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
色,戒:從張愛玲到李安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0855807 | |
|
|
|
李歐梵,葉月瑜,孫筑瑾,寇致銘,戴樂為,陳相因,蘇文瑜,柯瑋妮,林建國,張小虹 | |
|
|
|
聯經出版公司 | |
|
|
|
2020年9月18日
| |
|
|
|
183.00 元
| |
|
|
|
HK$ 155.5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570855807叢書系列:聯經評論規格:平裝 / 360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出版地:台灣 聯經評論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鼎鼎大名的張愛玲,短篇小說〈色,戒〉卻一向乏人問津;區區不到三十頁的文字,如何改編成超過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作為研究者,我們關注的是,李安為何對這個故事情有獨鍾,其影像詮釋是否「忠於」原著,其創新何在?根據與其長期合作的編劇夏慕斯 (James Schamus) 透露,對李安而言,電影《色│戒》想解決的問題是:女間諜為何在刺殺漢奸的關鍵時刻放走了他,連累自己及同夥丟了性命?小說僅暗示男女主角的性愛淋漓歡暢,李安為何露骨地把影片拍成三級片的尺度?排除了未成年的觀眾,事實上並不利票房收入,後來的確飽受衛道人士及愛國主義者的攻擊。李安拍攝影片的心路歷程,是本書多篇論文的討論重點。
?
|
|
目 錄
|
序 彭小妍 ? ?
導言 彭小妍 ????? ?
(一)改編作為翻譯、背叛或消費
(二)表演性如何展現愛慾、主體性及集體記憶
(三)認同政治及全球文化經濟
1????? 李安的《色|戒》及其迴響�李歐梵 ????? ?
(一)改編作為翻譯、背叛或消費
2????? 誘力蒙太奇:戒|色�葉月瑜
一、蒙太奇啟動:德國狼犬
二、德國狼犬的再度現身
三、辯證蒙太奇:並置(juxtaposition)與撞擊(collision)
四、誘力蒙太奇:真刀真槍的性?
結論:重寫張愛玲
3????? 〈色,戒〉的兩個版本:評張愛玲小說兼談李安的電影�孫筑瑾 ????? ?
4????? 施受虐狂、雲雨酣暢、浮華滬上凡此種種,與愛何關?:一個「文字學家」眼中的《色|戒》及其原著文本�寇致銘(Jon Eugene von Kowallis) ???? ?
5????? 食人,階級,背叛:張愛玲和李安�戴樂為(Darrell William Davis) ????? ?
一、動物的吸引力
二、與李香蘭比較
三、真實的性愛
(二)表演性如何展現愛慾、主體性及集體記憶
6????? 「不可能的愛欲」與「愛欲的不可能」:論《色|戒》中的「上海寶貝�淑女」�陳相因 ? ?
一、「色戒現象」:後殖民臺灣、香港及中國的政治、媒體與票房
二、問題意識:電影的「完整性」與故事的「未完成性」
三、從「愛欲」到「不可能的愛欲」:從原著、劇本到銀幕
四、從「不可能的愛欲」到「愛欲的不可能」:上海寶貝�淑女的愛欲與性慾
結論
7????? 戰爭劇場上的演藝與背叛�蘇文瑜(Susan Daruvala) ?
8????? 「真正的」王佳芝:《色|戒》中的表演與真實�柯瑋妮(Whitney Crothers Dilley) ?? ?
一、巴代伊:禁忌與犯禁——強化犯禁的誘惑
二、麻將、上流社會和西方文化的影響
三、李安其他作品中的雙重性,以及「真正的」王佳芝
(三)認同政治及全球文化經濟
9????? 黑色邊戒�林建國 ????? ?
一、衣裳的哲學
二、流變為黑色(電影)
三、黑色電影研究的現況:沉睡不醒
四、尼采式的轉向
五、黑色電影現狀,或曰德勒茲(與拉岡)
六、國家與娼妓
10??? 女人作為隱喻:《色|戒》的歷史建構與解構�彭小妍 ????? ?
前言
一、「搶救歷史」:誰的歷史?
二、演劇與愛國主義
三、一個不合作的女人
四、漢奸形象
五、女人作為純真年代的隱喻:解構愛國主義與愛情
11? 愛的不可能任務:《色|戒》中的性—政治—歷史�張小虹 ????? ?
一、愛的召喚:臺上、臺下、樓上、樓下
二、愛的迴視:斷裂與縫合
三、性的諜對諜:肉體與國體
四、愛的皺摺:祖國之愛與情感動力
作者簡介
?
|
|
序
|
序文
2007年9月李安的電影《色|戒》在臺灣及香港上映,造成轟動,也重新點燃讀者對張愛玲原著的興趣。電影同年11月在上海影城首映結束時,據說全體觀眾起立鼓掌,向李安致敬。沒想到旋踵間網路的集體攻訐排山倒海而來,電影被視為美化漢奸,女主角飾演愛上漢奸的女諜報員,也被污名化。一個前所未有的「《色|戒》現象」,在華人世界鬧得沸沸揚揚。臺灣電影學界的友人,尤其是林建國,認為這個現象值得關注,於是在同行的熱烈期待下,我們申請科技部補助,於2008年8月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召開「《色|戒》:歷史、敘事與電影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成果經過多年的改寫修訂,編輯成英文書Lust/Caution: From Eileen Chang to Ang Lee(Routledge, 2014)。朋友們認為《色|戒》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然而不但原著小說寫得晦澀難懂,電影的迂迴曲折也遭受到許多誤解,實有必要出中文版,以饗廣大的華文讀者。2016年7月在宋以朗先生的支持下,中國文哲研究所召開「不死的靈魂:張愛玲學重探──張愛玲誕辰九十五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展覽,在會中我們宣布即將出版《色|戒》研究的中文版,出版經費由宋先生提供。本書能夠順利問世,中國文哲研究所、科技部與宋先生的鼎力贊助,功不可沒,謹此致謝。
張愛玲雖鼎鼎大名,其短篇小說〈色,戒〉卻一向乏人問津;區區不到三十頁的文字,如何改編成超過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作為研究者,我們關注的是,李安為何對這個故事情有獨鍾,其影像詮釋是否「忠於」原著,其創新何在?根據與其長期合作的編劇夏慕斯(James Schamus)透露,對李安而言,電影想解決的問題是:女間諜為何在刺殺漢奸的關鍵時刻放走了他,連累自己及同夥丟了性命?小說僅暗示男女主角的性愛淋漓歡暢,李安為何露骨地把影片拍成三級片?排除了未成年的觀眾,事實上是不利票房收入的,更何況,後來的確飽受衛道人士及愛國主義者的攻擊。李安拍攝影片的心路歷程,是本書多篇論文的討論重點。
本書作者大多認為,李安透過《色|戒》想表達的是:「王佳芝就是我」,有如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 Flaubert, 1821-1880)透過《包法利夫人》(1857)宣稱:「艾瑪就是我」(Emma, c’est moi)。電影是1930、40年代的歷史劇,日據上海嬌嬈多姿的旗袍妝扮、Louis Vuiton行李箱、經典老爺汽車、古早家具等等,讓人恍若置身其境。然而,這些再現的歷史陳跡背後,隱藏的是一個藝術家的內心世界,不斷掙扎著質疑自我、超越自我。這本書謹獻給李安。
英文版的導言誤認為李安持有美國護照,其實他僅持有美國綠卡,一直使用中華民國護照,特此藉中文版更正。本書多數作者認為,解讀《色|戒》必須將李安的臺灣出身背景放在視野中,良有以也。彭小妍的第十章原刊於《戲劇研究》第2期(7月),頁209-236,已大幅修改;張小虹的第十一章原刊於《中外文學》第38卷3期(2009年9月),頁9-48。感謝《戲劇研究》與《中外文學》允許轉載。本書使用的影像截圖,感謝Mr. Yee Productions提供。英文版使用的截圖,有些因授權公司指定不能使用,只好忍痛割愛;讀者不妨參考英文版的截圖。中國文哲研究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的助理黨可菁小姐為本書出力甚多,催譯稿、提醒校訂、修改格式、行政支援等等繁瑣業務,不可或缺。感謝其多年來協助研究室的工作。
最後,對於本書的翻譯,身為編者我必須說幾句話。作者們交來的譯稿,最初均由學生、助理翻譯,簡直難以卒睹,完全無法出版。教授們日常教學研究繁忙無比,情有可原。然而,對編者而言,要修訂譯文的工程龐大無比,自己翻譯還沒這麼困難。中國文哲研究所同仁大力推薦一位年輕譯者來協助修訂,我請她試著校訂一篇,結果還是無法使用。最後情非得已,想到外子王道還已經退休,他長期關注翻譯問題,加上其本身也是演練多年的譯者,只能硬著頭皮情商他跳下來善後。道還幾乎是重譯,他自己本身的授課、演講及寫稿工作已經夠忙,還要抽空處理譯稿,一年餘的時間每天抱怨,編者也只能概括承受。尤其,建國的第九章談黑色電影與「流變」概念,牽涉到文學與電影理論問題,道還盡力嘗試了一半,終於放棄。我只能回頭要求建國自己來修改,最後建國花了將近十個月時間抽空修改譯稿,其實等於是重寫。因此,我認為原來的譯者均不應掛名,作者們審閱了重譯稿後也同意。所有的重譯稿,編者校訂後均由原作者修訂、認可,最後付梓。這個漫長的修訂過程,已然超過兩年半。二十年前我主編《楊逵全集》時,四年的時間中修訂翻譯吃足苦頭,今天依然如此。
學者若不關注翻譯問題,翻譯品質如何提升?學術的傳承如何可能?最令人憂心的是,學生對西方理論及西方學者的研究求之若渴,但由於沒有好的翻譯作品參考,不僅理論概念上莫名其妙,甚至影響及學生的中文表述有如拙劣的翻譯。大學及科技部等單位若不以翻譯為學術成績,學者怎願投注時間在翻譯上?在此,對願意抽出寶貴時間投身翻譯的研究者,謹致上最高感謝及敬意。
導言(節錄)
李安執導的間諜驚悚片《色|戒》,2007年上映後備受各方爭議。首先,這部電影結合了李安的電影美學與張愛玲(1920-1995)的文學才情。1940年代中期,張愛玲以精雕細琢的小說在日據上海嶄露頭角,日後因緣際會聲名大噪,從臺灣、香港到中國大陸,都有死忠的張迷。李安這部電影改編自張愛玲的短篇小說〈色,戒〉,已經讓無數張迷以最高標竿殷殷期盼。更引人非議的是電影中的「情慾政治」──女間諜和漢奸的狂熱性愛。雖然張愛玲的小說僅就此隱晦指涉,但電影卻拍了三場赤裸裸的性愛戲,極度刺激觀眾的視覺和情緒。女主角正面全裸,引發中國大陸網路排山倒海而來的批判,有如野火燎原。在神聖的對日抗戰中,女主角竟自甘墮落愛上漢奸,導演李安顯然寡廉鮮恥。李安因此被羅織為「漢奸」,連張愛玲也蒙受「不論是非,不辨忠奸」的罵名。區區一部改編電影,竟能如火如荼地在兩岸三地激起性愛、國族主義及叛國的論爭,令人始料未及。我們集結了國內外知名的文學、電影研究者,全面探討此值得關注的「《色|戒》現象」。2014年英文精裝本首度問世,是英文學界第一本相關著作,2017年英文平裝本出版。中文學界雖已有不少針對《色|戒》的著作,本論文集涵蓋全面,尤其是各學者嚴謹論學,諸多創見具有突破性,值得提供給中文讀者參考。
1950年代初期冷戰期間張愛玲正居住香港,創作了短篇小說〈色,戒〉。在港期間她就反覆修改這篇小說,到1955年移居美國直至終老仍持續修訂,時間長達二十餘年。1977年12月這篇作品終於付梓,由當時頗受歡迎的文學雜誌《皇冠》在臺灣推出。早從1960年代起《皇冠》就開始大量印行張愛玲的作品,她在華文世界的名氣因而炙手可熱。〈色,戒〉後來多次修訂重印,然而張愛玲雖鼎鼎大名,這篇作品卻少人注意,直到李安改編成電影,才突然點燃了讀者對這篇作品的興趣。最令人驚訝的是,2008年3月,聞所未聞的〈色,戒〉英文版竟刊登於香港文藝雜誌《瞄》(Muse),篇名為“The Spyring; or, Ch’ing K’e! Ch’ing K’e!(請客!請客)!”。中英文版在關鍵處有顯著差異,例如珠寶店一幕和結尾。李歐梵認為英文版可能在先,乃後來數個中文版的雛形;另一個可能是,中英文版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原著。張愛玲顯然對這篇小說相當介意。評家猜測,極可能因為小說的男主角易先生影射她的第一任丈夫胡蘭成──有如易先生,胡蘭成是通日的漢奸。他與張愛玲結縭兩年後狠心拋棄了她。一般認為,〈色,戒〉中易先生冷酷情人及無恥漢奸的形象,實際上洩漏的是張氏對花心前夫的怨恨。
小說女主角是在上海念書的大學生。內地中日戰爭烽火連天時,學校遷移至香港。她先是在學校劇團的愛國劇中擔任主角,迷上了演戲。之後,她的演出恍如延伸至現實生活,竟和一幫同學策畫暗殺汪精衛魁儡政權的漢奸易先生。由於易先生突然離開香港轉赴上海,暗殺計畫流產了。王佳芝回上海繼續學業,卻因國民黨特務吸收,真的成了間諜,任務就是色誘易先生並暗殺他。珠寶店一幕,易先生奉送她一枚鑽戒時,她的同夥正埋伏在店外預備狙殺他。王佳芝眼看著那枚鑽戒,一時衝動,突然警告易先生「快走」,結果連累她自己和同夥被捕,同遭處決。小說女主角因何不顧自身及同夥的性命,放走漢奸?實為難解之謎。在一次訪談中,李安提及張愛玲及電影的原著小說,說道:「她所有作品僅這篇指涉她自己──寫的是什麼毀了愛情。」李安透露,這個故事之所以吸引他,是因為它和張愛玲的其他小說截然不同。其他小說中,作者總是擁有最後發言權,「猶如神諭」。相較之下,這個間諜故事「寫得十分精練,幾乎和老派的『黑色電影』異曲同工,極其奇特、殘酷,幾乎讓人難以承受」。根據李安的說法,他希望在電影中延伸張愛玲的文本,嘗試「填補空隙」。換言之,李安創作電影時,是想讀出小說字裡行間的暗示,解開其中懸而未決的謎。
《色|戒》之前,李安嘗試過形形色色的電影類型和技術,頗獲國際好評;父親三部曲(1992-1994)、《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冰風暴》(The Ice Storm, 1997)、《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 1999)、《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2000)、《綠巨人浩克》(Hulk, 2003)、《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2005)。《色|戒》之後又拍了《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 , 2009)及《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無論英美時代劇、中國武俠電影、西部片、超級英雄電影、同性戀電影、紀錄片或是描寫老虎的3D奇幻故事,李安總是在每部片中注入一些變化,顛覆每一種類型電影的成規,屢獲世人讚賞。然而,《色|戒》這部間諜片和討論愛國主義的電影,他所加入的顛覆元素和創新手法卻費人猜疑,引起正反兩極評價。《色|戒》無法歸類於任何單一類型;既非間諜驚悚片,也非時代劇;不是歷史劇,又不是真人真事電影;既非愛情電影,也不是色情片;不算成長電影,又不純粹是黑色電影。它是所有這些類型的總和,又不專屬任何一種特定類型。這部電影超越了任何單一類型的限制,完全無法分類。
《色|戒》上映後,歐美反應大致平淡。舉世可能僅臺灣和香港兩地,不但李安影迷忠誠一如往昔,更引發前所未見的熱潮。相較之下,中國大陸網站則是全面攻訐,片中女間諜和漢奸的性愛戲更是飽受詆毀。這類攻擊不但讓李安震驚,也導致女主角湯唯被官方禁演兩年,直至2010年才得以藉一部香港電影《月滿軒尼詩》重返銀幕,接著又加入一部韓國電影《晚秋》(2010)的陣容。
?
|
|
|
書 評
|
|
|
|
|