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般若禪,如來使:心印曉雲導師、開良師父

般若禪,如來使:心印曉雲導師、開良師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953054
釋悟觀
有鹿文化
2020年10月23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9953054
  • 叢書系列:看世界的方法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看世界的方法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其他











    修大悲色身常護眾生,是般若禪如來使生命的基調,

    人生唯循著這樣的大道而行,自會尋解釋懷了所有的困難,

    得到般若的歸宿……



      ★ 師承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

      深水觀音禪寺開山住持開良法師



      ★ 傳承法源大崗山義永法脈(臨濟宗)

      華梵大崙山曉雲法師(天台宗)



      ★ 華梵大學董事長悟觀法師

      緣緣、精深、心印之作



      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導師的深奧智慧、般若禪心中心,深水觀音開山祖師開良師父的安忍不動、常不輕菩薩風骨緣深。兩位長者修大悲色身常護眾生,念念以大悲為首,他們的生之旅如一微塵映世界,精神卻一瞬間含永遠於心印有緣人。



      本書如曉風吹碧波,蕩開朝霞照青山,悟觀法師靜妙地端倪曉雲導師以及開良師父般若禪如來使的生命況味,生生不息的概念,呈現出,人的佛性種子本體性,的緣起性空,的能生性,的「唯佛與佛」奧秘深遠的法藏,傳法音會心境。


     





    書寫因緣悟觀自解自勸自語—歲月來去不可留

    卷頭語—凝心默照•流光如雲



    第一輯

    般若禪行者




    序言—佛種從緣起的一味真心

    前言—般若禪是覺之教育的猛著精彩

    一、般若禪行者,覺之教育—靜與淨

    二、般若禪所依經典

    三、般若禪綸貫

    四、華梵人情存妙法,眾生喜見

    五、《佛禪之源》調息安心,離相淨心,實相妙心

    六、「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之般若禪行者

    七、結語—水邊林下保養聖胎



    第二輯

    我的母親師父—

    契理契機事究竟




    卷頭語—光影裏深藏天趣

    前言—以一味雨,潤於人華

    一、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慈悲行者的啟示

    二、師父說:這一生是為了庇蔭人而來此娑婆世界

    三、佛種從緣起

    四、心懷戀慕,渴仰於佛,當種三德秘藏善根

    五、因緣法、緣生法,法如法爾,法住法界的開示悟入

    六、如天河之不息,似孤月,以常輪古今如是

    七、生死齊平,菩提淨明鏡

    八、結語—深水觀音禪寺「深入經藏禪,智慧如法海」的道場





    ?





    卷頭語



    凝心默照•流光如雲




      誰肯深水觀音山中話岑寂!如能修得妙意根,六根絕紛擾,到處即深山,如今歸來雖已遲,始識隨緣好。



      道人孤寂任棲遲,……驚濤拍岸明生滅,止水涵空示悟迷;萬象平沉心自照,波光常與月輪齊。水邊活計最天然,物外相忘事事便。

      (天目中?禪師水居詩)



      下筆之時,忽然微風吹動了窗前桂花枝葉,宵分中有了奇妙的覺受,我,何事書此緣緣之緣文字,為什麼如今會在這樣的生命境況裏;原來與我的心念有什麼關係的?我還與天地之寬闊有關係否?如今我能否再行江海踏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去走一遍吧!是否覓得有緣人可以再教給我更多的東西。妄想,想著那不知方向的遙遠,妄念,念念頓覺一切的渺小。



      凝心禪訊:靜裏乾坤!乾坤寸腕前;啊!凝心默照,流光如雲。法華經者之柔伏其心,伏心守意,為克己去垢清淨之功,因此一大前提,或緣此大前提,而開啟世學之用;話雖如此須接乎佛心之旨,徹悟表裏,動靜調柔,亦俗亦真,真俗無殊,心伏矣,意守矣,這娑婆世界僅可至此境矣!鮮活燦爛的生活,要如朝陽,知秋月,此「行」之工夫,凝心禪獨坐矣!



      〈獨坐〉

      浮世吾身外,勞生逆旅中;誰能一隻眼,豁盡十方空。

      碧海飛涼月,青林散曉風;胡?箕踞坐,瀟灑意無窮。

      (憨山老人《夢遊集》X73,792b)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無所著。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知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華嚴經》、《法華經》是我日常性非日常性,默照於心田的法語,亦是報恩之參悟於坐禪前開靜後之行持。萬象平沉心自照,一念心是心的歸依。



      緣緣之緣,適逢華梵大學曉雲恩師創校三十週年,深水觀音禪寺母親師父建寺四十五週年慶,善法因緣而編輯了《弘願深如海:深水觀音禪寺開山祖師開良法師》、《慈意妙大雲:深水觀音禪寺因緣錄》,及書寫《般若禪,如來使:心印曉雲導師、開良師父》思懷兩位拓土長者,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導師的深奧智慧、般若禪心中心、深水觀音開山祖師開良師父的安忍不動、常不輕菩薩風骨緣深,作為己之一生秉持佛教根本精神之梗概撮要。



      於我來說,一位是佛法的啟蒙師;一位是身教的善導師,二位長者的年紀雖相差十八歲然其宗教情操,有著秉受如來使者的四弘誓願,之受職風骨,以慈修身善入佛慧;念念以大悲為首。



      如是思懷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修大悲色身常護眾生,念念以大悲為首,吾如今以影留照紙上,他們的生之旅如一微塵映世界,精神卻一瞬間含永遠於心印有緣人。佛觀世間如幻影。



      在行持上兩位老人家繼承菩薩道的傳統精深思想與根本精神,在理念上反映〈法華經•方便品〉之人是尊貴的,以情存妙法為心的歸依,來體知佛慈悲心,觀照佛智慧,佛智空無所依,之無依處。所謂「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故佛於十方,而獨無所畏。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之平等獨立無畏精神。及以〈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明如來心第十相,為理念,作為實踐教化眾生之依歸。所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的理念,教化群萌,使眾生修習菩薩道,己心行般若禪令離妄想;行五種法師功德令離妄想已,證得佛無量智慧慈悲,與佛無異,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安僧護法。二位長者證得正念正覺,正念現前者,無念也,能觀無念,是為一念,可謂向佛智矣,真所謂直心正念之真如法性。



      細細參思憨山老人《夢遊集》的一段話:「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水窮山盡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然後即以悟處融會心境,淨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皆鎔成一味真心。」



      憨山大師謂此即真參實悟,證悟之生命況味也!也提點人,應時時刻刻不忘走向真理之路。如是耐人尋味之文字禪,「以悟處融會心境,淨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皆鎔成一味真心」,憨山老人真是一片金剛心,一言足垂千載。



      如是深深義,道盡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如夢幻虛妄不實。「淨除現業流識」為行者觀心之要務,最耐人尋味的「妄想情慮,皆鎔成一味真心」,當知味味一味「悟處融會心境」是般若禪行者之一大本領,法華經者之一番轉識成智工夫。而此工夫之得,仍是「淨除現業流識」為要務,因為淨化三業之功,而「現業」不起惡之因,如是八識田中生死流轉之塵勞,所激起之一切塵識,則不易流入無明界,無漏智慧逐漸養成,漸而形成菩提淨妙心之根深蒂固,風動了根不搖,所以妄想情慮,雖未淨盡,但皆可鎔歸「一味真心」,味味一味至此境界,一念心是心的歸依,無妄之妄雖興,然一心三觀「即假即空」,再進一步,三諦圓融,不過是習氣前塵緣影之未散淨盡矣!至此加緊用力便可除去無明煩惱。味味一味,以心體如鏡,妄想攀緣影子,乃真心之塵垢耳,所以想相為塵,識情為垢。若妄念消融於一味真心,本體自現。譬如磨鏡,垢淨明現,法如法爾,法爾如是。



      此段修悟的開示,憨山老人所言修者,只是隨順自心,淨除妄想習氣影子,於此用力故謂之修。若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大光明藏,清淨本然,了無一物,名之曰悟。是知憨山老人教行者,至於塵不礙空,空不染塵,行者起大用之功,首在需要「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經過一番番磨練調整,「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了疑」,故無有思慮粘想,則識流不入無明浪裏,皆照如來常寂光中。



      百鳥不來山寂寂,萬松長在碧沉沉;分明空劫那邊事,一道神光自古今。

      競利奔名何足誇,清閒獨許野僧家;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長開智慧華。

      黃土坡邊多蕨?,青苔地上少塵沙;我年三十餘來此,幾度晴窗映落霞。

      (石屋禪師山居詩X70,666c)



      母親師父的佛法觀「正知得正覺」,勸人不可迷信而步入迷迷不悟之途。因此感恩自幼母親師父給了佛子我一個安和的生長環境,在安詳之慧的佛教家庭日日成長裏,觀見一位安忍不動的修行者,如何一面照顧我們五位姊弟、一面救護有緣眾生;簡約的說:總之一九七九年我第一次讀誦八十一卷《華嚴經》至十忍品的內容時,深受感動心映母親師父所修的十忍境界,這些事蹟在本書略約粗略提及,可說是母親師父在日常生活所顯現的一種度生工夫,幾乎是斷了微細無明,了知諸法寂然常無性,之時的安忍安住心,而不為身邊的人事物所迷惑,如是身教,我默默觀之照了,他教我如何發現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讀過〈華嚴經•十忍品〉、〈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恍然有所悟,菩薩道的生命哲學,首在明心見性,菩薩之所以難忍能忍,正因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於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事象,於己心能安忍不動。



      母親師父的因緣,己之善根福德因緣,佛子自十九歲親近曉雲導師以來,聽聞恩師宣講《小止觀》、《釋禪波羅蜜》、《教觀綱宗》、《法華經》等天台教觀與止觀之菩薩法,尤其般若禪苑恭聽老人家闡釋「一念三千」深深意,深心體會「教觀相資入實相門」之修學樞機。一九八五年日本留學期間十一個深趣佛理的歲月,遊心法界於法華思想精神,以及智者大師著作《釋禪波羅蜜》、《法華玄義》、《觀音玄義》、《摩訶止觀》等之菩薩發心所為,正求菩提淨妙之法的止觀研心。



      歲月在披經研悟、入佛智海、滴潤心田裏,從而確定學佛的甚深處,立腳於智者大師精湛的最勝妙法之思惟架構,一念三千、 三千一念無量門,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猶如大海深無底,隨其日常所樂,於己心令得聞妙聲柔軟清淨法音,承佛無上大悲智,度脫五陰五蓋三障所覆之愚癡煩惱海,個中消息別言詮。



      止觀研心善巧安住菩提心的實踐生活方式,日日漸漸淨化三毒貪瞋恚心,在課業繁忙的日子裏,身心腦力如一部負重的車,吃力地輾轉,時而反聞車輪發出呻吟聲時的心境,總能給己心體解佛法之方向,有了閒居偷閒的工夫。



      時而自問自省,母親師父為安僧護法;一方面創建深水觀音禪寺、一方面培育自己出國留學,實是為令自初中痛失父愛的我,能有一安身立命之處,老人家選擇了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悟觀離諸難處。適時與唯佛清淨慧眼法眼佛眼,能照見如來出世甚難值,而發四弘誓願之菩提淨妙。



      如是之信念深植,自幼少於愁心淒苦之念的我,童真念裏幾不知天地間有所謂春秋歲月,只知文字的點綴醉心文學,自十九歲接觸佛法,親近恩師的智慧,母親師父的慈悲,但妙悟文字之心中心,由「般若禪」之流匯入「法華經者如來使」,自此漸漸悟入菩提淨妙、生死齊平菩提淨明鏡、真善妙色之境地。



      所謂「智自在、慧境界」的生命況味,茫茫人海中於法海偷閒之受用,啊!幾人偷得出止觀研心法!幾人精進悟得唯佛與佛,之生命真實義!



      一九九六年回國以後,因為任教華梵大學及助理編輯曉雲導師的《流光集叢書》,並參研己心中所行門,於佛法有了更饒益安隱,常令己心安住廣樂,得無上法的機宜。善知流光如雲,如法音遠震,善知一切眾生心行應以禪訊調伏,方能於世出世法一切悉都無所罣礙。



      如是以智自在普照慧境界,不難參悟與佛同一法性,如是覺慧之廣大甚深智境,靡不深達吾人學佛者之罪福相。在住於一地裏,更深達「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得普攝一切諸地功德,得一切佛所共之法,得具足佛深廣秘要之藏。如是習得,般若禪如來使五種法師,之寶玲千萬億風動出妙音,之妙意根。方能發得四弘誓願,自以己身,奉給諸佛菩薩,為法華經者、如來使者,善入一切諸法之海,迴轉總持佛一切功德法海,法喜充遍身。



      憶及一九九七年,有幸,得以先恭讀為快之機緣,一連拜讀曉雲恩師三本禪法原稿;《佛禪之源》、《禪思》、《禪話》並參與編輯工作。尤以《佛禪之源》一書中,二十八日間每天少少睡眠,在蓮園圖書室集中心力,編輯、細讀六十幾講的文稿共九萬餘字。各講文稿多次校訂、編理五個專題內容,刪增文字資料,將各講文稿補其血肉不足之處。《佛禪之源》的五個專題中,第三「西來祖意二入四行」、第五「佛禪蛻變後之省思般若禪」兩個專題中,則因文稿內容不多,靜後思惟,再次閱讀恩師有關禪學的書稿,於中擷取導師著作文稿中之相關資料,融入兩個專題中,使《佛禪之源》五個專題的內容得以補足,使《佛禪之源》初講與結集出書的過程有一圓滿的成就。



      編輯完成後腦海裏縈繞著恩師的治學理念脈絡,及止觀實踐之學,緣此,終於體解了恩師提倡《佛祖統記》所闡釋的文字經藏禪、般若禪佛心宗之要義。《佛禪之源》在學術的探究上得知,中國禪觀之發展,乃由般若思想所演化開展之禪心,即佛心宗源悲智雙運之正法。實是三世諸佛所得法,教化眾生難思議。



      午夜無雲月一天,飛來花氣暗香浮,悟機緣,緣遇之機。欲歇筆之際,嘆人生幾何,環視此孤獨的自己,曉雲恩師、開良母親師父、淨心師父、村中祐生教授、多田孝正教授,均如西山落日,高登西方常寂樂都了。浮光瞬息,此刻特別覺得自悲自憐,實非筆墨之可形容於萬一也!學佛四十七載以來,所為何學、何悟、何境,佛前禮拜誦經痛哭心腸不知幾回矣!而今唯一希望早日修得法華經者菩提淨明鏡,之妙心境,普賢菩薩十大願之恆順眾生,大悲色身常護眾生,有助於報恩之思。



      感恩曉雲導師啟蒙,恩師的學佛理念觀念、母親師父身教的柔和忍辱善順之心、淨心師父剃度恩澤、村中祐生教授灌輸我摩訶止觀精隨、多田孝正教授指導我學問學術的研究方法。往事搖落心為筆,至此!明月清光入洗心室,感知照我顏色舒!浮現自身日夜佛前跏趺坐影,細細觀照己心微細惑,之緣影,啊!了知世間一切皆是幻化緣,當一超濁世緣。少志學佛法,十九歲親近曉雲恩師,二十九歲志遠日本遊心法界,學習十一載歸國,被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恩師善用至今,於今住深水觀音禪寺山中,倏忽掠過四十五年。此生雖忽被業風吹入幻海,六十五年了,而此一念心是心的歸依,未離寒巖冰雪娑婆世界裏的念念中也,乃為此三書以紀之,幻化塵中不幻身,法華經者善用其心,萬象平沉心自照。



      記憶猶新的心跡,「法華經者善用其心」的印心,二十八歲步出三壇大戒、戒壇的當日,去恩師處謝戒,恩師持贈「覺之教育」一書時,為我開示「出家」的廣義,我當下對自己說:法華經者善用其心。



      老人家的詮釋,我的理解,出家,是香風吹萎華更雨新好者,是出了三界火宅,正是遊心佛菩薩悲智家當之時,亦是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是心的敬信虔誠,使己之思想超然,精神勇銳之時,在純潔簡約生活裏淨化三業。如是深觀念處是安住安坐出家身心道場,方能深達罪福相,止觀研心,出家的功德令佛子步步刻刻止觀現前矣。「獲妙道力鄰上尊,一切功德皆成就。」(〈華嚴經•明法品〉)



      因此在日本期間研究《摩訶止觀》「破法遍」時,法寶潤枯腸,慰怖交感,對貪恚癡心「心起三毒即名眾生」之釋義,「一心三觀」、「五品弟子位」之功,深深體解。一心三觀、三諦圓融之妙意妙心境,是眾生開佛知見,得「法師功德品」之六根清淨、妙意根,亦是入五品弟子位之功。



      三諦不同而秖一念。如生住滅異秖一剎那。三觀三智三止三眼。例則可知。如是觀者。則是眾生開佛知見。言眾生者。貪恚癡心皆計有我我即眾生。我逐心起。心起三毒即名眾生。此心起時即空即假即中。隨心起念止觀具足。觀名佛知止名佛見。於念念中止觀現前。即是眾生開佛知見。此觀成就名初隨喜品。讀誦扶助此觀轉明。成第二品。如行而說資心轉明。成第三品。兼行六度功德轉深。成第四品。具行六度事理無減。成第五品。第五品轉入六根清淨。名相似位。故法華云。雖未得無漏而其意根清淨若此。從相似位進入銅輪。破無明得無生忍。

      (《摩訶止觀》「破法遍」T46,85a)



      後夜孤鐘散曙,深水觀音禪寺一片穆靜,三門鎮靖,晚雲欲曙,是自然性,亦是道場之大自在,是母親師父,貢獻豐碩的身心力量,為佛教教化而工作所建造的道場。讓「法華經者善用其心」於深水觀音山中,從自在中生內力精進,之妙觀察智,此時現前「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菩薩照見五蘊空,之般若心中心;菩薩「慈意妙大雲」的精進無量;「弘願深如海」悲德無量,願力無量;使佛子吾等發乎自然性之超然,而達到「慈悲喜捨」一境之地,然而心念只留步於「自然」,一切自然之佛門,平等性,無畏性,教化義,無障無礙義,如是雖眾而一以之歸納,繁而簡之「法住法位」,「諸法常無性」,之空相實相義, 天台一念三千,之「三德秘藏」,華嚴三觀法門,之「事理無礙,事事無礙」。是一簡約法門,「心空」超事相悟空,而法華經方便品「平等、獨立、無畏」之精神,無礙無著顯矣!因無畏,而自在,因自然性,而天真一味,一味真心。感恩生我育我的親娘開良法師深水觀音禪寺開山祖師。



      夫法界圓融像無所像。真如清淨化無所化。雖像無所像無所而不像。化無所化無所而不化。故無在無不在化應九道之身。處有不永寂入不二之旨。是以三業致請蒙脫苦涯。四弘為誓使霑上樂。故娑婆世界受無畏之名。……



      言觀世音。能所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世音者是所觀之境也。萬像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菩薩弘慈一時普救。皆令解脫故曰觀世音。

      (《觀音玄義》隋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T34,877a)



      願,但願!善法因緣而編輯了《弘願深如海:深水觀音禪寺開山祖師開良師父》、《慈意妙大雲:深水觀音禪寺因緣錄》,及書寫《般若禪,如來使:心印曉雲導師、開良師父》一書的出版,讀者能知兩位拓土長者,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導師的深奧智慧、般若禪心中心、深水觀音開山祖師開良師父的安忍不動、常不輕菩薩風骨緣深。以為參究,見賢思齊發長遠心道心。



      筆者如是解如是思,兩位拓土長者之慈悲智慧,願有緣人參思細參思!感恩今年適逢華梵大學曉雲恩師創校三十週年,深水觀音禪寺母親師父建寺四十五週年慶。緣緣之緣,事事層層相生,環環相扣之思,成就了想了多年的心願,雖未盡完善不盡人意,總算是了半個心願。編校或有未周,在所難免,望先進讀者大德賢達,不吝指正,是所至盼。


    佛子悟觀於深水觀音禪寺洗心室

    歲次庚子年護法韋馱菩薩聖誕日(一○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刪增於立秋父親節暨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其 他 著 作
    1. 寶鈴敦觸妙音:共聽心音筆記書
    2. 法華經者的話(上下冊合集)
    3. 般若與美:一位法師的學佛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