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初,在一項宜蘭縣的河川整治工程中發現了淇武蘭遺址,經過後來兩次的專業考古發掘研究,現在已可知道這個遺址就是一千多年前以來噶瑪蘭人的祖先所留下。今日在遺址現場所見大致就僅只是一條河川,很難想像數百年前這裡還是北臺灣最熱鬧的「市鎮」,還好當時生活中的種種都一件件埋入了地下、河中,讓我們還有機會重新認識這段文化歷史。
?
本書特色
?
1. 彙整人類學者陳有貝歷年對於淇武蘭遺址的發掘與考古研究,梳理呈現蘭陽平原關於村落、人群、文化的形成與變遷,深入考察並試圖還原噶瑪蘭人深層的文化歷史。
?
?
2. 以考古作為研究方法,有效為歷史與族群研究提供建設性參考與日後探討基礎;釐清考古學理中「考古學文化」與「族群形成」兩大重要概念,並針對遺址提出保存與展示之相關建議。
?
?
3. 除藉陶器與墓葬還原淇武蘭聚落生活,亦透過貿易行為的分析,彰顯噶瑪蘭平埔族因外來文化的衝擊,進而觸發自我族群認同的重要過程。
?
?
4. 全書為彩圖印製,除有淇武蘭發掘計畫中所攝之作業照片,亦呈現豐富的遺址出土文物,助於讀者對噶瑪蘭人的飲食文化與生活型態加以想像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