分析與討論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Karma, Social Justice and Lessons from Anti-Oppressive Practice for Buddhist Practitioners Wei Wu Tan, Ph.D.

    1. Introduction

    2. What is Social Justice?

    3. The Conundrum of Karma for Buddhism

    4. Responses to the Karma Conundrum

    5. Doctrinal Foundation in Buddhism for Social Justice

    6. Anti-Oppressive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7. Implications and Lessons for Practice and Discourse

    8. Conclusion

    References

    中文摘要



    人間性、場域性與解構性──聖嚴法師論如何建設現代社會為人間淨土 王宣曆

    一、前言

    二、人間性:人間佛教與建設人間淨土

    三、 場域性:「建設人間淨土」以現代社會為實踐場域

    四、解構性:如何建設現代社會為人間淨土

    五、結論

    引用書目

    英文摘要



    The Social Origin of Creativity: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Master Taixu and Master Sheng Yen as Buddhist Thinkers Rebecca S.K. Li

    1. Introduction

    2.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aster Taixu as a Great Thinker

    3. Collins’s Theory of Intellectual Creativity

    4. Conditions for intellectual creativity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5. Intellectual network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6. Explaining Intellectual Creativity: The Case of Master Taixu?

    7. Explaining Intellectual Creativity: The Case of Master Sheng Yen

    8. Conclusion

    Work Cited

    中文摘要





    其 他 著 作
    1. 聖嚴研究第十三輯:聖嚴法師圓寂十週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