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巧讀包公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23417
安遇時,高欣
大地出版社
2020年10月05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4023417
叢書系列:
巧讀經典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巧讀經典
分
類
文學小說
>
中國古典文學
>
古典小說
同
類
書
推
薦
志怪筆記:中國古典奇幻故事精選
遊仙窟玉梨魂合刊(二版)
搜妖記:中國古代妖怪事件簿
水滸傳(木刻大字本)(三版)
平山冷燕(二版)
內
容
簡
介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
《包公案》又名《龍圖公案》,是明代安遇時等人根據民間傳說整理而成的短篇小說集,每篇寫一則包公斷案的故事,是中國明代著名的公案小說,流傳久遠,影響至深,本書是《包公案》的白話版。全書由幾十個包公斷案的短篇故事構成,情節曲折,引人入勝,在刻畫了鐵面無私、清正廉明的包公形象同時,也頌揚善良忠義之人,批判了邪惡貪婪之徒。
?
目
錄
第一回 包公細查雙底船�013
第二回 包公設計抓駙馬�019
第三回 智拿三屠戶�028
第四回 賣僧鞋捉惡僧�031
第五回 智捕趙王爺�035
第六回 殺假僧得真情�043
第七回 呂月娥丟銀告親夫�047
第八回 夫婦爭罪�053
第九回 烏龜為恩人雪冤�058
第十回 山中鳥替人申冤�063
第十一回 烏盆告狀�066
第十二回 高尚靜丟銀城隍廟�069
第十三回 包公借神貓捉五鼠�073
第十四回 撕傘辨真偽�081
第十五回 竹籃觀音助包公�084
第十六回 小家童為主人申冤�090
第十七回 包公智拿曹國舅�095
第十八回 破窯裡的皇太后�102
第十九回 牆壁上的銅錢�108
第二十回 地窖中的陰謀�112
第二十一回 指腹之盟�118
第二十二回 江名玉謀害好友�128
第二十三回 巧扮新婦�133
第二十四回 猜字謎破凶殺案�137
第二十五回 持假銀抓盜賊�143
第二十六回 和尚報仇�147
第二十七回 馬客商身死水塘�151
第二十八回 王倍冒充趙家女婿�158
第二十九回 光棍搶人妻子�164
第三十回 彭裁縫選官�167
第三十一回 張榜找鞋抓凶手�172
第三十二回 新婦的考題�176
第三十三回 畫軸中的遺囑�179
第三十四回 胡居敬寺中逃生�183
第三十五回 游總兵奪功�187
第三十六回 巧判白鵝�190
第三十七回 坎坷的陳郎�193
第三十八回 惡僧人拐騙良婦�199
第三十九回 方春蓮外逃�203
第四十回 吳員城偷鞋�207
第四十一回 惡僕謀害主人�209
第四十二回 水溝裡的銀子�214
第四十三回 黃貴謀朋友妻�218
第四十四回 牛舌案�221
第四十五回 愚僕不慎丟良馬�223
第四十六回 李秀姐多疑害死人�225
第四十七回 啞巴弟弟告兄長�229
第四十八回 家僕為主人申冤�231
第四十九回 四個和尚�238
第五十回 伍和爭親陷害人�241
第五十一回 樵夫大意賣柴刀�245
第五十二回 包公為三娘子申冤�248
第五十三回 包公審石碑�252
第五十四回 無才考官屈殺英才�256
第五十五回 蜘蛛吃案卷�259
第五十六回 才子佳人心如金石�264
第五十七回 陳世美拋妻棄子�269
第五十八回 包公令城隍拿妖�273
第五十九回 包公巧計擒猴精�278
第六十回 包公扮客商識破騙術�283
第六十一回 婢女冤魂託夢�286
第六十二回 張兆娘冤死訴神靈�290
第六十三回 判罰張妃以正國法�294
第六十四回 「三官」解救程文煥�298
第六十五回 劉安住認親�302
第六十六回 張千金不改操守�307
第六十七回 城隍助包公斷疑獄�311
第六十八回 崔君瑞通州充軍�316
?
序
序
包公即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年),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北宋廬州(今合肥)人,擔任過監察御史、樞密副史等官職,在開封府尹任上以清正廉潔著稱於世,深受百姓愛戴,有關他的民間傳說廣為流傳。
宋、元時期,由於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都市高度繁榮,城市人口激增。為了適應日益壯大的市民階層的文化娛樂需求,一種適合平民的「說話」藝術誕生於瓦肆勾欄之中。經「說話」藝人編排、演繹的故事被稱為「話本」,後來經文人整理便成為最初的通俗小說。以包公為題材的小說《包公案》即由此而生,並得以廣泛流行。
《包公案》又名《龍圖公案》,是明代安遇時等人根據民間傳說整理而成的短篇小說集,每篇寫一則包公斷案的故事。全書內容雖不連貫,但是包公的形象貫穿全書,描寫了包公從擔任知縣到樞密副使期間的許多傳奇故事。這些故事內容廣博,大到亂臣賊子陰謀篡位,小到平常百姓的家長里短,包公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對案情一一抽絲剝繭深入調查,最終使真相大白天下,使正義得以伸張。書中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曲折,成功塑造了一位不畏權貴、執法如山、鐵面無私的清官形象。
從整體上看,《包公案》全書思想性和藝術性都不高,其中還夾雜了一些因果報應、鬼神夢兆等迷信內容。不過,就是這種存在著缺陷的作品,卻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種現象並不奇怪。當時,由於封建專制的壓迫,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對民眾來說,帝王的生活既陌生又遙遠,因此只好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寄託在清官、賢臣身上。
時至今日,包青天的故事依然家喻戶曉,歷久不衰。《包公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推理小說,它不僅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而且可以鍛鍊人們的觀察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作為一部通俗作品能起到這樣的作用是難能可貴的。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